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水污染∶河流 人民日报 (2001-01-04)

佛山南海广州三方合力整治水质污染
哪怕经济零增长也要汾江水变清


本报记者 李时平

  汾江,素有广东佛山的“母亲河”之称。曾几何时,这条河清澈见底,鹭飞鱼跃;十几年间,这条美丽清亮的“母亲河”就变得鱼虾绝迹、污秽不堪。两岸群众苦不堪言,三地沿岸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世纪之交,为了还汾江“本来面目”,广州、佛山、南海三地决定联手整治汾江的污染问题。汾江的污染情况到底怎样?三地如何合作治污?对此,记者近日进行了深入调查。

昔日横渡汾江 今天望河兴叹

  汾江全长约 25.5 公里,流经佛山市区、南海、广州三地。1999 年,沿岸佛山市区和南海 5 个区镇 GDP 达到 233 亿元;而同年两市排入佛山水道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量达 15122.4 万吨。据监测资料统计,汾江水质超过国家地表水 IV 类标准。

  2000 年 12 月 28 日,记者随有关领导一起考察了汾江河。我们从佛山沙口水闸启程,两小时后到达南海平洲港,整个航程不断目睹河水受污染的“惨痛”程度。位于佛山市郊的沙口闸的水质还算清澈,越往市区方向走,水越发乌黑,气味越难闻,漂浮垃圾也越多。沿岸的几十家企业,大多是针织漂染、皮革、造纸、电镀、陶瓷等“污染大户”,其中有一家纸业公司竟日排污水 6000 吨。

  广东省环保局副局长李伊惠说起她年少时来佛山汾江尚能畅游,而现在只能望“河”兴叹。记者看到,岸边一排排漂亮的居民别墅,与汾江里污浊的河水形成强烈的反差。船至南海平洲港,佛山水道污黑江水与平洲水道清澈江水在此交汇,再流向广州融入珠江水系,污染也因此危害着珠江水质和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

五年综合整治 现状喜忧参半

  早在 1995 年,佛山市政府发布汾江综合整治规划,拉开了综合整治的序幕。在综合整治 5 年多的时间里,佛山市、南海市共投入 10 亿元,将工业污染源达标工作与汾江综合整治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市区有 192 家企业投巨资完成了治污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几座新建、扩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也投入使用,对河道进行有计划的清淤扩容。目前,汾江污染的势头得到了基本控制,水质污染由整治前的重污染变为中污染。

  但佛山环保部门也不讳言,汾江污染还很严重,工业污染源的污染物入河总量虽然有所削减,但还是远远超过了汾江的环境容量。汾江 COD 的环境容量平均每日为 6.9 吨,但实际排入汾江的 COD 总量约为 21 吨,超过其环境容量的两倍。沿岸各城镇的城市污水处理率还很低,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汾江等等。汾江沿岸企业中纺织印染、造纸、制革等重污染企业所占比例较大,特别是未能建立一个上下联动、相互协调的联合整治机制,有些企业为追求短期效益,有污不治,偷排废水。

实现现代化之日 汾江水变清之时

  在世纪之交,汾江污染再一次引起佛山、南海、广州三地的重视。2000 年 11 月,由广东省环保局牵头,三地市政府领导协调小组正式成立,并委托中山大学开展联合整治规划的编制。

  2000 年 12 月 28 日,佛山市、南海市党政领导与数百名沿岸各级单位的负责人在实地视察汾江后聚集佛山市政府大礼堂。佛山市市长梁绍棠在会上向全市人民发出动员令:汾江河整治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佛山要用 6 年时间即把 2006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之日作为治理好汾江河之时。该市市委书记林浩坤更是大声疾呼:就是经济不发展、零增长,也要把污染源的企业关闭。

  海晏河清,升平盛世,是世人孜孜以求的梦想。但愿在不久的将来,让汾江河由黑变清的梦想能够成为现实。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水污染治理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