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水污染∶河流 人民日报 (1997-11-24)

要么治理 要么关门
沿淮治污动真格


本报讯(记者 张善菊)

  离国务院规定的污水排放达标日期越近,沿淮治污的气氛越浓。记者沿淮河而行,看到各排污单位治污决心大,行动果断,治污工程被当作生命工程。

  抢眼的大牌子竖在安徽造纸厂大门口。厂房上也贴着“治污是生命工程”的标语,厂区的最里端,一座耗资 1200 万元的污水处理工程正紧锣密鼓地施工。这个厂是淮河干流上的排污大户,被国务院明令限期治理。作为一家有 5000 名职工的国有企业,曾有过昔日的辉煌,而今天面临的却是吃饭大事。现在,治污与吃饭摆在了同等位置。厂里把国务院的明码电报和从报纸上剪下来的治污文章散发下去,号召职工勒紧裤带,从每月的工资奖金里抽出钱来治污,不然,饭碗保不住。厂里用职工集来的钱和银行贷款上了污水处理工程。为了减轻总处理的压力,又把污染点源量化成指标分到车间、分厂和科室,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谁不达标,关谁的门。经过一番努力,厂长可以对记者拍胸,年底污水达标排放已经没有问题。

  “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全军覆没’”。江苏徐州鹰球制革集团总经理说这句话时,显然有点悲壮。徐州鹰球制革集团也是被国务院明令达标排放的重点企业,每天 2000 多吨污水直泻淮河。不是不想治污,只是企业已亏损 2000 多万元,工人一年多没领到工资。但在关键时刻,他们还是选择了治理。

  我们沿淮河从江苏徐州到安徽蚌埠、淮南、阜阳,一路下来,看到了许多家类似安徽造纸厂和徐州鹰球制革集团这样的企业。从中也得到一个启示,任何一项法规的出台,都会有人受益、有人受损,关键是个大局问题。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