12、《勇闯夺命岛》的启示

   1996年岁末,好来坞最叫座的影片之一《勇闯夺命岛》在我国公映,影片展现的故事是:几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设法窃取了携带剧毒化学战剂的导弹,并以此要挟政府兑现给予巨额奖金的诺言。影片虽“纯属虚构”,但险象环生,令人惊心动魄。

   化学武器是一种大规模毁灭性杀伤武器,它能产生大量杀伤人畜和植物的有毒化合物。当今地球上,化学战的幽灵不时在战区游荡,给有关国家投下了一层浓浓的阴影。缘于此,《勇闯夺命岛》给人以启示:化学武器是令人恐怖的、并非虚幻的威胁。

   利用毒气进行化学战的历史,在中国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在墨家早期著作中,就有利用在炉子内燃烧芥未所释放出的气体,用风箱将其打入围城敌军隧道的记载,宋代,古人将一些稀奇古怪的毒物掺杂在火药内,制成“粪弹”,这可说是毒弹的雏形。还有一种“飞沙魔弹”,它是将一管火药放在陶罐里,其中有生石灰、松香、有毒植物的白酒提取液。把这种化学武器从城墙上投下去,随后炸开,致命毒物四处飘散。

   公元前600年,古希腊人在战争中使用了可产生二氧化硫毒烟的可燃混合物。至中世纪,这种战法成了攻城掠地时“火力准备”的标准模式。1500年,达·芬奇曾设想用含硫化物的烟,蟾蜍或毒蜘蛛毒液,将其与有狂犬病菌的唾液混合起来,制成弹丸射至敌群。

   近代,化学武器投入战场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首次在比利时施放近200吨氯气,就杀死英军5000余名。从1915~1918年间,交战双方总共耗用毒剂125万吨,其中有号称毒剂之王的芥子气,造成约100万人伤亡。二战时,日本在侵华战争中曾广泛使用化学武器,持续用毒次数在2000次以上,造成近10万人伤亡。至今,我国东北等地仍有日军侵华时遗留下来的化学炮弹逾百万枚。而纳粹德国仅在奥斯威辛集中营一处,就用毒气杀害战俘250万人。在80年代的两伊战争中,芥子气再度施展淫威。伊拉克使用芥子气对伊朗进行化学袭击达240次以上,造成伊朗大量伤亡。如在1988年两伊争夺哈拉卜贾的战役中,伊拉克利用顺风条件发动化学空袭,大量装有芥子气的炸弹爆炸后,毒剂烟雾向伊朗军队的阵地飘去,毫无防备的伊朗上兵纷纷倒地。事后统计,共有1万人伤亡。1995年3月,东京地铁毒气案,酿成了12人死亡、6000人受伤的大惨剧,震惊日本乃至全世界。最近,有关美国高层隐瞒了美军士兵在海湾战争中遭受化学武器袭击的指控,又闹得全美沸沸扬扬。历史与现实一直在告诫世人:化学武器仍在威胁人类!

   化学毒剂能通过手榴弹、炮弹、炸弹、导弹来施放,在战场上造成大规模杀伤,故被称为“无形的死神”,人们对它格外畏惧不是没有理由的。

   早期的化学武器有窒息性毒剂,如光气、双光气、氯化苦等,人吸入后可损伤上呼吸道和肺部组织,导致肺水肿。糜烂性毒剂,如芥子气、氮芥气和路易氏剂,吸入或皮肤接触后,可引起机体组织坏死和血液中毒。还有全身性中毒性毒剂,如氢氰酸等,它们大多数没有解毒药,曾被广泛应用于战争。

   神经麻痹性毒剂是当今化学武器库中的杀手铜。这类毒剂中最有名的塔崩、沙林、索曼,均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们进入人体能阻止氧化作用,造成人发抖不止,大量分泌唾液,然后停止呼吸。

