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论坛∶趣文 |
内蒙古草原旱灾失学儿童助学募捐 |
2 月中旬,从我们的合作伙伴“草原之友”那里断断续续传来项目点孩子失学的消息…… 吉呼龙图嘎喳旱灾已经持续一年半了。我们每次跟草原之友通电话都会关注那边下雨下雪的情况,这么长时间了,灾情一直都没有扭转的迹象。 春天要到了,内地就要迎来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的好时节,大街上的人们渐渐脱去厚重的冬装,享受着和风送暖。可有几个人知道,此时草原上在旱灾中挣扎的牧民们,将要度过一年中最艰难的季节。严重干旱的草原在春天又会不断扬起沙尘,三天两头的沙尘暴;牛羊好容易挨过了严冬,如今体力已经降到了极限,没有青草,饲草料也因为价格飞涨而急剧短缺,每天牛羊都在死亡;这个季节牧民劳动力急剧紧张,干旱使牧民们被迫把所有的积蓄都投给了牛羊,购买越来越稀缺的饲草料,人们和老天爷打着赌,期盼着雨雪降临草原,结束噩梦般的日子。然而,越来越多的牧户在“赌博”中倾尽了血本,直至破产。 得知那里即将结束寒假的孩子们“不准备再念了”,草原之友和我们的心里都已没有了太多的震动,因为和牧民们的生计比起来,孩子们辍学的事情已经算不上“燃眉之急”了。但孩子们是草原的希望,左思右想之后,我和草原之友还是决定利用工作之余尽一份最大的努力,在一方面向外界申请牧民生计救灾项目的同时,为那些即将失学的孩子们,向朋友们伸出求援之手…… 以下是吉呼龙图嘎喳灾情和有关机构的介绍,以及我们有关募捐和捐款管理的具体想法。 吉呼龙图嘎喳介绍 吉呼龙图嘎喳(“嘎喳”相当于村)位于内蒙古包头市达茂联合旗(“旗”相当于县)查干淖尔苏木(“苏木”相当于乡),是阴山北麓北缘的一个生态经济脆弱的贫困地区。嘎喳西与乌拉特荒漠相连,东与乌兰察布草原接壤,南接阴山北麓的伏沙带。 这里共有 150 多户牧民,全部以牧业为生,由于诸多因素的合力,牧民生产经营状况呈萎缩经营状态,属贫困型。南面贴近阴山北麓的农业区,农业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交汇,农耕的强势文化对其造成负面影响的扩大是显然的。 牧区与农区不同,在牧区,牛羊就是牧民全部生活的希望,一个家庭的生活收入、医药费、孩子的学费、日用品和生活杂费都要靠出售牛羊和畜产品获得。但是,内蒙古中部地区大面积干旱,达茂旗是受灾情况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2004 年 8 月至今内蒙古中部地区遭遇 70 多年不遇的干旱(上一次同样程度的严重干旱发生在民国 18 年),达茂旗是受灾情况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降水不到 30 毫米。由于干旱,牧草没有返青,牲畜一直没有吃上青草,项目点牧民的死亡牲畜在三分之一以上。由于除吉呼隆图嘎喳之外的其他地区进行了生态移民,牧民大多已经迁往旗县地区,所以受旱灾影响较小。如今,干旱还在继续,吉呼龙图嘎喳的牧民在连续一年多的干旱中挣扎,饲草料价格急剧上涨,牛羊却因为体格下降,出售价钱暴跌。正如牧民们所说的“四条腿的不是财产”,草原生态的脆弱性决定了牧区经济的极度脆弱,一场灾害过后,牛羊大批死亡,牧民们就只有破产。 由于牧区地域辽阔,人口极为分散,建立学校极为困难。1980 年以后,嘎喳小学因为学生少,教育经费不足,教育质量差而取消。2001 年,苏木小学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取消了。牧区的孩子上学只能到 150 公里以外的县城去。由于交通不便,孩子们大部分时间住在县城里,小学生由家人在县城租房子照顾,中午在“小饭桌”吃饭;初中生在学校住校。 目前,嘎喳 150 户牧民中有 24 个孩子(来自 21 户人家)由于旱灾原因交不起学杂费和食宿费面临辍学。21 户中有 12 户基本破产(见表格)。 具体费用如下:(每学期 4 个半月)
包括“小饭桌”伙食费 200 元/人/月,住宿费 60 元/人/月,学杂费 100 元/人/学期
包括伙食费 300 元/人/月,住宿费 80 元/人/月,学杂费 200 元/人/学期 关于学生费用的几点说明:
捐助吉呼龙图嘎喳的学生,请汇款至以下地址: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桥华世纪村北区 10 号楼 1 单元 501(邮编:010010) 电话:0471-233 4237联系人:娜仁高娃(手机:13948199035) 汇款单附言中请写明“捐助上学”即可。我们收到汇款之后,会给捐助者书面回信。 资金管理和监督:
需援助孩子们的基本情况表:
