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城市发展与规划∶城市绿化与环境 北京日报 (2004-06-28)

克隆“水草”改善河道
140 种水生植物保护昆玉河生态


本报讯(记者 唐开文,通讯员 郑秋丽)

  蓄通体是宝、水葱吸收酚类、野慈菇去氮、水葫芦净化水质、浮萍降解重金属……本市水生植物培育基地培育的首批“水草”日前率先运用于京城水系昆玉河段生态治理中。基地可培养适合北京地区生长的水生植物 140 多种,目前有苗木 12 万株。

  本市水生植物由生长在水体浅水区和周围滩地上的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组成,俗称“水草”。

  基地位于通县永乐店,是本市第一个水生植物培育基地。据基地负责人介绍,水生植物有重要的生态恢复功能,水草茂盛则水质清澈、水产丰盛、水体生态稳定;缺乏水草则水质浑浊、水生动物稀少、水体生态环境脆弱。水生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方面具有显著功效。

  目前,基地可培育水生植物多达 140 多种,如水葱,能净化水中的酚类;野慈菇对水体中氮的去除率达 75%,对磷的去除率达 65%;芦苇丛不仅是水生动物的活动场所,而且具有净化水中的悬浮物、氯化物、有机氮、硫酸盐的能力;凤眼莲又名水葫芦,它繁殖快,耐污能力强,对水中的氮、磷、钾及重金属离子均有一定的吸收作用。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生态建设∶水∶河流
生态建设∶政府行为∶政府项目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