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废弃物治理 中国环境报 (2001-10-29)

塑料耗费资源和不环保的特性,使它戴上了“白色污染”、“文明杀手”的帽子。
在环保呼声日渐高涨的今天,中国塑料工业也面临着一次考验。
塑料工业:危机与希望


本报记者 李良

  中国塑料工业伴随着中国石油工业一起起步于上个世纪中叶。经过几十年的迅猛发展,目前我国已经跻身于世界五大塑料工业国,其中合成树脂产量列第五位,塑料制品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我们的生产生活对塑料制品的依赖性与日俱增。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正在迅速成为一次能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的消耗大国。据专家估计,到 2050 年,我国一次能源中石油、天然气的比重将从目前的 25% 提高到 50%,我国将成为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此时我们还能拿出多少石油和天然气来生产塑料呢?

  众所周知,塑料是石油工业最重要的深加工产品之一。而据权威人士估算,按现在的开发和消耗速度,大约再有 70 年全球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将基本枯竭。没有石油、天然气,塑料工业似乎成了无米之炊?而我们今天的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经离不开塑料了。

  塑料工业面临的第二个矛盾就是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大量的塑料制品在使用后被抛弃,尤其是一次性用品,它们缺乏回收利用价值,又不易被环境自然降解,经过几十年的堆积,已经引发了严重的“白色公害”。据统计,全球每年约产生 1.7 亿吨塑料垃圾,其中三分之一以上被遗弃在环境中。美国、日本、德国、荷兰等一些发达国家早在上个世纪末就发布了一系列的法规,限制一些塑料制品的生产使用和回收。我国有 12 亿人口,即使每人每天仅丢弃一个 5 克重的塑料袋,全国每天就将产生 6000 吨塑料垃圾。据统计,2000 年我国塑料包装产量约 350 万吨,约产生塑料垃圾 150 万吨,加上农用塑料地膜及其它一次性生活用品,总共可产生塑料垃圾 280 万吨。我国可覆盖地膜的面积约为 5 亿亩,目前已覆盖 1.5 亿亩,加上育苗钵、保鲜膜等,总消耗量达 100 万吨,这类物品几乎全部遗弃在环境中,此外,其它一次性日用塑料杂品和部分医疗消耗品等也有约 100 万吨。据此计算,全国总共可产生 350 万吨塑料垃圾。其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是巨大的。1998 年葛洲坝电站曾因白色垃圾堆积迫使发电机组停产 57 台次,减少发电 3800 多千瓦时,经济损失近千万元。我国政府从 1998 年开始大规模地向“白色污染”宣战,杭州、大连、广州、福州、厦门、哈尔滨、武汉等十几个城市率先出台了对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袋、塑料餐具的禁令。国家经贸委去年第 6 号令也将一次性发泡餐具封杀在新世纪到来之前。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 37 个城市发出了“禁白”令。专家分析,随着我国加入 WTO 的进程,对一次性塑料的淘汰步伐也将大大加快。由此,我国传统的塑料工业无疑将面临着空前的考验。

  进入 21 世纪,传统的塑料工业究竟应当如何改造?一些人士曾呼吁对塑料工业限制发展,也一度成为一些国家的做法。但更多的人是在寻找塑料的替代品。早在 1972 年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后,西方一些国家就开设了可降解塑料的研究开发。我国自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开展这项工作,目前已跻身国际降解塑料特别是低成本一次性降解塑料研究开发的先进行列。目前我国从事降解塑料研究开发的企业有一百多家,较具规模和代表性的有天津丹海股份有限公司、吉林金鹰实业有限公司、南京苏石降解树脂有限公司、深圳绿维塑料有限公司等几家。较具代表性的技术是变性淀粉生物降解技术,其产品中淀粉和生物降解成分可达到 50%~80%,其制品成本大大低于传统的塑料产品,一般在自然环境中 90~180 天可分解。被广泛应用后,从而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白色污染”,还可以大大减少对宝贵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的耗费,并且其降解后的成分还会产生大量的含碳腐殖质,十分有利于堆肥处理,实现了无害化和资源化。目前我国部分企业的产品已经进入了日本、台湾、韩国、泰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受到普遍欢迎。以天津丹海公司为例,其开发的产品已达 7 大类,如各种工业、民用包装膜,农用地膜,妇女卫生巾、婴儿尿库(布),发泡填充物、沙滩鞋、玩具、餐盒、托盘等,几乎囊括了人们日常使用的所有塑料用品。目前该公司正着手开发生产诸如一次性可降解非织造布、纳米降解材料等第二代、第三代产品,为我国 21 世纪的塑料工业闯出了一条新路。目前,降解塑料工业已经成为我国一大批塑料老工业技改的首选目标,中国降解塑料协会将于 11 月正式成立,这些都标志着我国降解塑料已经开始形成气候,在中国市场经济的舞台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市场前景究竟有多大呢?理论上讲它最终将全部取代现有的传统塑料市场。目前世界人均年消耗塑料 27 公斤(中国人均仅 13 公斤),其中发达国家高达 100 公斤以上。专家预测本世纪降解塑料的需求比重将达到塑料材料总需求量的 10%,并以每年 10% 的速率递增。如以 2010 年世界塑料总需求 2 亿吨计算,降解塑料需求将达到 2000 万吨。若有国家政策支持,中国国内市场仅包装业和地膜、餐具等需求就超过 300 万吨。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然而,据一些有识之士分析,除了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外,降解塑料行业本身应注意和解决几个问题:一是应尽快建立自己的行业标准(包括生产标准和产品标准)和行业管理体系,有计划地开展相关的研讨,以开发出更符合市场需求和国际环保要求的新产品;据了解,目前国内仅有天津丹海等少数几家公司通过了 ISO14000 体系、ISO9000 体系的认证并获得国家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大部分企业开发的产品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其环保性和可替代性还有待时间检验。二是行业内的打假。这虽然也是一个带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但从行业内部的规范管理和监督也十分重要,否则,一旦大批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必将给整个降解塑料行业的生存发展带来致命打击。

  中国是一个塑料大国,中国也必将成为降解塑料的生产大国。今年我国将加入 WTO,降解塑料行业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机遇和挑战,冷静分析,从容面对已是老总们的当务之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