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双版纳
美丽的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的南部边陲,被誉为“动植物王国”。
西双版纳是傣族聚居的地方。悠久的历史、热带的气候、茂密的森林、丰富的物产,造就了这里热情好客的民族风俗和独特的民族习惯。1985年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建立,面积为2400平方千米,占整个西双版纳自治州面积的12.6%,1986年被批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7西双版纳地处横断山脉南端,地势平缓,澜沧江流经全境,山地、丘陵、河谷和盆地错落分布,既有高达2007米的最高峰南贡山,也有海拔600米的小平原。
贴着喜马拉雅山东壁,印度洋热带季风北上,把雨水送到西双版纳,使这里高温多雨。全年温度变化不大,难以分出四季,呈现出热带气候的季节变化,雨季、干季交替。雨季里(5~10月),雨水常常突然而至,又急又猛。干季(11月至翌年的4月)虽然降雨较少,但早晚的湿雾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比较充足的雨露。
西双版纳由于地处热带北缘,又受到山地垂直气候变化影响,所以生物类群具有明显的交汇性。从植物来说,有从热带到亚热带的许多地带性植被类型。目前,西双版纳保存着我国面积最大、特征最完整的热带雨林,这种群落树高达60米以上,许多藤本、附生植物分布林间。树木具有多种多样的根,如板状根、支柱根、气生根等。常见的附生植物有兰科的石斛兰、万带兰和蕨类的鸟巢蕨、鹿角蕨等。这些附生植物以其硕大艳丽的花朵、奇特的叶子构造了热带雨林特有的“空中花园”。
在西双版纳常见到一些由榕树组成的热带景观,形如大象的“象形树”、单株榕树构成的“独木成林”,还有聚果榕、爪叶榕的老茎生花,以及由多种榕树形成的绞杀现象等等。
在西双版纳,每所寺庙附近都有一棵菩提树。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成佛的。文殊兰、睡莲、莲花常是菩萨的莲花宝座。成熟林内草本和灌木稀少,只在树林的边缘和树林间的小片空间处才有大量的灌木和草本植物生长,灌木实际大多是大树的幼苗。受季节性气候的影响,这里大面积分布的是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除了物种组成、数量和林木的密集程度以外,与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常绿阔叶林相同。在1600米以上的山地,还有亚热带的苔蘚常绿阔叶林群落,最明显的特征是生长着厚厚的苔蘚层。
全区有高等植物3500种,约占全国高等植物总数的1/8,其中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58种,占全国的15%,如东南亚热带雨林代表植物——望天树、毛坡垒、版纳青梅等;与柚木媲美的云南云梓,国内仅见于此的四数木、山白兰、毛麻楝、肉豆蔻等珍贵树木;古老的树蕨、苏铁、鸡毛松、天料木也在此残存下来。已知的药用植物80O多种,有特殊用途的龙血树、风吹楠、萝荚木等种类也很多;还有栽培植物的原生种如野生稻、野黄瓜等。因此,该区在全国植物区系中占特殊位置。
这里的动物更具特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109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19种,二级保护动物90种。其中哺乳动物102种,占全国哺乳动物总数的19.8%,我国绝大多数灵长类和灵猫类动物几乎都集中在这里。其中亚洲象、白颊长臂猿、印支虎和鼷鹿等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这里既有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大象,也有已知最小的偶蹄类动物——鼷鹿。鼷鹿在我国仅栖息于西双版纳勐腊县境内。体长不足0.3米,体重小于2千克,是鹿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胃只有3室。1963年,动物学家彭鸿绶在勐腊发现鼷鹿,证实我国也有这种动物
这里已知的鸟类427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36%。这里是家鸡的起源地,是孔雀的故乡。
这里发现的两栖动物38种,其中有7种是特有种,尤其是双带鱼螈在我国特别稀有。爬行动物有60种,占云南省爬行动物总数的43%,其中巨蜥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鱼类约100种,西双版纳是我国淡水鱼类的一个特别分布区域。
这里是我国昆虫分布的典型地区,具有印缅——马来西亚区系的代表性,仅1983年进行科学考察时采集的昆虫标本就有1437种,有17种为我国珍稀和特有物种。
