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危的生物

地球上有浩瀚的海洋、无垠的沙漠、繁茂的热带雨林、苍翠的原始森林,在这些神奇美妙的自然环境中,蕴藏着无穷的奥妙。奇花异草、嘉木珍树、飞禽走兽,它们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这纷繁的生物多样性,正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令人悲哀的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干扰、工业的发展,生物的品种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减少。特别是许多珍贵的动植物,我们从野外再也找不到了,只有去动植物标本馆,甚至只有从书本中、邮票上乃至影像资料中认识、了解它们了。

让人吃惊的是,2000年9月28日世界物种保护联盟公市的“2OOO年濒临灭绝物种红色名单”:地球上大约有11046种动植物处于濒危状态,其中有四分之一的哺乳类、八分之一的鸟类、四分之一的爬行类、五分之一的两栖类、近三分之一的鱼类生存处于危险之中。这份名单来之不易。它是全世界所有国家的7000多名物种生物学家共同研究的结果。他们调查了全球约18276个物种与亚种,得出了以上的结论。

使人遗撼的是,当前世界上现存的物种1000多万种,仅有172万种被命名,可见绝大多数生物至今还没有被科学家所认识,许多物种甚至在被人类发现之前已经灭绝了。

一位联合国官员说,如果有人放火烧了巴黎卢浮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北京故宫、埃及金字塔,全世界都会震惊,然而,原始森林被烧为灰烬,对地球造成的损失一点也不亚于此,可是并没引起人类的重视,可悲的是这种事每天都在发生着。

虽然物种灭绝是一个自然过程,自人类诞生以来,许多动植物已经灭绝了。但是,由于人口膨胀、城市扩展、森林砍伐、农业开垦、渔业发展、工业普及,造成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破坏了生物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使物种灭绝的速度比自然规律条件下高出1000-10000倍。据估计,近两个世纪来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了约50倍,全世界必须花费比现在多10-100倍的人力和物力才有可能遏制住物种灭绝的趋势。

目前,中美洲是全世界物种生存遭到威胁最严重的地区,那里生存的11046个物种处于濒危之中。危地马拉的国鸟、太平洋巨头鲸、墨西哥长鼻编幅等等,无不处于灭绝的边缘。

在加勒比海滩上,雌绿海龟每年要下100多个蛋,由于许多食肉动物以刚孵出的小海龟甚至海龟蛋为食,最后能长大的海龟只有一两个。这是生态平衡的自然规律,但是这个规律并未将人类的偷猎捕杀行为计算在内,偷猎者将小海龟变为“野味”,将海龟蛋作为“佳肴”,这些破坏性的行为,不但严重地危害着海龟的生存,而且那些以海龟蛋、幼小海龟为食的动物也受到威胁。

在非洲,埃塞俄比亚狼的数目已减少至400头,克罗斯河猩猩也只剩下15O-20O头了,一种原生活在加纳的非洲猿已经很长时间观察不到了。

在亚洲,印度尼西亚已有135种哺乳动物濒于灭绝,居世界第一位;马来西亚是全世界植物濒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印度尼西亚、印度、巴西、中国都被世界物种保护联盟列为哺乳类和鸟类受威胁最严重的国家。

目前,在哺乳动物中灵长类的处境最差,如果还任其恶化下去,某些猩猩、猿猴不久便会从大自然中消失。值得关注的是,在马达加斯加濒危的灵长类动物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多。

多样性的中国

从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看,我国位居世界第8位,被国际社会誉为“巨大多样性国家”。

我国的物种非常丰富,高等植物有30000余种,仅次于南美洲的巴西、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位。苔蘚植物有2200种,占世界总种数的9.1%,隶属106科,占世界科数的70%;蕨类植物有52科,约2200-2600种,分别占世界科数的80%、种数的22%;裸子植物,全世界共有52科、79属、约85O种,我国就有10科、34属、约250种,是全世界裸子植物最多的国家;被子植物约有328科、3123属、30000多种,分别占世界科、属、种数的75%、30%和10%。

我国动物物种也非常丰富,脊椎动物有6347种,占世界总种数的13.87%。我国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共有鸟类1244种,占世界总种数的13.1%。鱼类有3862种,占世界总种数的20.3%。包括昆虫在内的无脊椎动物、低等植物和真菌、细菌、放线菌等更为繁多,目前尚难作出确切的估计,因大部分种类迄今尚未被认识。

