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水污染∶海洋 人民日报 (2004-05-20)

东海海域发生大面积赤潮
水产品基本未受影响


新华社上海 5 月 19 日电(记者 叶国标、张建松)

  来自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的报告称,据海洋监测飞机和船舶 17 日的海空协调监测,浙江中部、南部各海域赤潮总面积已达到 3900 平方公里。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环保处处长袁丁介绍,每年 5 月至 6 月,是东海区赤潮的高发期。今年 4 月底以来,东海区已发现多起赤潮,从福建沿海向北发展到浙江海域,其中中街山海域的赤潮面积达 2000 平方公里,渔山列岛海域的赤潮面积达 1000 平方公里。

  另据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 17 日报告,浙江渔山列岛附近海域仍有面积约 700 平方公里的赤潮,赤潮中心区赤潮厚度达 10 米。经鉴定,赤潮优势种为东海原甲藻,无毒性。温州南麂周围海域发现赤潮,面积约 200 平方公里。在嵊山、枸杞岛以西 5 公里海域发现面积约 500 平方公里的赤潮。在象山湾重点养殖区海域,未发生大面积赤潮,但发现零星分布的条状赤潮,面积极小。

本报舟山 5 月 19 日电(孙晓青)

  17 日监测表明,浙江舟山海域赤潮面积约 2000 平方公里。据介绍,本次赤潮的主要生物为无毒贝齿原甲藻,对鱼虾贝类生长影响不大。

  舟山市海洋渔业局丁建伟处长说,“这次赤潮虽来势猛、范围大、面积大,但离敏感区,如海水养殖区、自然保护区、海水浴场、风景旅游区等较远,赤潮主要生物无毒性,大量监测结果没发现漂浮的死鱼及其他生物。到目前为止,尚未给舟山市渔业生产带来实质性影响。”

  赤潮通常是指海洋微藻、细菌和原生动物在海水中过度增殖或聚集致使海水变色的一种现象。发生赤潮时,海水除了变成红色,还会变成橘红色、黄色、褐色等。

  赤潮发生后,舟山市质监部门以最快速度对舟山水产品进行了质量跟踪检测,东海海域发生赤潮地带已全面禁捕。18 日中午,浙江省海洋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最新检测表明,舟山水产品质量未受赤潮影响。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生态系统∶水∶海洋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