草原之友简介 2002 年,一批多年致力于经济、生态和民族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研究的蒙古族本土学者,逐渐脱离了“为政府作注脚”的角色,成立了内蒙古第一家区级民间非营利组织——“内蒙古草原生态经济文化研究中心”,(2005 年改为“内蒙古楚日雅牧区生态研究中心”),简称“草原之友”。他们凭着对自己民族的爱和对蒙族传统文化的眷恋,立志“继承和发展蒙古族生态文化,通过保护草原文化来保护草原环境及其生物多样性,改善人文生态环境,来实现草原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草原之友(FOG,Friends of Grassland)是 2002 年成立的内蒙古第一家自治区级非营利组织(NGO),它是个致力于草原生态环境和草原文化保护,其宗旨是继承和发展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通过保护草原文化来保护草原环境及其生物多样性,通过人文生态的改善实现草原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草原之友作为中国民族地区的民间组织,其成员主要由多年致力于经济、生态和民族文化持续相协调发展研究的本土学者组成。面对强势文化不断扩大的影响,草原之友以坚忍不拔精神为继承和发扬传统土著文化的精髓而进行着不懈努力。草原之友的功能作用是促进对传统草原文化精髓的保护和继承,使草原弱势群体——牧民得到帮助,为政府、企业的环保和持续发展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发挥参谋监督作用。 主要活动领域为: ①为草原地区贫困牧民提供帮助,开展技能培训; ②对草原地区基层干部和青少年进行环境教育; ③举办保护草原文化的相关社会活动; ④关注草原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研究; ⑤为荒漠化和草原地区政府提供发展规划咨询,为企业提供环保资讯和环保评估等咨询活动。 草原之友负责人达林太(1959.7 --),男,蒙古族,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人;1985 年毕业哈尔滨工业大学,获理论物理硕士学位,曾在酒泉卫星基地等地从事国防科研;1990 年转地方,先后在内蒙古社科院牧经所、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从事牧区环境经济、生态经济、畜牧业经济、草原文化的研究。原为内蒙古社科院牧经所研究员、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研究生导师,内蒙古草原生态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先后在国内外发表论文约 70 多篇,是第一位发现蒙古高原的草地属非平衡生态系统的学者,也是第一位将内蒙古的荒漠化定量研究的学者,70 万字的专著《环境变迁与制度模式选择》将在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足迹遍布呼伦贝尔至阿拉善的大部分地区,认识草原上的大部分牧民;“学问是走出来的”是终身实践的目标;2003 年年底辞去所有职务,现从事专职 NGO 工作。“草原之友”现有专职工作人员 2 名,兼职工作人员 18 名(大都有正高级职称)和一批热爱草原和蒙古文化志愿者。 在过去的两年,草原之友完成的项目: 2003 年 5-7 月与北京瀚海沙、协作者文化传播中心等组织合作,由香港乐施会资助的“向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进行 SARS 的健康宣传”项目。 2003 年为锡盟正蓝旗桑根达来编制了《五年战略发展规划与十年发展目标》战略发展规划。 2003 年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技经所完成中国环境发展评论的子课题“内蒙古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的评估”。 2004 年 4 月 26 日-5 月 2 日与自然之友组办了“曾经草原”内蒙古展览,并在内蒙古各高校进行“曾经草原”巡展,还相继组建了高校环保社团,进行环境教育。 草原之友还承接了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托项目“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五年规划和十年发展目标”的编制。 