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废弃物治理∶处置与治理 法制日报 (1999-07-06)

城市生活垃圾出路何在


  有资料显示,我国城市人均垃圾年产量达至 440 公斤,1996 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已达 l 亿吨,而且每年以 8%-10% 的速度增长。预计到 2000 年,我国生活垃圾年产量将达到 1.5 亿吨。长期以来,我国绝大部分城市采用露天堆放、自然填沟和填坑的方式消纳城市垃圾,对土壤、地下水、大气等均造成现实的影响和潜在的危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到 20%。目前,全国历年堆存的生活垃圾量已达六十多亿吨,侵占土地面积达五亿多平方米,全国有二百多座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与此同时,全国每年固体废物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可利用而未充分利用的废物资源价值约达 300 亿元人民币。

  站在世纪门槛的我们摹然环顾四周,惊呼于自己正生活在垃圾构建的“围城”之中,这怎能不使我们汗颜!为生活垃圾寻找出路,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声音已振聋发聩地回荡在世纪末的天空。

   

  科技之出路

  我们对这样的场景很熟悉:分散在大街小巷的垃圾收集箱经常矗立在一堆堆被拒之门外“的垃圾中,到了夏天,这一只只垃圾箱又成了蚊蝇的乐园。当满载垃圾、封闭性极差的垃圾清运卡车驶过身边 , 人们掩鼻避之不及。无污染的现代清运方式离我们有多远?1995 年,国内第一座压缩式生活垃圾处理站在上海诞生。小区保洁员上门收集居民生活垃圾运抵这里的收集站,由压缩机将松散待装的垃圾在密封状态下压缩 2 倍—— 4 倍后,装人大容量的封闭式集装箱。类似这样半径约为 0.5 公里的小型压缩式生活垃圾处理站能替代 40 个普通的垃圾房。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目前急需开展城市垃圾收运、处理的工程技术研究,重点开发垃圾最少量化和回收利用的新技术以及装备研究,以科技为先导,建立国家资源化产业示范区。同时,还应加快引进和消化国际上成熟的垃圾收运设备及技术,如适应高层住宅和高层办公搂的配套收集设备等等。有专家说,垃圾是地球上惟一增长的资源,也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我们也常说要“变废为宝”。但是,如果没有各种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应用技术,垃圾还是垃圾,从来也不会自动地成为“宝”。80 年代以来,我国垃圾生产能源和回收再利用技术得到迅速发展。1 吨废玻璃经机械化工艺处理后可生产出 2 万只啤酒瓶或相当于 1 个篮球场面积的窗玻璃;废塑料经回收利用后,可以变成原油,再从中提炼出柴油、汽油;约占城市生活垃圾总量 65% - 70% 的厨余、果皮垃圾则可动用生化技术和专门的机器“吃进”,利用微生物发酵原理,在 24 小时内就可将垃圾就地变成颗粒型或粉状的肥料或饲料,供公共绿地使用或供市民家庭养花。

  垃圾中可利用部分成为循环再生资源后,剩下的废物如何最终处置?怎样防止二次污染,让垃圾寿终正寝、安静无害地进入“坟墓”?这些问题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先进工艺的采用而逐步得到解答。

  近年来,我国为适应垃圾减量化诞生、无害化终极的趋势,开发了不少新技术。如各种以淀粉为主料的可降解塑料薄膜,芦苇、稻谷壳,农作物秸秆等做成的一次性饭盒和杯子等等。但这些“绿色”材料真正“飞人寻常百姓家”的并不多。据有关人士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一些技术不够成熟,产品成本较高有关。以快餐盒为例,一个泡沫塑料快餐盒成本仅有几分钱,而“绿色”快餐盒成本大约 5 角钱。再如可降解淀粉塑料袋,只要存放时间稍长,还未售出就自行降解了,一袋鸡蛋拎起来没走几步就可能跌破在路上。清华大学环境系的聂永丰教授强调,一项技术的发展应起到提高经济效益、方便群众生活的作用,否则它将不被接受。包装材料和技术使得商品的安全系数降低,保质期缩短,在进入消费阶段之前就损坏、变质,那无疑是增加垃圾、加大资源的消耗。

  而关于垃圾循环再利用的一些比较成熟的技术,推广起来也可谓举步维艰。某企业虽拥有废塑料油化技术专利,但由于目前垃圾仍以混合收集为主,每年 6 万吨废塑料的来源让人头疼。废电池、废玻璃的来源问题也成了它们被再生利用的“拦路虎”。与此捉襟见肘之窘状形成令人痛心的对比的是,每天,混杂着大量可回收利用物资的生活垃圾源源不断地被送去填埋、焚烧。

