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青年报 (2001-02-21)

滇池治污目标时限欲延后


本报记者 陈娉舒

  滇池是我国著名的高原湖泊,但也是环境污染的“重灾区”,是全国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中最难治理的湖泊。

  1998 年国务院批准的《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 2010 年规划》中明确了滇池治理的目标:2000 年底,滇池草海水质达到 5 类,外海水质达到或接近 3 类;2010 年底,滇池草海达到 4 类,外海水质达到 3 类,恢复滇池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规划》一直是指导治理滇池的权威性文件。

  近日,记者在云南听到了一种越来越强烈的声音:“《规划》有必要重新修订,推迟目标实现期限!”这种声音已不单单停留在学术呼吁的层面上,据省级官员透露,相关报告不日将上报中央,申请修改《规划》。

  消息传出,不少多年关注着滇池的环保人士长出一口气:“早该如此!”

  一份来自云南权威部门的调查报告翔实地道出滇池的“理想与现实”。

  位于昆明下游的滇池,是昆明的“母亲湖”,但同时又是“惟一的泔水缸”,所有生活及工业废水最终都汇入滇池。按《规划》,2000 年昆明城市污水处理率应达到 80%。但时限虽到,已建的 4 个污水处理厂因“清污未分流”,全年平均污水处理率仅为 30.3%。此外,《规划》近期目标中的森林覆盖率,滇池流域面山地区应为 35% 也未达标。

  更为重要的是,在《规划》确定的入湖污染总量控制和水质各项指标中,除高锰酸钾指数一项基本达标外,其他各项均未达标;尤其在草海,总磷、总氮均高居目标值的 5 倍以上。滇池水质现状——草海为劣 5 类,外海为 5 类,富营养化仍十分严重。

  《规划》制定的近期目标,几近全面搁浅。而此时,人们已往这“一潭死水”中整整投入了 36.5 亿人民币!

  随之而来的是滇池治理的“长期性、复杂性、综合性”前所未有地“浮出水面”。眼下,当地众多官员在不同场合中均坦承:当初做《规划》时,对滇池治理难度估计不足;同时出于争取国家能够批准立项的迫切心情,目标定得偏高,从而造成达标未果。

  随之,人们产生疑问:“这是治理不力的托辞吗?”

  对此,当地官员并未回避,老百姓完全有理由质问——30 几个亿花了,滇池水何时见清?主管环保的副省长陈勋儒说:“面对方方面面质询的目光,我们更是心急如焚。”

  分析表明,滇池水质恶化的表象是蓝藻繁生和爆发,而根源是水中总磷和总氮含量过高,同时滇池本身缺乏外来水源,水体更换缓慢——相当于每 4 年才能换一次水,自净能力极低,水质因此极度富营养化。这种富营养化,正是几十年来流域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面源污染及工业污染物、城镇生活污水的超负荷排放,大大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破坏了生态系统的恶果。

  按照国内外湖泊治理的经验,一般湖泊治理至少需要 10—20 年才可能取得较明显的效果。例如,日本琵琶湖经过 25 年的治理,投资近 185 亿美元,才基本控制住水质和湖泊富营养化继续恶化的趋势,水质才接近三类标准。此外,全球至今尚未有湖泊水质恶化后完全恢复的实例。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对照如此残酷的规律,病入膏肓的滇池无法幸免。全面启动滇池治污的 7 年来,滇池治理从未停止过一天。有关治理的思路、技术、体制……方方面面的讨论、投入、项目更是不胜枚举,但滇池湖水浊臭依旧。即便到 2010 年,大动干戈为滇池治“病”,也才到第 17 个年头。届时,滇池的水质能到哪一步?

  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官员呼吁重新审视滇池治理。对前阶段治理,应分列专题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实事求是地对成功和不足做出分析。云南省的领导同志说:“修编《规划》正是对滇池治理难度的重新认识,也是我们治污路上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一次工作修正。”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水污染∶湖泊/水库
环境保护∶政府行为
生态系统∶水∶湖泊/水库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