草原之友网站:www.fog.ngo.cn(网站正在建设中) 办公室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桥华世纪村北区 10 号楼 1 单元 501(邮编:010010) 电话:0471-233 4237联系人:娜仁高娃(手机:13948199035) Email:[email protected] 2005 年开始,草原之友与北京瀚海沙合作,正式开始在吉呼龙图嘎喳开展“划区轮牧 + 合作经济”项目,帮助其中的 6 户牧民建立合作组织,通过草场轮牧,恢复草原生态和蒙族传统游牧文化。草原之友在吉呼龙图嘎喳有着良好的社区基础,作为一个从当地成长起来的本民族草根组织,他们比别人更了解当地,长期项目点的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社区工作经验,与基层政府和当地牧民保持着密切的交流。 在此次旱灾中,草原之友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帮助项目点牧民抗灾。今年春季,草原上仍然滴雨未下,沙尘暴迭起,由于不忍心看着破产牧民的孩子因交不起费用而辍学,作为合作伙伴的瀚海沙“支持草根”项目组,决定在工作之余帮助草原之友一起,为草原上的孩子向外界筹款。 在此之前,草原之友和瀚海沙都没有进行过类似的救灾工作,也没有过主动向公众申请资金援助的经验,但我们与基金会、基层政府、民间组织一直都有着项目合作,建立了良好的诚信和伙伴关系。 由于时间紧,距离远,我们的资料大都是这些天电话联系村委会书记获得的,不是很全,但保证真实。 谢谢大家的支持! ——瀚海沙“支持草根”项目组周维 附:瀚海沙 - 生态与文化工作室“支持草根”介绍简介 (瀚海沙介绍详见网站) 由于关注荒漠化和草原文化,我们很早就与一些在草原和基层开展工作的机构建立了联系,私下里有着密切的交流。如今,在瀚海沙的几位主要成员心里,仍然保留着那些令人感动和难忘的记忆——在草原的星空下,和扎根在四川若尔盖治沙的“绿色骆驼”们畅谈理想;扛着铁锹在赤峰的沙地上与赤峰研究所的志愿者们一起去植树;在三江源,跟着当地的藏族朋友们一起去转山,听他们讲藏族传统文化对自然的理解;跟随草原之友的达老师在草原上旅行,学会用生态学的观点去看待每一种生物及其之间的关系,在牧民们酒后的歌声中体会他们的悲苦,他们对草原无限的爱与眷恋…… 所谓“草根组织”,正是这些最贴近土地和底层民众,自发生长又扎根基层的民间机构,他们对土地有着最真实的理解和最深切的情感,然而,他们又是 NGO 中最弱势的群体,缺乏能力和资源。瀚海沙虽然也算是生长在城市的草根组织,但相比他们来讲,毕竟能够掌握多一些资源,于是,基于对草根们最初的情感,和一同探索多元文化中的可持续道路的愿望,我们设立了“支持草根”项目。 瀚海沙“支持草根”项目关注荒漠化地区生态文化保护的民间组织。我们知道,能够真正保护草原和传承草原文化的,是草原上的牧民们和这些“草根组织”。我们仅希望自己能尽绵薄之力,为当地“草根”和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为本土民间活动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帮助他们实现心中的梦想,也帮助自己完成心灵的探索。 瀚海沙支持草根大事记(简略): 2003 年 6 月至 9 月 瀚海沙“支持草根”、“城市志愿者关注青藏高原草根组织网站能力建设”项目启动,帮助三江源地区两家草根组织建设网站、培训计算机、网络基础,是瀚海沙探索城市组织和志愿者支持草根的开始。 2003 年 7 月支持四川若尔盖治沙组织“绿色骆驼”,协调项目运作,并帮助进行项目的监测和管理。 2003 年 10 月与天下讲坛合作举办荒漠化专题讲座 2003 年 11 月编辑出版《我从草原来》,收录一年来与草根学习工作中的成长和反思。 2004 年 4 月举办“草根会议”,邀请瀚海沙草根网络中的成员机构和专家交流,并就草原生态和文化问题展开讨论。 2004 年 7 月同“草原之友”考察调研吉呼龙图嘎喳,讨论设计“划区轮牧与合作经济”项目。 2005 年 1 月支持草根能力建设项目开始。 2005 年 3 月草原之友“划区轮牧与合作经济”项目正式开始,瀚海沙合作并支持。 2005 年 12 月“支持草根”第二个小额资助项目“古塘可持续生活实践与教育中心项目”开始运作。 了解具体情况请登陆瀚海沙网站 www.desert.org.cn 办公室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 2 区 2 号楼 605 电话:010-6497 9157联系人:周维 Email:[email protected]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