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京日报 (2000-12-17)

淮河之水何日清


据新华社北京 12 月 16 日电(新华社记者 陈先发 包永辉 周剑虹)

  12 月 5 日,淮河沿岸的安徽省五河县天井湖区,上游的污水使老张村农民张宜好养的 3000 多公斤鱼死了个精光。张宜好指着自己承包的 10 亩鱼塘痛苦地说:“污水不仅使我一年的辛苦打了水漂,而且还欠下了一屁股债。”

  据不完全统计,仅湖区所辖的武桥镇就有 1.7 万多亩水面被“染黑”,死鱼 120 万公斤,325 户“靠水吃水”的渔农损失了 600 多万元。

  这时,距国务院提出的“淮河水要在 2000 年年底变清”的目标相差不到一个月。

  为了弄清作为我国第一个按流域进行水污染综合治理的淮河治污情况,记者最近沿河做了明查暗访。

  淮河流经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四省,流域面积 26 万平方公里。在全国 7 大水系里,淮河流域被列入“九五”期间水污染防治的重点。1995 年 8 月国务院颁布了我国第一部流域性法规——《淮河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同年 9 月,国务院要求 1996 年 6 月 30 日之前,关停淮河流域所有 5000 吨以下的小造纸企业,此后又有 3580 多家污染严重的小制革、小化工等“十五小”企业被关停;1998 年 1 月 1 日国家有关部门实施对限期没有完成治理的污染企业进行统一关停的“零点行动”。

  淮河水变清的标准是:干流达到可适用于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和游泳区的三类水标准,主要支流达到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人体非接触性娱乐用水的四类水标准。

  但是,水利部淮河委员会提供的今年 1 至 11 月数据是:流域豫皖苏鲁四省省界处水质劣于五类的比例高达 53%,这类水连工业用水的资格都没有,基本失去了使用功能;达到干、支流治污规划目标的比例仅为 34%。在天井湖区,记者看到受污染的水域长达七、八公里,异臭扑鼻,大量死鱼漂浮。经调查得知这次污染主要来源于泗县的化肥厂、酒厂及生活污水。

  据记者了解,淮河支流、发源于河南省的沱河、浍河今年两次开闸放污水,使下游的安徽省渔民受损 1200 多万元;徐州市向奎河排放污水,致使下游 40 万居民饮用水短缺、地下水受污,每年损失上亿元。淮河江苏段今年有 160 多万亩土地、40 万亩水面因污染严重减产,直接经济损失在 2 亿元以上。更严重的是有 240 万人的饮用水源受污染,这些地区群众癌症及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地区。

  最严重的污染死亡事故发生在今年 5 月。安徽省阜阳市七里沟出口处,工业污水和生活废水长期积累发酵后,在闷热天气里形成硫化氰毒雾,造成取水农民 6 死 4 伤的惨剧。

  记者在淮河最大支流沙颍河的控制工程——安徽省颍上闸边,看到的是一幅触目惊心的画面:黑褐色的河水翻滚出令人掩鼻的臭味,白色的泡沫在河面有近半尺厚。颍上县城关镇新河村农民管国祥告诉记者,自古淮上有民谣叫“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就在十多年前河里还是鱼虾蹦跳,河面都是渔船,渴了就捧一口水喝。而如今,河内甭说鱼了,就连田螺、河蚌也活不了。污染最重时,用河水浇地,庄稼很快苗枯叶萎地烂掉。他说:“现在看到的是今年最好的河水了,污染最厉害时水像黑油一样,一走近就叫人作呕。”

  记者在采访时从一些专家那里了解到,影响治污的最主要原因是地方保护主义。

  江苏省盱眙县王店乡环球化工厂主要生产毒性很强的硝基苯氨。这个厂把有害废水存放在一个大坑里,一逢大雨就向外排放。今年 6 月 3 日、6 月 24 日,这个厂的废水两次侵入下游安徽省天长市境内的时湾水库,毒死渔民 2 万多公斤鱼。今年 8 月 8 日安徽、江苏两省有关部门召开协调会,责令这个厂停产治污,工程完成后须经两省有关部门一起验收。“红头文件”刚下,饱受污染之苦的渔民兴奋劲还没消退,10 月 26 日来自这个厂的污水再一次毒死了 2 万多公斤鱼。

  影响淮河治污的另一只“拦路虎”是资金短缺。阜阳市环保局副局长王玉峰说:全市重点污染企业已大都实现废水达标排放,但占社会污染总量 70% 以上的全市 800 多万城乡居民生活污水没经过任何处理,都是直接排放。按规划今年年底前应建成 5 家城市污水处理厂,但因资金短缺至今一家都没运行。按规划,2000 年年底前,全流域要建成运行 54 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削减污染负荷 60%。但到目前,仅建成两座,有 10 余座根本没有动工,在建的多数工程也进展缓慢。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水污染∶湖泊/水库
生态系统∶水∶湖泊/水库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