  有关专家认为,目前国内垃圾收集运输方式,没能实现分类收集、分类运输,而不进行分类,就是有再好的技术,也很难进行资源利用。最终只能做消极处理,填埋或焚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目标已成共识。各种垃圾应用技术、综合技术集成,自始至终陪伴着生活垃圾走完“一生”。但技术手段是不能单独成立的,我国自 70 年代以来开发了许多垃圾处理的技术,但真正得到推广利用的并不多,除了与技术本身的成熟度有关外,财力的限制、政策的支持、观念的转变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

   

  管理之出路

  有关学者认为,从全球范围看,对环境产业和市场影响最大的单一因素莫过于立法。

  我国自 80 年代开始,全国人大、国务院相关部委制定了大量环境卫生管理专业法律、法规、规章,各级地方人大及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应该说,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法规框架体系,但具体条文规范尚不够全面、可操作性较差。应尽快制定一些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上海市环境卫生管理局政策法规处的范克武如是说。他认为,我们应以法规的形式确立生活垃圾管理源头的地位,使资源化利用工作一开始就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如制定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管理办法,分类收集的费用分配方式以及违法处罚条款;可再生利用生活垃圾的强制和义务回收制度以及限制过度包装等。

  近年来城市生活垃圾的增加很大一部分来自废弃包装物的增加。对此,国外许多国家均制定专门的法律条文进行限制,并提出“零包装”的概念。“零包装”不是不要包装,而是简化、减少包装,同时使用可利用、可降解的包装材料。有关专家指出,根据国外一些相关管理经验和我国的现状,制定包装管理办法已势在必行。比如,调整税收政策来提倡简装,限制过度包装。另外,应通过“产品责任”立法等措施强化企业的环保意识,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德国的《循环经济和垃圾管理法》中关于“产品责任”的规定就是很好的借鉴:谁生产了产品,并将其销售至用户,谁就要对该产品从生产直至使用结束后作为垃圾最终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从而引导产品的生产者在设计产品时就考虑到尽可能少地产生不必要的垃圾,最终垃圾要易于采用对环境友善的方式进行处理。

  在采访中,笔者了解到,上海不少回收物资加工企业或处境艰难或关停并转,除没有可靠的废品来源外,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也让他们步履艰难。某废玻璃回收利用加工厂,废品来源主要是民工从市郊临时堆场各类垃圾中拣出运回的废玻璃,其中还掺合着许多金属、纸屑等其它成分。长途来回倒运和人工分拣成本较高,加工出来的再生玻璃原料的质量又得不到保证,再加上税收优惠政策没有落实,要交纳 17% 的增值税、33% 的所得税以及其它税收、社会性费用等,该厂多年来只能苦苦挣扎,没有资金积累用于设备更新和企业发展。

  上海市废弃物管理处的丁灵童处长指出,治理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应体现经济利益和经济责任,通过切肤之利或痛来达到管理的目的。对资源再生和综合利用企业以及使用再生品的工商企业应鼓励扶持,给予低息贷款、补贴制度、财税优惠等政策。同时对垃圾要采取收费制度、押金制度等经济手段,依靠经济杠杆促使人们自觉地减少垃圾的产生量。从国内外实施生活垃圾收费制度的城市的经验来看,如果收费标准恰当,收费方式有效,不仅刺激结果是明显的,也能部分解决垃圾处置的资金来源。美国西雅图市规定:每月每户清运 4 桶垃圾,缴纳 13.25 美元,另外每增加一桶加收 9 美元。此项措施一出,垃圾量减少了 25% 以上。我国现实和潜在的环境问题为环卫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技术的进步,政策法规的完善、观念的转变,这些都将促使环卫产业成为 21 世纪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而目前的问题在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环卫作业模式过多地依靠政府,使得投资渠道窄,公众参与度低,运营市场化程度不高。机制不活,限制了环卫产业的发展。

  科技部部长朱丽兰指出,发达国家由于具备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因而其垃圾处理管理体系也比较合理完善。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融资,建成后由企业进行运营,政府只须通过税收或垃圾处理收费保证建设投资的回收和企业的运营收入。市场机制直接贯穿垃圾收运。处理和再生利用的全过程。而我国现行的垃圾管理体制总体上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集中表现在:政府集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为一体,同市场经济脱节,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缺乏完善的垃圾处理市场运行机制 , 包括投资机制和价格机制以及相应的政策支持,直接影响了垃圾处理事业的发展。