非常稀少的亚洲象种群生存在西双版纳茂密的热带雨林中。据记载,亚洲象在我国商代时曾分市到黄河流域一带,南北朝时期退缩到长江以南,唐宋还见于如今的川、黔、滇诸省,明代虽缩至云南一省,但数量多,被役使于交通运输和战争中。澜沧江下游是西双版纳傣族历史记载中曾被称为百万大象栖息的地方。清朝时,亚洲象分布收缩到滇南一隅。现在,只在西双版纳保护区的勐力养和尚勇地区,分布总数不超过250头的亚洲象。亚洲象喜欢栖息在河谷地带,喜食竹笋、野芭蕉等有浆植物,其自然寿命可达100年。
几千年来,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人与象和平共处。北半球与西双版纳同纬度的地区,早已是一片荒漠,只有西双版纳保存着一片完整的、生物多样性异常丰富的热带雨林,被称做“绿宝石”、“最后的绿岛”。但是,这个珍贵的“基因库”不断缩小,人与动物的生存空间之争也愈演愈烈。随着人口增长、经济的发展,人类对土地开发需求增大,使大象生境日渐丧失,其分布区不断缩小。人们不断挤占大象的有限的空间,于是野象伤人、吃庄稼的事就增多了。
多年来关于西双版纳的问题,从乡镇、州、省到全国人大、全国政协都多次提出过《关于西双版纳州野生动物损坏农作物伤害人畜和补偿经费严重不足》的提案,可见西双版纳保护区的工作已是多年的老大难和热点问题。如何使现在人与象间的严重冲突,恢复到过去的和平共处,这是一个急迫的、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内外,人口增加使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出现了一些矛盾。这些矛盾随着经济的加快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逐渐加大,而日益突出。例如“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在山区仍然存在;以橡胶、砂仁、甘蔗等为代表的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虽然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收人,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却是不容忽视;这里仍然还存在着偷砍乱伐和偷猎现象。伴随着环境的破坏和退化,一些优秀的、对自然保护有益的民族传统也逐步在丢失。
目前,许多国际组织或外国政府,如世界银行、德国政府、世界自然基金会、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等,都云集在这里,纷纷对这块特殊地域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给予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可望能够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探索出一条新路。
尖峰岭自然保护区
尖峰岭位于海南岛西南部,北纬18°36’~18°50’,东经108°36’-109°05’,总面积约80平方千米。
由于地处热带,这里的季节只有雨季和旱季。5月至10月为雨季,11月至翌年4月份为旱季,平均温度19.O℃~24.5℃,年降水量1650~2500毫米。
这个保护区地形复杂,从海滨到尖峰顶水平距离虽然只有15千米,地势却从沙滩、沿海平源、丘陵过渡到山地,最高的尖峰顶海拔1412.5米。
在保护区北面、东面,雅加大岭、黎母岭。五指山等山脉阻挡了南侵的寒流,。南部和西南部西临大海,来自西南和东南的热带季风携带大量水汽进入使这里水热条件非常充足。
丰富的气候资源、特殊的地形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繁衍生息环境。目前,保护区存有结构完整、生物种类组成复杂的热带常绿季雨林、热带山地雨林。从低海拔的海滨至高海拔的山地,分市着滨海有刺灌丛、热带稀树草原、半落叶季雨林、常绿季雨林、沟谷雨林、山地雨林和山顶苔蘚矮林七种植被类型,形成了极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
这里是“位于热带北缘的重要的生物基因库”拥有植物2800种。蝴蝶已鉴定的有近400种,其中珍稀的有白斑麝风蝶海南亚种、森下脉环蝶等10多种;兽类多达68种,其中有最珍稀的动物——黑冠长臂猿;鸟类215种、两栖类39种、爬行类50种,昆虫达4000种,其中受国家和地方保护的野牛种类55种。在这里,热带雨林特有的“绞杀”、“气根”、“天梯”、“茎花”、“滴小叶尖”都可以一一观赏到。尖峰岭是我国惟一集大海和热带原始森林为一体的森林公园。
目前,世界上热带森林每年以0.6%的速度毁灭,其中的物种不断灭绝,生态失去平衡,各种负作用威胁着人们。尖峰岭保护区的建立和保护,对促进热带雨林的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走近新疆天地
镶嵌在博格达峰下的天池古称“瑶池”,是冰川作用形成的高山湖泊,面积2.45平方千米,平均深度在60米以上最深处达100米以上。