   军用毒剂杀伤范围更大。一般情况下,化学弹与同口径的杀伤弹比较,其杀伤范围要大几倍至十几倍。它的杀伤途径也多。化学毒剂能污染空气、地面、物体、水源、食物等。人员吸入染毒空气,皮肤、粘膜(或伤口)接触了毒剂液滴,或误食了染毒的水或食物,都会引起中毒,受到伤害。同时,化学武器的杀伤作用持续时间长。例如,沙林毒剂弹爆炸后,染毒空气的杀伤作用时间可持续几分钟到数小时;维埃克斯扩散使地面、物体染毒后,杀伤作用则可持续几天到几周。伊拉克曾在其北部库尔德人聚居区使用过神经毒气,杀伤力惊人,其毒性能延续3个月以上。

   目前,美国和俄罗斯都拥有大量的化学武器。美国共贮存化学武器360万件,芥子气、神经性毒气和糜烂性毒剂等多种化学战剂共计3.1万吨。俄罗斯化学战剂总量超过了4万吨。美俄均可使用火炮、导弹及飞机投送化学弹药。据美国军控与裁军署的估计,世界上另有20多个国家生产了化学武器或已具备制造化学武器的能力。

   化学武器对人员、动植物的杀伤力,使人不寒而粟,化学战给环境带来的劫难更使人忧心忡忡。

   日本广岛县竹原市忠海港的濑户内海的海面上,有一座风景秀丽的大久野岛。然而,它曾被人恐怖地称为“毒气岛”。原来,1927年日本陆军在这里建起了毒气工厂。自从1929年到1945年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侵略者在该岛共生产芥子气、毒瓦斯等共2.3万吨。在制造毒气的过程中,岛上植物枯死,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当时被征用的儿童,中学生、女青年共达6000余人。据广岛大学医学院调查,其中因肺癌和各种癌症以及呼吸道疾病死亡的有1300多人,幸存的4000多人,现在仍备尝毒气后遗症之苦。

   本世纪60年代,美国空军在越南南方喷洒落叶剂,喷药飞行2万次,使1400平方公里红树林遭到极度摧残,西贡北部和西郊的硬木林死掉一半,毁坏了2000平方公里土地上生长的谷物。随着森林和庄稼的衰败,鸟类也遭浩劫。落叶剂中含有砷和对氧蒽,能直接杀死鸟类。由于化学毒物的使用,植物糖的含量暂时有明显增加,使得带毒的谷物对许多鸟类有更大的吸引力,鸟类就在“饮鸠止渴”中死亡。

   化学战是最为残酷的战争之一。它不仅造成惊人的人员伤亡,而且严重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早在1925年,国际社会就缔结了《日内瓦议定书》,规定禁止在战争中使用毒性和窒息性气体。然而,在其后的二战及战后的一些地区冲突中,化学武器被多次用于战场,《日内瓦议定书》并未得到遵守。随着时间的推进,具有更大破坏作用的化学武器被研制出来。同时,国际社会要求禁止化学武器的呼声也不断高涨。1992年12月《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在联合国大会获得一致通过。1993年1月,公约在巴黎开放供各国签署。公的规定,缔约国禁止发展、生产、贮存、转让和使用化学武器,并且要求在公约生效后10~15年销毁所拥有的全部化学武器。现在公约已获得65个国家的批准,并将于1997年4月生效。

   然而,遗憾的是,最应该批准公约的美国与俄罗斯,他们拥有最庞大的化学武器库,但迄今没有批准公约。此外,尽管公约制定了严格的核查条款,但人们仍然担心:公约能否真正防止某些国家或恐怖集团秘密发展化学武器?公约是否会像《日内瓦议定书》那样在战争中成为一纸空文?要使人类远离战祸,要将化学武器最终送回“潘多拉盒子”,爱好和平的人民还要付出不懈的努力。

上一节 人沙战犹酣    下一节 来自氰化物的罪恶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