值得自豪的是,我国特有属、种繁多。如有“活化石”之称的大熊猫、白暨豚、水杉、银杏、银杉、攀枝花苏铁等。高等植物特有种最多约有17300种,占我国高等植物总种数的57%以上。

由于中生代末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上升为陆地,第四纪冰期又未遭受大陆冰川的影响,所以各地都在不同程度上保存着白垩纪、第三纪的古老残遗成分。如松杉类植物出现于晚古生代,在中生代非常繁盛,第三纪开始衰退,第四纪冰期分布区大为缩小,全世界现存7个科中,我国就有6个科。被子植物中有许多古老或原始的科属,如木兰科的鹅掌揪、木兰、木莲、含笑、金缕梅科的蕈树、假蚊母树、马蹄荷、红花荷、山茶科、樟科、八角茴香科、五味子科、腊梅科、昆栏树科、及我国特有科水青树科、伯乐树(钟萼木)科等,都是第三纪的残留植物。

我国陆栖脊椎动物区系的起源,可追溯至第三纪上新世的三趾马动物区系。这个区系后来演化为南方的巨猿动物区系、北方的泥河湾动物区系,前者进一步发展成为大熊猫——剑齿象动物区系,后者发展成为我国猿人相伴动物区系,晚更新世以后继续分化,到全新世初期,其面貌已与现代动物区系相似。

我国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其野生亲缘的种质资源也异常丰富,其丰富程度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如干果枣树、板栗、饮料茶、木本油料油茶、油桐、涂料漆树等等,都是我国的特产。

我国更是全世界野生和栽培果树的主要起源和分布中心,果树种类居世界第一位。苹果、梨、李子树等等,种类繁多。原产于我国的果树还有柿、猕猴桃、甜橙、荔枝、龙眼、批把、杨梅等。

我国是水稻的原产地之一,是大豆的故乡,有水稻地方品种50000个,大豆地方品种20000个。

我国还有药用植物11000多种,牧草4215种,原产于我国的重要观赏花卉超过了30属2238种,各经济植物的野生近缘种数量繁多,大多数无精确统计。如世界著名的栽培牧草,在我国几乎都有其野生种或野生近缘种。中药人参有8个野生近缘种,贝母的近缘种多达17个,乌头有20个。

我国生态系统丰富多彩,具有地球陆生生态系统各种类型:森林、灌丛、草原和稀树草原、草甸、荒漠、高山、冻原等。失去的朋友

由于人们无节制地利用和开发,我国大量野生动植物处于危险之中,许多物种在迅速地灭绝。国内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也遭到了严重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大大恶化了,我们失去的自然界朋友越来越多,令人担忧!

我国特有的野生华南虎现在仅存二三十只,位居世界十大濒危动物之首。

云南的异龙中鲤生活在云南石屏县境内异龙湖,为我国特有物种。可惜的是这座湖泊惨遭厄运。1952年人们在此挖河发电,1971年又打洞放水造田,水位下降了4.3米多;到了1981年4月全湖持续干涸了20多天,为历史罕见,以后虽然恢复蓄水,但是从此异龙中鲤再也未曾出现。

在新疆南部的博斯腾湖,人们引入了有一定经济价值的肉食性鱼类河鲈,灾难从此发生。河鲈由于避开了其他凶猛性鱼类的控制,大量繁殖并掠食其他鱼类,导致该湖特有的名贵鱼类——新疆大头鱼(扁吻鱼)和原来在湖中生活的鲤鱼等其他鱼类绝迹,其本身也由于群体数量过大、食物不足、个体变小,失去原有的经济价值。

类似的生态悲剧又在昆明的滇池重演,其鱼类区系几经演变,土著的名贵鱼类,如银白鱼、多鳞白鱼等都已绝迹。

我国有很多特有的、珍稀的藻类,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的开发利用,有些罕见的物种已遭受灭绝或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如淡水褐藻,仅40年代初于四川重庆嘉陵江中发现过,几十年来由于环境的演变已消失。南京浦口珍珠泉,过去有十分丰富的淡水红藻,但是随着旅游区的开发,如今几乎绝迹。而淡水红藻和褐藻都是海陆演变过程中残留在淡水中的孑遗生物,对研究地球环境变化、生物自身演变规律具有较高的价值。