保护区周围有寺观遗址、摹岩石刻、居仙洞群等人文景观。保护区内还有众多现代冰川、大小湖泊及森林和草原,但其生态系统己经十分脆弱,一旦这个高山生态系统及梭梭林荒漠生态系统遭破坏,沙漠南侵,天池整个荒漠绿洲将不存在。
天池自然景观,周边的山地云杉为主的自然生态系统,以及原始梭梭林荒漠生态系统等是博格达生物圈保护区的核心区天池居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属温带荒漠气候,最高气温41.6℃,最低气温-41.6℃,年平均降水量164毫米,平均蒸发量2000米左右。但是,由于巨大的高差,且湿润西风大气环流迎面吹来,使其成为新疆干旱区的“湿岛”形成天山东部最为完整的垂直分七自然景观带。
高山、亚高山草甸生态系统、温带针叶林森林生态系统、温带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及绿洲农田等,加之亚高山湖泊——天池的点缀,在南北80千米,东西20千米的狭小区域内,几乎包罗了亚洲中部大多数自然景观类型,成为研究荒漠生态系统及环境要素生态递变规律的理想场所。
保护区动植物种类虽然不算丰富,但成分却具有一定的古老性、复杂性。植物为古北界准噶尔——哈萨克斯坦省荒漠及复台山地生物群落型。植物区系为业洲荒漠区业洲中部西区温带荒漠带,这里共有植物近700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胡杨、梭梭、肉苁蓉、雪莲等。动物区系为古北界蒙新区西部荒漠天山山地亚区,脊椎动物共有160种,其中属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有25种,如雪豹北山羊、棕熊、马鹿、鹅喉羚、赛加羚羊、黑鹳、小鸨、暗腹雪鸡等。
从前,这里曾为禁猎、禁伐的道教圣地,仅有牧道与外界相通,野生动物相当繁盛。20世纪50年代,牧道易为公路。20世纪80年代,这组被辟为国家风景旅游区,旅游活动日趋频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虽然给当地群众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人,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不可忽视的是,旅游业同时也给天池自然保护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给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负面影响明显。同此,许多人士呼吁,由于这里牛态环境脆弱,一旦丧失就会变成沙漠和冰川,无法恢复原有生态系统、所以在这里保护下作应是当务之急。
濒危的胡杨林
额济纳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占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地处河西走廊的北缘,属干旱、极干旱荒漠区。保护区的胡杨林是世界上三大胡杨林之一。胡杨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无论是在湖畔,还是在盐城荒漠,或者在戈壁大漠,都能生长,靠一根根蘖能繁殖出一亩的树林。
胡杨树,“一千年不死”;即使死了,也“一千年不倒”;即使倒了,也“一千年不烂’。几百年来,这种“三个一千年”精神激励着额济纳人,誓死捍卫疆土,保护绿洲生命。
保护区内绿色植物除胡杨外,主要有沙枣、柽柳、梭梭等天然乔灌树种,也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四合木、半日花、沙冬青等。
保护区内动物有118种,被认定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9种,如雪豹、蒙古野驴、野马、野骆驼、黑鹳、北山羊、胡鹫、遗鸥、波斑鸨等;二级保护动物有36种,如漠猫、猞猁、水獭等。
目前,额济纳保护区的绿洲在萎缩,生态环境在急剧恶化,生命赖以牛存的黑河水水量大幅度减少,黑河的终端西东居延海也已经于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干枯变为戈壁、盐漠。古人笔下“湍漭不息”的居延海成为历史。
在保护区内地下水因得不到地表补给,水位持续下降,水质逐渐恶化。现在有60%的水井供水不足,10%的水井干枯。水资源条件的改变,导致绿洲急剧缩小,植被迅猛退化,荒漠化加速蔓廷,河岸林正以每年26平方千米的速度减少。
由于人口的迅速膨胀,黑河上、中、下游地,特别是中游地区大量开垦荒地、引水筑坝,不断扩大灌溉面积,且上、中游工农业用水有效利用率低,耗水量大,水污染严重,导致下游水环境劣变,使保护区内绿洲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同时,由于人类不科学的利用,绿洲的植被受到破坏,尤其是过度放牧导致胡杨天然林难以更新。
保护胡杨林,保护绿洲,拯救濒危的胡杨林景观已刻不容缓。
