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水污染∶河流 农民日报 (1999-07-16)

“西海固”水何时变清


本报记者 刘刚

  在黄土高原有一有片贫瘠干旱、水土流失严重的土地,那就是人们常说的“西海固”,它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海原县和固原县的合称。这三个县均属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属固原地区管辖。

  近年来“西海固”地区为加快脱贫致富的速度并根据当地适宜马铃薯种植这一优势,先后建成全国最大的马铃薯淀粉生产基地,在国内享有“淀粉之王”美誉,销售网遍布全国各地。对于身处贫困山区的农民来说,这本应是脱贫致富的一大希望,谁知,土豆变成“金豆”,清水却变污流。

  经了解,淀粉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水,平均每生产一吨淀粉用水 30 多吨,其工艺废水中含大量可溶性蛋白。如果不经处理,在光化学作用下将迅速发酵变酸,成为污水。据环保部门对当地主要水源之一的夏寨水库段监测:COD(化学耗氧量)超过国家标准 265 — 376 倍,BOD(生化需氧量)超国家 377 — 464 倍,其它污染指标严重超标呈超五类水质。在夏寨水库边,农民王国玺指着臭气熏天的水库说:“过去没有淀粉厂时,我用水库的水浇小麦,每亩产量可达 700 — 800 斤。现在用污染了的水浇小麦,每亩减少 300 — 400 斤。”在他家的麦子地旁,我们看到一片片枯死的麦子。夏寨村农民段维国告诉记者:1997 年,他种了 2.3 亩胡麻,浇了水库的水以后不久就全都死了,从那以后周围再也没有人敢种胡麻了。更严重的是大量含有的可溶性蛋白水可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造成土地板结、耕种困难,使库区周围几千亩地以及葫芦下游上万亩地的农作物的产量受到影响。

  西吉县所在的固原地区环保局副局长乔守俊告诉我们:在固原地区所属的六个县中,一共有 34 个淀粉加工厂,300 多个乡、村以及个体兴办的小型淀粉加工作坊,所有企业均无污水处理设备。保守估计年排污量在 230 — 300 万立方米,占全地区年可利用蓄水量 3000 万立方米的 1/10。由于污水横流,在淀粉加工企业集中的地方形成了臭井、臭湖、臭河、臭村、臭城,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污染不仅使固原百姓蒙受重大损失,而且给下游以致黄河的水质造成污染。由于六盘山纵贯固原地区南北,是 6 条流入黄河的二级支流的源头地带。固原地区的污水将随着这 6 条河流被带入渭河,最终流入黄河。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水污染∶地下水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