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城市发展与规划 人民日报 (2004-11-08)

文明新风满渝北
——重庆市渝北区创建文明城区纪实(上)


本报记者 石国胜 崔佳


重庆市渝北城区一角。许可摄

  山城重庆北部,有座美丽的新城:树林碧绿,湖水清澈,鲜花绽放,楼宇林立……如诗如画的湖光山色与巧夺天工的人文景观完美统一,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城市与人的和谐!

  这里,就是重庆的北部窗口城区——渝北区。进入新的发展时代,渝北区正通过创建文明城区活动,实现推进城市化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同步,改善市民生活质量与提高市民素质同步,建设文明城区与造就文明渝北人同步!

山水城区 温馨家园

  历史,铭记着渝北文明创建的艰辛历程与坚定步伐!

  渝北区前身是重庆市江北县。“好个江北县,停水又停电,走路怕崴脚,打个电话老占线”,这是老百姓对昔日江北县城区的形象描述。上世纪 80 年代的江北县城区,道路狭窄、房屋破烂,市政设施简陋,城镇功能不全,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污水横流。由于很多指标列重庆市倒数第一,当时的江北县被戏称为“江老幺”。

  要创建文明城区,就必须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入手,为市民营造一个洁净、温馨的人居环境。

  整治双龙湖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双龙湖是点缀在渝北城区的一颗明珠,由于管理不善、开发不当,湖水水质变坏变臭,为此,沿湖居民联名给区领导写信提意见。尽管彻底治理需要 2000 万元资金,区委区政府认为,为了群众有个洁净的环境,值得!果断采取一次性换水、湖泥就地填埋固化、种植护土植被等治理措施,双龙湖恢复了她清澈美丽的原貌,重新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好去处。

  从 1987 年开始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开始,渝北区先后投入 50 亿元资金,对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市场秩序、环境卫生、园林绿化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整治,彻底改变了老百姓反映强烈的城区脏、乱、差面貌。

  不单如此,渝北区还把推进城市化与服务市民、方便市民联系起来,把最好的地用于文化体育和市民休闲设施建设:新建设的渝北广场宽敞优美;占地 80 余亩的空港广场,成为独具特色的休闲文化广场;碧津公园,伴着粼粼湖水、依依垂柳、点点鲜花,烘托出南国都市的神韵;巴渝民俗文化村古朴秀美,展现出巴渝文化的深厚底蕴。近年来,渝北城区先后建成公园、游园、绿化广场 14 个。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也是人居家园,创建温馨的生活家园是文明创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双湖路社区,专门为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设立的“托老所”,让老年人拥有了自己的生活空间,过上幸福的晚年;在龙昌街社区,“社区服务随身袋”给每家每户发放宣传资料、提供生活建议、发布社区信息,把真情传到了千家万户……在渝北,像这样的社区遍地开花,切切实实地让市民感觉到了温馨与真情。

  有一组喜人的数字:从 1987 年开始创省级卫生县城以来,经过 18 年的文明创建,渝北城区面积由原来的 0.5 平方公里拓展到了现在的 30 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 1 万余人增加到近 34 万人,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100%,绿化覆盖率达到 40%,城区绿地率每年以 0.5% 的速度递增。

  一个“水在城中、城在园中、房在绿中、人在景中”的新渝北正展现在世人面前。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尽情地享受着灿烂的阳光和洁净的空气,享受着文明创建带来的温馨与舒适!

诚信政府 阳光政务

  诚信,是城市文明的基石。在渝北,“诚信”是干部群众的热门话题,“打造信用渝北,建设诚信政府”已经不仅仅是口号,也是人们的行为准则。

  2002 年 9 月,木耳镇的贺素碧老人在清理丈夫的遗物时,偶然发现丈夫于 1958 年在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江北县支公司购买的保险收据。看着这发黄的单据,贺老太太对兑现几乎未抱希望。“岁月更迭,对客户的承诺不能更迭!”得知这一情况,现在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渝北支公司立场明确。两个月后,贺素碧老人高高兴兴地领到了 266.37 元保金和 1000 元奖金。