三江源的呼唤
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全州海拔4000多米。
位于青藏高原上的玉树地区,孕育了无数大小河川,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
长江发源于玉树州治多县格拉丹冬雪山的姜根迪如冰川。
黄河发源于玉树州曲玛莱县、玛多县的各式各雅雪山。
澜沧江发源于玉树州杂多县杂青乡的果宗木查雪山。
据科学家估算,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
近10年来,由于过度放牧、乱采黄金、乱挖冬虫夏草、盗猎野生动物、鼠害肆虐等原因,这里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已成为危及河源区人民及影响下游工农业发展的紧迫问题。
其中以黄河源头问题最严重。生态环境的恶化使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下游出现了断流的同时,源头也多次出现断流。由于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坏、非法猎杀野生动物,三江源头地区的物种分布范围缩小,生物多样性锐减,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迅速减少,特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已由原来的10万余只减少到目前的3万余只。
如果三江源区山清水秀,下游就会林茂草美;如果这里草枯水断,黄沙飞扬,下游就会干旱断流。当生活在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人们被黄沙围困,感叹环境恶化时,是否应该关心一下三江的源头呢?
为了保护三江源区,2000年8月19日,全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成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石碑竖立在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通天河畔直门达大桥旁。人们期待着三江源地区能够受到特别的关注和呵护,经过几代十几代人的努力,能使三江源头发源地山林恢复,山更美、水更清。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为世界上江河最多的保护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草甸及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为我国乃至全人类最重要的高原生物基因库之一。这里有野生植物800多种,其中优良牧草70多种,中草药40O余种;野生动物更是种类繁多,其中属于国家级的保护动物有野牦牛、藏羚羊、金钱豹、猕猴、猞猁、藏马鸡、藏水獭、石貂、白唇鹿、盘羊、藏野驴、黑颈鹤、雪豹等。另外还有包括4种珍贵的高原蝶类在内的昆虫20种,名贵的冬虫夏草等16种真菌。
三江源地区是历史上的唐番人道。当年,文成公主沿着这条线进入西藏,沿线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在三江源保护区的核心区内,实行封闭、缓冲区内放牧,过渡区开展文物古迹游与生态游,将是三江源保护区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的方向。
大熊猫的家园
大熊猫,国宝!它是大自然赐与我们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珍贵财富。30多年前,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成立时,就以大熊猫形象作为会标,目前它已成为全球自然保护的象征,深入人心。大熊猫恐怕比人类还要古老。300万年以前,它们活动的范围十分广泛,无论是在我国南方各地,还是北京周口店附近,都发现了它们的化石。
到了距今约200万年前的第四纪,地球气候多次发生灾难性的巨变,冰川数次扩张、退缩,北半球反复降温,导致生物种群发生巨大变迁,许多植物死亡了,变异了;众多动物大规模地从北方向南方迁徙。这些变化的结果使熊猫活动区域逐渐缩小,最后它们只勉强在四川、陕西、甘肃交界的山区,找到了避难所,少数幸存者才得以生存和繁衍,保存下了这个动物界的“活化石”。
据记载,唐代时期大熊猫的分布区要比现在大得多,后来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大熊猫的分布区不断缩小。现在,大熊描只能在人类建立的保护区内生存了,分布在陕西、四川、甘肃三省的43个县,总数不超过1000只。
早在2000多年前,据《尔雅·释兽》记述:“似熊、小头瘪足,黑白驳,喜食箭竹。”对于大熊猫,《说文解字》、《本草纲目》也有详细记述。
