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业 经济日报 (2001-01-03)

商业摊点包围 人造景观争风 游乐设施乱搭
风景名胜区:过度开发形同“自杀”
建设部要求各地制止急功近利的破坏性建设


本报北京 1 月 2 日讯(记者 谢然浩)

  建设部副部长赵宝江近日指出,市场经济的发展,旅游经济的兴起,给我国风景名胜区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急功近利,过度开发,加之基础工作薄弱,使一些风景名胜区的发展面临着失去原有风貌和历史价值的冲击和威胁。

  赵宝江强调,对风景名胜区的过度开发是一种“自杀”行为,目前造成对风景名胜区过度开发和破坏性建设的冲击和威胁主要表现在 7 个方面:

  景区“城市化”,自然风貌失色。

  随着旅游经济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一些风景名胜区内的人口也迅速增长,加上修建房屋和各种公共设施,办厂办点,发展乡镇工业和商业服务业等各种生产经营活动,使一些景区内原有的居民点成为新集镇的同时,还涌现了繁华的街区。

  大兴土木,乱搭乱建。景区成了大型游乐场和“吃喝玩乐综合体”,特别是一批违规建设的“首长工程”和一些部门单位巧立名目建设的宾馆、疗养院、培训中心,使景区的景观和风景名胜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

  人造景观,不伦不类煞风景。有些地区以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为蓝本,画蛇添足,在景区内修建了一些雕塑和建筑,制作粗糙,文化品位不高,与自然景观极不协调。有的地区在景区“克隆”仿古建筑或新开景点,修建亭台楼榭,建筑形式、位置处理不当,破坏了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有的地区还把城市公园建造手法移植到景区开发建设中,使风景名胜区“公园化”、“广场化”和“草皮化”,严重损害了景区的原生景观。

  开山、毁林、取水。一些乡镇企业和农民在景区内随意开山、毁林、种田,超量利用水资源等人为因素,造成了许多风景名胜区的山体裸露,植被破坏,水源枯竭,还威胁到了一些著名景观的生存,有的珍贵风景资源还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过度开发,人满为患。一些著名风景名胜区,特别是核心景区游人过量集中,人满为患,不安全因素大量增加,而且还造成了古树死亡,草甸退化,冰川融化等环境破坏。

  摆摊设点,秩序混乱。许多景区一味追求增加收入,专门在景区内设置商业街市,并让商贩在路边摆摊设点,流动叫卖,向游客推销各种商品,把风景名胜区搞成了熙熙攘攘、秩序混乱的闹市,尤其是食品摊点的烹调烧烤,更是给景区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

  筹资混乱,资产流失。一些风景名胜区在招商引资中对资源价值低估,将经营收益权廉价出让。有的廉价出让风景名胜区的国有资产产权,有的将景区景点无偿委托给民间经营管理。

  为此建设部要求各地采取切实措施制止急功近利的过度开发和破坏性建设。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资源保护和管理
环境保护∶政府行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