  双龙大道在渝北主城区很有名,不是因为它的繁华,而是因为它的另一个名称——“诚信一条街”。走在这条街道上,走进街旁的每一家商铺,都能感受到“诚信”的氛围。“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已经成为这条街上商家们的自觉行为。

  为塑造“诚信政府、诚信社会、诚信企业和诚信市民”,渝北高招迭出。区政府机关提出“创文明机关,做满意公务员”,企业提出“信用求发展,质量求市场”,中介组织提出“诚信经营,依法服务”……此外,全区还在 20 多个窗口单位开展了评选“诚信文明先进单位”、“诚信文明示范单位”、“诚信个体工商户”、“山城百店无假货渝北示范店”等系列活动,树立诚实守信的典型。工商、税务、银行和行政管理部门对所辖单位,都建立了信用记录档案,推行信用管理机制,确定诚实守信是评选文明单位最基本的条件。

  诚信渝北,与“阳光”同行。“阳光政务”、“阳光市场”、“阳光人事”、“阳光监督”……一项项阳光工程,让政府行为透明了,形象变好了,在老百姓和投资者心中的可信度也提高了。

  一个单位一枚公章,这是常识;可在渝北,一个单位却有两枚公章,这是创新。过去,政府行政审批大厅接到办件,承办部门往往要数天甚至一个星期才回单位盖一次公章,被群众戏称为“传达室”。为了便民,“双章制”应运而生。如今进入行政审批大厅的 23 个部门分别拥有两枚同等效力的公章,一枚单位内部使用,一枚专属行政审批大厅使用。这项从 2003 年 5 月开始推行的改革,为群众带来了便利,节省了时间。

  “政府决策是否合理,必须以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标准。政府应当有这种决心和魄力,把工作置于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区长吴亚这样阐述正在全区推行的“社会评议政府工作”。正是这项制度,让政府机关工作作风焕然一新。

  “生活在渝北,发展在渝北,我们感觉很安心,也有信心在这里继续投资发展”,“诚信政府”和“阳光政务”,让许多前来渝北发展的投资者看到了希望。

人文氛围 健康生活

  如果说经济是城市的肌体,那么文化就是城市的灵魂。渝北区委、区政府对此有清醒的认识:社会主义事业要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必须用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先进文化去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渝北,正在用文化铸造城市之魂!

  开展文化活动,场地是基础。渝北在经济开发和城市建设中,用文化的眼光来经营城市,使城市的发展,更加有文化品位。大礼堂、文化馆、体育馆、图书馆、文化广场、文化长廊、展览馆、雕塑群……文化场所在城市文明创建过程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以“送文化下乡”和“送文化进城”为内容的“文化双送”是渝北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渝北区文体局组织城里的文化送到农村,组织一批街镇把乡土气息浓厚的民歌民舞为主的特色文化带到城区,展示乡土文化。“春歌如潮”、“仲夏之夜”、“相约金秋”、“情暖冬韵”、“唱响四季歌”活动使得如今的渝北好歌连绵,好舞不断,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演出,周周有活动,天天有舞会。

  广场文化活动是渝北群众文化的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每个清晨或傍晚,成百上千的市民聚集广场,腰鼓队、舞蹈队、民乐队、龙狮队、国际标准舞队,各显身手,一展英姿。

  巴渝民俗文化节、特色文化展演展示、民风民俗文化演唱会、千人健身展演……渝北的群体文化活动高潮迭起;“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武术之乡”、“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殊荣纷至沓来,文化名声远播;农村有“农村书屋”、社区有“文化茶园”,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融入热火朝天的日常生活之中,人们在健康身心、感受生活的同时,也陶冶了情操,沐浴了文化,提升了文明。

  渝北的文明城区创建,何以能这么多年持续健康地开展?渝北区委书记刘光全解释,“我们在文明创建过程中,始终坚持为民创建、创建为民,老百姓真正从中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变化,文明创建变成了群众自发的要求。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文明创建就有了不竭的动力和源泉!”事实上,不光是老年人,现在的渝北人,已经彻底告别了那种以看电视和打牌为主要内容的休闲生活。休闲有文化、娱乐有品位的健康生活成了他们的自觉追求。生活方式健康了,人的精气神也就上来了!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