1868年,在四川境内法国生物学家戴维发现了一张大熊猫皮,但不知为何物,惊呼它是“科学上一个有趣的新种”。后来,他将这张皮带回法国,制成标本,1885年鉴定后在西方世界展出,掀起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熊猫热”。
1936年,仍是在四川境内,美国生物学家哈克纳斯的妻子露丝觅得一只熊猫幼仔,取名“苏伶”,以“哈叭狗”名义带出我国,次年在哥布洛克菲尔动物园展出,并与露丝一起走上银幕,从此露丝所著的《女人与大熊猫》一书畅销全美,掀起了世界上第二次“熊猫热”。
在动物分类学上,大熊猫属食肉动物,远古时为一种矫健善斗的猛兽,如今却主要以高山箭竹为食,姿容也变得娇丽庄重,性情温顺憨厚。长期的自然选择,大熊猫虽然以高山竹类为食,但仍保留着祖先遗留的以肉食类为主的消化道结构和生理机能,消化道是其体长的6倍,对竹子的消化率很低,约为17%。
大熊猫的每个家族成员,开始独立生活之后,都有自己的小家园。这在动物学和生态学中称“巢域”或“家域”。不同的年龄、性别和地区的熊猫,各自的家园面积大小不同,雌性的家园相对固定,多集中在某一部分,又称为“核域”。
雌性大熊猫体格健壮,所产幼仔仅约90克,形如小鼠,哺乳期丢失幼仔从不寻找。大熊猫幼仔一般随母亲生活到2岁,便离开母亲开始独立生活。雌性熊猫一旦离开妈妈,便嫁于他乡。
雄性大熊猫虽然也独立生活,但不离开妈妈的家园。可悲的是,现代人类对大熊猫生活环境的分割和侵占,造成其分布区破碎化,使它们另立家园的范围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为了解决大熊猫栖息地的分割状态,人们在面积上扩大保护区,如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保护地面积由原来的200平方千米扩大到2000平方千米,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熊猫保护区。
全国已先后建立了30个以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如卧龙、王朗等,并在地理分布上把点连成岛状,岛状连成了片状,使大熊猫种群逐步稳定并有了发展。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汶川县、邛峡山的南坡,是以保护高山生态系统及大熊猫、烘桐等珍稀物种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活在这里的大熊猫约占总数的1/10,被誉为“大熊猫的故乡”。
卧龙自然保护区,海拔高达1150~6250米,年降雨量1100毫米以上,年均气温4—5℃,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给森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据统计,卧龙地区有植物400多种,兽类和鸟类400多种。古老而稀有的珙桐、小青树、金钱槭、连香树、红豆杉等是植物学家心中闪光的瑰宝。在茂密的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内,生长着丛丛的拐棍竹、大箭竹和冷箭竹等。这不仅为大熊猫,也为金丝猴、扭角羚、白唇鹿、绿尾虹雉、血雉、小熊猫等29种珍稀动物的栖生提供了比较适宜的环境。
1978年,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内世界第一个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建立;1980年,这座自然保护区与WWF合作,建立了“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中外科学家在这里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王朗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成立最早的三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之一,始建于1963年,位于大熊猫集中分布区——岷山的腹心地带,行政区划属四川省平武县。保护区动物地理上处于古北界和东洋界分界线的南侧,为青藏高原的东南角,加之北面为高大的龙门山系,西北为岷山山脉,南为摩天岭,使保护区处于高山环抱的崇山峻岭之中。
保护区内云冷杉林遮天蔽日,林下箭竹生长茂盛,珍贵的大熊猫、金丝猴、中羚等繁衍生息其间,保护区中生长着一系列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如星叶草、独叶草、天麻等。
这里是水量丰沛的夺补河的主要源头之一,是珍禽异兽生息的乐园!这里大熊猫的密度较大,是连接岷山山系大熊猫至关重要的栖息地带,是“大熊猫保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生物学家关心的热点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