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交通∶污染 北京日报 (2001-12-05)

参与联合国计划开发署的北京项目
城市治污新尝试,科学改善交通管理,减少汽车污染物排放


  北京市参与联合国计划开发署的项目《中国城市空气污染控制》颇有创新,它与广州市针对汽车机内净化和维修管理不同,是通过改善交通管理,科学疏导堵塞,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北京市交通工程研究所副所长邵杰和北京市交通管理局于春全副局长做了介绍。

  这个项目选择了北京市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交通路口崇文门路口,通过对该路口车流量、各种污染物浓度及相关的各种地形、气象等要素的调查研究,并用计算机模式进行分析预测,以获得有关交通路口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的规律,同时开始治理工作。

  北京机动车有 170 万辆,北京市大气污染物中,63% 的 CO、74% 的 HC 和 22% 的 NOx 是由机动车排放造成的。机动车的行驶速度在 50km/h 以下时,污染物的排放量与其平均行驶车速成反比关系(即随着机动车平均速度的提高,污染物的排放量降低)。采用斟选出的交通管理措施及交通控制战略来提高机动车的平均运行速度,可减少车辆的旅行时间和车辆的污染排放。

  在市区四环路以内,北京市分别采用路口、路段、路网三级的交通优化管理方法,使得市内主要干道的通行能力大大提高。平安大街全线,采用协调控制后,比单点控制的机动车旅行时间、停车次数和停车时间分别下降 17.75%、36.9% 和 30.83%,旅行车速也由单点控制的 19.50 公里/小时上升到协调控制的 23.46 公里/小时,提高了 20.3%。

  北京市以世界银行环境支援项目的机动车排放因子计算模式为基础,结合北京市的车辆运行工况,综合各种因素,得到了北京市的机动车排放因子(四季与全年平均值)。同时,得出了行驶车辆车种组成,完成了路口及路段上污染排放量的计算,获得了各种交通优化措施实施对减少交通污染的量化比较。同时获得了路口信号灯周期变化对机动车行驶工况或污染物排放量影响的相关规律。建立起了北京市流动源排放数据库,并按照城区分布制作了流动源排放情况分布图,为科学规划和决策提供了依据。

  北京市采取科学的交通管理来治理空气污染,这包括促进交通总量消减、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采用无污染和少污染的交通工具、控制汽车排污、减少汽车停车次数、保持车辆匀速行驶等。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制定二、三环路改建及改善中心区交通工程交通组实施方案,在 10 条快速联络线上封闭路段人行横道,增建行人过街天桥,封堵部分路口,清理违章占路,规范停车入位,对交通信号实行滤波带控制,对路口影响联络线行驶车速的流向实行禁左管理,联络线全线禁停等。使得二、三环路的交通流量与过去基本持平,而行驶车速却分别由原来的 27 公里/小时、33 公里/小时提高到 48 公里/小时、55 公里/小时。

  针对 2000 年全市大范围的道路施工,北京市交通管理部门又科学组织交通流量流向,减少市区主干道的交通负荷,提高整体路网的通行能力。“122”报警服务台接拥堵报警下降了 36.5%;二环路、三环路全天平均车速又比措施实施前分别提高了 6 公里/小时和 16 公里/小时。

  北京市《综合治理交通污染的防治对策和规划》和《北京市科学交通管理规划方案》充分利用了该项目的研究成果。经过 6 个阶段的治理和控制,使北京市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总悬浮颗粒物指标逐年有明显的下降,并实现了 2000 年空气污染指数 2 级及好于 2 级的天数达到 48.4%,2001 年达到 50.3%,空气环境质量有了明显好转。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城市发展与规划∶城市绿化与环境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