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交通 科技日报 (2000-11-21)

西部开发综述


西部开发科技先行

科技部副部长 邓楠

  编者按: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像轰响在中国西部的一声春雷,不仅震撼了西部原野,震撼了中国大地,也震撼了世界。全世界都对中国投以了关注的目光——在西部大开发中,中国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怎样坚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并重?本报特约请科技部、交通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以及甘肃、四川和内蒙古的领导,分别介绍了本部门、本地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对策与措施。本刊从今天起用近两个版的篇幅刊登他们来稿的摘选,以让读者对西部大开发有更全面更具体的了解。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许多重大科技问题,中国政府已将科技和教育的发展作为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提出“西部大开发,科技要先行”的指导思想。

为了使科技在西部大开发中起到先导和支撑的作用,我们重点开展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制定符合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需要的科技发展规划

  西部科技规划工作分三个层次。第一,研究制定西部开发科技总体规划。组织专家深入西部各省区调研和考察,围绕生态环境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科技需求,重点提出“十五”期间解决西部大开发中重大科技问题的对策,明确科技的重点任务,为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科学的规划依据和政策引导;第二,制定各省区主要生态类型区科技规划。支持西部各省区针对不同生态类型区地域特色和科技发展状况,选择重点区域,围绕产业化与生态环境治理,制定科技发展规划;第三,开展典型地(县)域综合发展规划试点和示范推广工作。同时,加强跨地区、跨流域科技规划之间的协调性,开放式地研究制定规划,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和示范性,加强对西部大开发科技工作的宏观指导。

  二、以水资源为中心,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支撑

  西部是中国最缺水的地区。水资源的安全保障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科技部在“九五”期间,组织实施的“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研究”项目,深入开展了西北地区的水资源现状调查,摸清了中国西北水资源的家底,进行了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方案研究,并通过计算当地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提出了必须保障水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一作为生态用水,发展节水型生态经济的总体战略。为西北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经济建设和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五”期间,将继续开展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与利用研究,为西北地区在科学的用水保障下,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随着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开展,当地出现了山区经济发展、大农业综合开发与天然林保育相矛盾等新的生态问题,科技部组织有关省市和自治区开展了长江上游生态重建示范研究。按照国家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要求,将现有的成熟技术通过组装和集成,在典型地区开展综合示范,通过科技引导,使当地在生态旅游、绿色食品、重要工业资源植物等方面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保障了当地生态建设的可持续性。

  三、综合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

  西部的开发应立足优势资源,发展如果品、牧草和道地中药材种植加工等特色产业。通过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推广,引入“公司+科技+基地+农户”等有效的规模化生产组织形式,把公司、科技、基地和农户融合在一起,再加上产品的后加工和市场销售网络,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链,促进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四、加强西部科技能力建设西部的科技力量相对薄弱和分布不平衡。

  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地区,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促进协调发展。为此,国家加大了西部地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信息网络、研究开发基地,特别是生态科技示范基地等科技基础设施的投入。在研究开发立项和经费安排上,将西部开发的科技项目作为支持的重点。通过东西部科技要素对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东西部科技人员交流,加强对广大劳动者的技能培训和科普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造有利于科技发展的政策环境,提高西部依靠科技自我发展的能力。

西部:开发环保同步走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 祝光耀

  根据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和主要生态问题,西部开发的环境保护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把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同步实施,严格管理,促进西部大开发有序进行。第二,坚持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在加强生态建设的同时,加大生态保护的力度。第三,坚持城镇污染治理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并重。在做好西部地区城镇与工业污染防治的同时,抓好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促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全面发展。第四,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组织开展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研究,引导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科学合理进行,确保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西部大开发的环保基本目标是:全面提升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开发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逐步建立起有利于生态保护的政策法规体系,减少和努力避免各类违背自然规律的“开发热”、“建设热”;努力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的跨越式发展,充分吸取东部地区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切实搞好开发建设的环境监督管理,努力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西部地区环境保护必须重点抓好 3 个方面工作:

  一是提高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综合决策能力,依法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全面开展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以此为基础,组织编制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加强对各类资源开发项目和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工业建设项目、重大生态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督管理,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确保建设项目与生态保护的目标相协调,防止东部高水耗、重污染企业向西部转移。加强西部地区环境监督管理能力的建设。组织人员培训,提高环境监督管理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

  二是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典型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抓紧在长江、黄河源头区和西部一些重要防风固沙区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实行严格保护下的适度利用,开展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生态治理,尽快恢复其生态功能。加强对现有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同时在长江和黄河上中游地区对一些生物多样性丰富和珍稀濒危物种的繁殖栖息地,抢救性地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

  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鼓励西部地区积极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生态旅游,把保护与改善环境、发展地区经济同扶贫脱贫有机结合起来。

