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水污染∶河流 中国林业报 (1997-11-15)

龙腾东方看大江


  据专家们分析:新技术产业将在下世纪初占据产业核心地位,成为世界产业的主体。而新技术产业无一不与良好的自然环境、高效科学的管理技术结伴而生。

  那么,目前我们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如何呢?

  在中上游。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 80 年代就已达 56 万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蚀量相当于每年流失 30 厘米厚的耕地 830 万亩,使本来就有限的农业土地资源逐年减少,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积于水库、湖泊之中,抬高河床,制约了长汇流域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由于泥沙淤积,长江流域每年损失的库容相当于报废 12 座大型水库。长江流域的湖泊面积由 50 年代的 2.2 万平方公里,减少到 80 年代的 1.2 万平方公里。洞庭湖的湖面正以每年 54 平方公里的速度减少,按此速度,50 年后,洞庭湖将从地球上消失。由于泥沙淤积,素以“黄金水道”著称的长江航道正在缩短,有的河段河床已高出地面几米、十几米,出现了“地上悬河”的现象。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洪水、旱灾、泥石流已成为长江流域的三大自然灾害。

  事实胜于雄辩,让我们再来看看发生在长江下游的两个真实故事。

  江南水乡,养鱼发家的刘达兴,一天早起发现,鱼塘中央一片死鱼密密匝匝地覆盖了大半个塘面,白闪闪的……他不由得尖叫一声,便跌倒在地。经县公安局侦破、勘察,发现造成死鱼的直接原因,并非有人投毒,而是附近一家化工厂的下水道破裂,大量有毒物质流进了鱼塘。

  上海著名的苏州河,早已成了“臭河”、“黑河”,对此上海人也许习以为常了。然而,外国人则未必恭维。一日中午,在苏州河北岸的某工厂接待室,与日商洽谈联营事宜的谈判尚未结束,好客的主人使请日方谈判代表留在厂里吃顿便宴。不料,菜肴刚刚上桌,从南窗吹来阵阵恶臭。日商大惊,撂下筷子委婉地说:“此菜的味道好像与宾馆的不同。”说完,便以忘了与总公司联系汇报为借口,匆匆告辞。联营之事从此免谈。

  1994 年,国家环保局针对淮河、太湖地区乡镇企业小化肥、小造纸、小炼焦、小水泥等“十五小”企业严重污染河湖水质的问题,提出口号:“2000 年,让淮河、太湖水变清!”

  淮河何在?长江以北,最近处不过百余公里;淮河无干流出海口,主水流经洪泽湖、高邮湖自江苏扬中市汇入长江出海。太湖本身就是长江流域大湖,是苏、锡、常及上海、杭州等发达城市的重要水源湖。这一切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长江上、中、下游的环境状况。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离不开水。据专家估计,我国每年由于水污染而直接造成粮食减产 375 万吨,肉类减产 270 万吨,油料减产 44 万担,茶叶减产 300 万担,工农业损失 400 亿元以上!

  如此脆弱的生态环境,难道还能冒彻底丧失生存条件的风险,去追寻发达国家一个世纪前发展高污染、低附加值重工业的老路吗?

  如此恶劣的生态环境,又怎能引来严格挑剔环境的新技术产业呢?

  面对即将现完的新世纪,长江,你将“飞”向何方!

绿色潮起托龙腾

  三峡工程是本世纪内历史赐予长江的重要契机,正确把握这宝贵的契机,将有助于正徘徊于十字路口的长江发展形势,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坦途。

  从现在到三峡第一台机组发电,还有 6 年时间。这期间有两个观念需要人们达成共识。

  1. 加强环保宣传与环保教育力度,将一批具有科学作风和环保意识的社会骨干推上经济发展的一线。

  解决任何事物的关键因素都在于人。三峡工程的顺利实施之所以得到世人交口称誉,就是得益于拥有了一支懂技术、有科学作风的工程队伍。因此,任用有知识、懂技术、有环保意识的人才进入领导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各级重要岗位,将从根本上推动各项工作,向着有利于长江真正腾飞的方向进展。

  2. 制定并实施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峡水库建成后,廉价的电能与强大的航运必将是对国内外重工业投资者的巨大诱惑。

  如果制定政策有误或把握政策不严,享一时之快,形成了在长江中、上游大搞采矿、冶金、造纸,中、下游狂上化工、汽车、纺织等高污染项目的局面,必将是对长江生态环境的毁灭性打击!其结果,将使我们及我们的子孙在今后的几十年、数百年间,付出现在所得的千百倍代价,去重建长江生态系统。

  相反,如果制定出了具有灼识远见的科学政策并严格掌握,忍一时之痛,在充分利用长江流域各区段现有优势的基础上,采取发展具有长远效益的旅游、生态农林业、高科技(微电子、生物工程)、金融、房地产等低污染产业的措施;使用限制高污染的大型企业发展,引导其逐步转产改向;借鉴淮河的前车之鉴,严格禁止中小规模的高污染企业上马,建立长江上、中、下游流域间的生态补偿机制等政策;常抓不懈,使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形成“绿意吹遍江两岸”之良势,我们就能够很快地跟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潮流,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间的差距,引长江之龙腾空而起。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生态系统∶水∶河流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