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交通∶新型机动车∶电动车 中国青年报 (2000-03-21)

电动汽车怎样跑起来


本报记者 邓琮琮

  今年年初,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余小萱,在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节目向千百万观众通报:2000 年,首都将有 292 天的空气质量好于 3 级,占全年天数的 80%。京城 1 万辆汽车将改用混合型环保汽油。京城百姓上街可以呼吸到更多的新鲜空气了。

  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徐冠华也曾面对中关村 50 多位老总断言:中国轿车的爆炸性需求将不可避免,发展电动汽车,中国存在着机会。

  这条消息,引起了沈阳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副所长成会明的注意,他所从事的研究——碳纳米材料储氢——恰恰与这个“机会”有关。

  1999 年 11 月 5 日,成领导的课题小组“用碳纳米材料储氢达到 4% 以上”的科研成果,刊登在美国《科学》杂志上。这一成果的最终用途,就是为 21 世纪的电动汽车提供高效、清洁的氢能动力。

  与此同时,路透社报道了另一则消息:“奔驰公司推出一种对环境无害的概念车,它能把氢转化为电力,并在行驶过程中将水蒸汽排掉,人们有望在 2004 年以前买到它。”

  看似毫不相干的几条信息,表达了同样的主题:在新世纪到来之际,环保是一切发展的前提。

  氢做汽车燃料,储存是个大问题。美国能源部设定了一个指标:一辆一次可行驶 500 公里的汽车,需要 3.1 公斤氢,如果把它储存在一个典型的与汽车油箱同样体积和重量的系统中,这个系统的储氢能力必须达到每立方米 62 公斤。

  20 世纪 90 年代初,纳米碳管问世,科学家发现,这种非金属材料强度高,吸附性很强,很有可能满足汽车能源的需求。

  1997 年,美国国立再生能源研究所的一位科学家,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说他用单壁纳米碳管,测出的储氢量比较大。但他的这一成果引起了国际科学界的怀疑。

  1998 年,美国又一位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撰文,说他利用碳纳米纤维(大于单壁纳米碳管)可以储氢至 15%~65%。这个结果实在好得出奇,果真如此,氢能汽车将指日可待。可这一成果一直不能为其他科学家所重复。

  成会明研究小组的成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问世的。文章一经发表,立即引起美、德、日等国科研机构的关注,纷纷来函来电索要样品,邀请成会明前往讲学。论文发表的第三天,1999 年 11 月 8 日,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撰文评论:目前世界上研究纳米碳管的工作,不是数据好得令人难以置信,就是合成方法困难,无法进行大规模商业化生产。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科学家成会明使用的新方法,是迄今为止最令人信服的一个结果。

  36 岁的博士生导师成会明,麾下有 10 名博士、两名硕士,可谓实力雄厚。那些备受关注的单壁纳米碳管和纳米碳纤维样品,被小心翼翼地保存在玻璃器皿中,看上去像一小团黑乎乎的棉絮,令人难以想象它就是氢能至关重要的载体。

  面对完全是门外汉的记者,成会明像一位中学老师,在纸上画出碳的分子结构,解释说:“所谓单壁纳米碳管,就是用石墨的一个层面结构卷成筒状,无缝连接,中间空心的部分用于储氢。能够大量合成出纳米碳管和碳纤维,成为储氢实验的前提。到 1999 年 3 月,我们已经能在室温下实现储氢量 4%~5% 以上,有时甚至能达到 10%。

  就目前已发表的各国科学家的成果而言,中国科学家的成功在于:首先,合成纯度高。美国国立再生能源研究所的科学家使用的样品纯度只有 0.1%~0.2%,而中科院金属所的样品纯度达到了 50%。其次,合成的量很大。一次储氢实验可用几百毫克,而上述美国科学家只有 1~2 毫克。三是实验采用直接测量,而对方是间接测量。最后一点是整个储氢过程是在室温下完成的,这对今后的实用性意义重大。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