  三是加强污染防治,提高重点区域、流域和城市的环境质量。结合“西气东送”、“西电东送”等工程建设,推动沿线城市的能源结构调整和设施改造,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结合国家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推动长江三峡库区及其上游、黄河小浪底以上干流沿岸的大中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其他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工业污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治理。

交通:建路同时要建绿

交通部副部长 胡希捷

  面对我国环境与交通发展的巨大压力,公路交通领域的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心和高度重视,保护和改善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公路交通事业与环境协调发展已成为公路界的共识。改革开放 20 年来,随着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我国公路交通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从现状和发展趋势看,形势十分严峻,加强公路交通环境保护任重道远。

  由于西部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在高山峡谷、沙漠、草原等许多特殊地区修建公路,加强环境保护尤为重要。随着西部公路交通的发展,高等级公路将向山岭重丘延伸,高填深挖将改变公路范围内的地貌特征,因此会改变自然排水体系,进而引起植被破坏,失去原有的和谐统一。施工过程中,取土场、弃土堆、隧道弃渣等固体废物如果处理不当,还会成为新的水土流失发生源。因此,我们应站在对人类生存环境负责的高度,在公路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及科研等各个环节都要把保护环境作为一条重要的原则来考虑,既要充分考虑资源与能源的节约,减少空气、噪声、水、土壤的污染及道路对景观的影响,还要考虑公路交通对动植物、人文环境以及社会和人类心理状态的影响,努力建设和探索具有西部特色的生态公路系统。

  1. 规划: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交通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公路交通环境保护规划纳入公路交通行业发展规划,并与环境管理制度相结合,最大程度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使交通发展不仅为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服务,而且为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服务。

  2. 设计:利用高新技术、现代化手段和方法,合理确定路线走向、技术等级及建设方案,宜桥则桥,宜遂则遂,尽量避免高填深挖,尽量少占用土地、草地和森林,对于公路穿越或涉及一些特殊的、敏感的生态目标,如湿地、自然保护区、森林、水源区等应采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公路建设方案,并按照生态敏感目标的具体特点研究和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高度重视环保评价和环保设计,保证一定的环保投资力度。

  3. 施工:加强施工管理,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材料、设备,降低施工噪音、扬尘,合理选用取料场和弃料场,合理用水和弃水,防止水土流失和水污染,减少临时用地和对路域绿地的破坏。

  4. 运营:加强植被恢复和全面绿化,建设良好的公路生态系统。施工临时用地的植被恢复、取料场的复耕或造田还耕,在很大程度上可减少公路建设对环境的破坏;而全面的公路绿化,不仅可以保护路基、美化路容、改善景观,还可以降低噪声干扰、防止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

  5. 管理:落实“三同时”制度是加强公路交通环保工作的关键环节,要贯穿于公路交通发展的每个阶段。在前期以落实环评制度的执行为重点,认真作好公路选线的多方案环境综合评价;在初设和施工图设计阶段,深化环评和水土保持方案;在施工阶段,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搞好环保重点工程;在运营阶段,进一步加强路域的全面绿化工作,加强路域环境监测,评定敏感路段的污染程度,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6. 科研: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加大科研投入力度。要以最小的环境代价为社会提供最全面的运输服务,这是实现公路交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矿业:走绿色发展之路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 寿嘉华

  西部矿业开发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回答这些问题,必须立足两个基本点:第一,从全局出发西部矿产资源必须开发,这是国情;第二,西部生态脆弱必须保护,这是国策。

  我国西部矿产资源丰富,成矿条件优越,资源潜力巨大。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有力地支撑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矿业产值占其工业总产值的 55% 以上。一批大型矿业基地和大型矿山企业的建立,加速了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带动了大批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

  但是,矿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与日俱增,成为制约西部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突出表现在:一是粗放式的资源开发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二是资源的无序开发造成植被、生态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三是采选冶技术相对落后,造成环境污染;四是缺少资金投入进行矿后生态环境修复再造。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特别是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以西部矿产资源为主体的矿物原材料的充足供应与有力保障。但是,我国现有矿产储量的保障程度形势严峻。据测算到 2020 年我国 46 种大宗矿产只有 6 种可以满足需求。我国东部矿山的资源枯竭、生产成本增大,矿业发展转移西部已成定局,西部将成为我国未来矿产资源的重要接替地区势在必行。如何解决好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这对矛盾,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100 余年国际矿业发展的历程,向我们展示了三种矿产资源开发模式。“先开发后治理”模式,虽快速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由此造成的环境破坏和为此付出的经济代价巨大,教训惨重;“严格的环境限制下的资源开发”模式,虽有效地保护了环境,但不同控度地制约了矿业发展。矿业市场低迷萧条;“海外资源开发模式,虽弥补了本国的资源需求,可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但需要雄厚的资金保证。我国西部矿产资源的开发,既不能走“先开发后治理”的以环境为代价的原始资本积累老路,也不能套用“严格的环境限制下的资源开发”的发达国家后工业化模式,而“海外资源开发”的途经打开还需时日,因此,必须走一条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矿业发展之路——“绿色矿业”之路。