中华疱脐衣产于云南丽江、台湾阿里山的松林中,为我国特有附生种,在生物系统演化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在云南丽江,这种世界珍稀的物种已被森林火灾所吞噬。此外,我国现在已灭绝、濒于灭绝的森林植物还有许多,如崖柏、海南梧桐、天目铁杉、圆籽荷、猪血本、缘毛红豆、桂滇桐、毛叶紫树、峨嵋拟单性木兰、百山祖冷杉、台湾穗花杉、柔毛油杉、毛叶坡垒、爪耳木、异形玉叶金花、广西青梅、盐桦、普陀鹅耳枥、藤枣、华盖木、膝柄木、粗齿梭橡、海南海桑、金佛山兰、无喙兰、双蕊兰等等,这些植物种现存大多不超过10株,而且仅生存在一处。

盐桦,1955年秦仁昌教授在北疆阿勒泰市克朗河下游巴尔巴盖的潮湿盐沼中采到,现在再也找不到了。三叶甘草,1942年在准噶尔盆地采到并记录,现已绝迹了。小兴安岭湿地的圆叶茅膏菜,现已见不到了。

我国约有400种野生动物已经灭绝或处于濒危的状态。其中已灭绝或在我国境内绝迹的动物有:犀牛、野马、新疆虎、白臀叶猴、麋鹿等,濒临灭绝的有:大熊猫、金丝猴、台湾云豹、东北虎、雪豹、长臂猿、海南坡鹿、野骆驼、懒猴等等。

在草原上常见的一些猛禽,如雀鹰、鸢、大鵟等,由于乱捕滥杀也成为稀有或偶见的鸟类了。野马、高鼻羚羊、新疆虎、荒漠熊、野骆驼、蒙古野驴、普氏原羚等都是主要栖息于荒漠系统中的物种。由于过度猎杀野马于60年代初最后从野外绝迹;高鼻羚羊原分布于中亚、蒙古共和国和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从50年代初,我国的高鼻羚羊就再也见不到了;新疆虎是亚洲虎的一个独特亚种,仅分布于塔里木河下游罗布泊一带,由于人为猎杀和栖息地的改变,早在本世纪初就灭绝了。

生态安全岛

为了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及其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成为全世界各个国家共同使用的一种重要手段。

自然保护区是指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把具有一定面积的、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水源涵养林,有特殊意义的地质剖面和化石产地从陆地或小域划分出来,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1978年,世界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委员会将保护区分为7种类型。

严格保护区目的是科学研究和物种、基因多样性的保护。定义为:拥有典型的生志系统、地理和自然特征或物种,可用于科学研究和环境监测的一块陆地或海域。

荒野地保护区目的是荒野地保护和环境保护。定义为:一大片没被改变的或轻微改变的陆地或海域,保持着它的自然特征和自然影响,但是没有永久或重要的生境,这片土地需要被保护和管理起来以保留它的自然环境。

国家公园目的是保护物种和基因多样性,提供生物游憩场所。定义为:一块自然陆地或海域,用来为当代和后代保护一块或多块完整的生态系统;避免被开发或被用以非保护目的。

自然遗迹保护区目的是为了保护自然或文化特色,保护物种和提供生物游憩场所。定义为:具有一个或多个有突出或独特价值的自然或文化特色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美学、文化价值。

生境和物种管理保护区目的主要是通过管理干预而达到保护物种和基因多样性,保护环境。定义为:为了确保特殊物种的栖息地或生存需要得到保护而进行积极的干预和管理的一块陆地或海域。

陆地和海洋景观保护区目的是保护陆地和海洋景观,为人们提供游憩场所。定义为:一块沿海陆地,由于人类或自然的长期作用形成的具有重要的美学、生态或文化价值的地区,并且常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

资源管理保护区目的是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定义为:对一块没有明显变化的自然系统进行管理,保证生物多样性的长期保护和维持,同时提供可持续的自然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社会的需要。

在国际上,国家公园是最普遍的自然保护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