  要改变目前生活垃圾清运、处理几乎由政府包揽的局面,就应以市场为导向,鼓励兴办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利用的专业化公司。同时,环卫市场应向社会开放,垃圾处理由政府补贴变为各企业共同参与,甚至可以吸引外资的投入,采取政府投资、多元励资、政策调节、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的思路。据报载,成立于 1997 年底的“新红欣”是北京市第一家回收和清运垃圾的保洁公司。最初单人单骑运垃圾的“运作”曾让他们“扛不住”了,而今,由于获得了资金、技术、政策、舆论的支持,再加上不断加强的开发市场的意识,目前公司综合环保业务已覆盖垃圾源头分类、社区收集和垃圾处理再利用的全过程。“新红欣”曲折艰难的创业经历值得我们深思。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今年 3 月颁布的《环境保护设施运营资质认可管理办法》( 试行 ) 无疑规范、推进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社会化、市场化、企业化、专业化的进程。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司长尹改指出,依照该办法,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可实行两权分离,即设施建设权与设施运营权分离,由政府投资建设设施,并将设施委托给专业化的运营公司负责运营,实行社会化的有偿服务。在有条件的地区,可实行建设权与运营权结合的方式,由专业化的治理公司自己投资建设设施,自己负责设施的运营。

   

  观念之出路

  生活垃圾的直接制造者是我们每一个人。那么,如何减少它、收集它,利用它有赖于我们每个人的观念、意识,习惯和行动。

  现代垃圾处理的认识和理念上一个本质的飞跃就是实现了垃圾处理线形模式到循环模式观念的转变。以前只要能把垃圾无害化处理掉就实现了目标。而如今,发展循环经济,将垃圾二次资源利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方向。

  那么,如何真正地实现垃圾的循环利用呢 7 专家认为:任何废物混在一起,只能作为垃圾处理,如果能把它们分开,任何东西都将有被利用的可能。垃圾的分类收集是资源化综合利用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两三年前,有些城市就引入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概念,但效果不尽人意。除了大多数中国老百姓还不习惯在家中摆上两三个垃圾桶,约束自己顺手把垃圾混扔在一起的自然行为的因素外,据了解,问题还出在缺乏垃圾分类的后续配套处理能力上。

  1996 年底,北京西诚区一个普通的居民大杂院里,几位大妈张罗在大院里摘起了垃圾分类。然而,收集好的废塑料送到哪儿去难到了大妈们。她们找了几个郊区的炼油厂来收,由于废塑料量不多,从郊区来车拉,成本太高,都没持久。眼看着废塑料在仓库里都堆出了味儿,仍找不着下家。

  专家认为,只有具备相应的废品收购网点、分类运输车、以城市垃圾作资源的分类处理加工厂及分类处理加工技术等。垃圾分类才能真正有效持久地推行。

  在目前全面开展垃圾分类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不少城市开展的废电池、废玻璃、废塑料专项分类回收热火朝天。这些专项回收一方面是在作推进垃圾分类进程中的试点工作,另一方面是培养市民垃圾分类的意识、习惯和氛围。上海市环卫局为此投资近百万元研制了多媒体宣传车,巡回播放垃圾分类收集的具体示范操作。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个人都希*自己生活的社区清洁整齐、鸟语花香,这需要足够的环卫设施清运处理生活垃圾。然而,却很少有人愿意让这些设施靠近自己。上海市环卫局高级工程师何群凤女士苦笑着喟叹道:“选址难啊!从小型垃圾收集箱到大型垃圾中转站、卫生填埋场、焚烧场的选址都很难。不仅居民有意见,而且从居委会、街道到区里、市里有关部门都想让它们离自己远点儿。谁想把干净的‘代价’让别人承担。”

  对于种种的不理解,何工承认,目前由于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不足,环卫设施对环境的影响确实存在,如交通、噪音、密封不理想等问题,但污染并不算大。更何况环卫也是环境污染治理的一个部门,环卫设施最直接的受益者是每个人。只有全社会都积极地配合推进,我们的生存环境才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某电台节目主持人林先生是个有点儿“另类”的人。当周围的人都在尽情地享用着塑料快餐盒、方便筷、一次性杯子所带来的“方便”时,他却不厌其烦地随时带着他的饭盒、勺子和搪瓷杯。对于别人的好心相劝,他的解释是:“现代生活各种方便已经很多很多,有时,麻烦一下自己是件有意思的事儿。”

  道理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只是,我们不太情愿给自己找“麻烦”,甚至仅仅是“不习惯”。然而,你可曾想到,由于你不习惯把垃圾分类,由于你使用的泡沫塑料盒、一次性筷子、杯子,由于你随手乱扔的废电池、旧灯管、包装物……你的小区、你的城市、你的地球终有一天会因此而遭遇巨大的“麻烦”!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城市发展与规划∶城市废弃物∶城市固体废弃物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