  所谓“绿色矿业”,就是指在矿山环境扰动量小于区域环境容量前提下,实现矿产资源开发最优化和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绿色矿业的实现,有三个环节:

  1. 通过开发前的区域环境容量或承载力评价及矿山环境扰动量评价,建立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技术标准,制定绿色矿业规划;2. 通过技术创新,优化工艺流程,实现采、选、冶过程的小扰动、无毒害和少污染;3. 通过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实现开发前后环境扰动最小化和生态再造最优化。目前的科技水平和知识积累,已为“绿色矿业”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施绿色矿业战略需要必要的措施和行动来保障:

  1、加强西部地域地质环境容量评价和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确定区域地球化学基线,研制矿床地质环境模型,制定区域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这项工作在对比东部矿山资源、环境海量资料和数据基础上可以立即启动,争取 2—3 年时间基本完成。

  2、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科技创新。力争 3—5 年突破西部超大型矿床、国家急缺矿种绿色选冶工艺,保证在西部大开发全面发展阶段到来之前提供技术准备。

  3、建立和完善矿产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配套法律法规,制定相关生态环境重建与环境保护标准,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监督和管理体系及技术指标。

  4、设立专项投入治理的资金。通过提高矿产资源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利润留成率、征收矿业开发环境修复费、提留矿产资源补偿费等方法筹措资金,保障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生态:两大工程要抓紧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 李育才

  实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主要任务是:一是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实施以天然林保护、宜林荒山地造林种草、坡耕地退耕还林(草)为主要内容的造林绿化工程;二是在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风沙干旱地区实施治沙工程。

(一)、实施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生态建设工程,根本改善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减轻水患危害。

  1、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 2000 年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工程。

  2000 年在长江和黄河上中游 13 个省(区、市)中,选择 174 个县先行开展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工作,为有计划、分步骤稳步推进退耕还林(草)打下良好的基础。2000 年安排退耕还林(草)面积 515 万亩,并按照“退一还二、还三”的要求,安排宜林荒山荒地人工造林种草面积 648 万亩。后来又增加了湖南、河北、黑龙江和吉林 4 个省,增加退耕还林面积 50 万亩及宜林荒山荒地面积 53 万亩。

  实施以粮代赈、退耕还林(草)的具体政策:一是国家向退耕户无偿提供粮食,粮食补助的标准,按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粮食长江上游地区 300 斤和黄河上中游地区 200 斤,每斤粮食按 0.7 元折算,由中央财政承担。粮食调运费按每斤 0.1 元计算,由地方财政承担。粮食补助期限先按经济林补助 5 年,生态林补助 8 年计算,到期后可根据农民实际收入情况,需要补助多少年再继续补助多少年;二是国家给退耕户适当现金补助。考虑到农民退耕后日常生活需要,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给农民适当的现金补助。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现金 20 元;三是国家向退耕户无偿提供种苗。国家按建设生态林标准每亩补助 50 元种苗费;四是实行个体承包。按照“谁造林(草)、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和支持退耕后的农民大力治理荒山荒地,并把植树种草和管护任务长期承包到户到人,承包期一律延长到 50 年;五是实行“退一还二、还三”甚至更多。在有条件的地方,农民除负责退耕地造林外,还要承担两亩或两亩以上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任务;六是实行报帐制。国家根据农民退耕还林(草)进度、质量及森林管护情况,分期补助粮食和现金。

  2、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工程建设任务:一是对工程区内 4.6 亿亩天然林全面停止采伐,并严加管护,同时,对其它现有的 4.6 亿亩森林采取封山堵卡、个体承包等形式进行全面有效管护。到 2000 年工程区森林资源消耗量调减 70%;二是对宜林荒山荒地采取封山育林(草)、飞播和人工造林种草相结合的办法,全面恢复草植被,2000—2010 年规划造林 2 亿亩;三是妥善分流和安置 25.6 万富余职工,解决好 15 万离退休职工养老保险问题。

(二)、在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的风沙干旱地区组织实施防沙治沙工程,努力控制土地沙漠化扩大的趋势。

  工程建设任务:一是在沙漠仍在推进的地带,做好现有天然植被的保护,在沙漠前沿建设乔灌草合理配置的防风阻沙林带,控制沙漠的扩展与侵袭;二是对已经沙化的地区,建设乔灌草相结合的防风固沙林体系,防止流沙蔓延和扩展,同时要进行大规模的综合治理,扩大人类的生存空间,实现人进沙退。规划到 2010 年工程建设总任务为 2.7 亿亩,其中植被保护 8100 万亩,造林任务 1.9 亿亩。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生态建设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资源保护∶矿业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