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业∶自然保护区 中国青年报 (2001-02-28)

草海:日咽污水 3000 吨


唐福敬,本报记者 谢念

  草海,像一颗明珠,静静地镶嵌在云贵高原中部偏北方向的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境内。这里是我国西南最大的候鸟越冬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极其丰富,尤其是各类水生植物布满湖区,水草覆盖率达 80% 以上。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由于有适宜的生存、生活条件,每年在平均海拔约 2171 米的草海越冬的鸟类总数超过 10 万只,种类多达 184 种,堪称候鸟乐园。去冬今春,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黑颈鹤有 500 余只由青藏高原飞到草海,这是迄今所知数量最大、密度最高的黑颈鹤自然种群。

  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的纯净的湖水,构成了草海的生命之魂,120 平方公里的保护区,水面面积占了 25 平方公里,属于典型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没有优质的水,草海就会失去生气,鸟儿们就会失去家园。这一人所共知的道理到了现实中却常常南辕北辙。

  据测算,目前威宁县城未经任何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每天直接排入湖中的就有 3000 吨。已受到污染的水域有 3 平方公里。2 月 20 日,记者在这里看到,草海靠威宁县城一侧有 10 多个排污沟直对湖面,污水正源源流出。

  保护区管理处工程师邓仪说:“受污染的水域里,紫萍在疯狂生长,如果不是农民大量捞去喂猪,你看到的湖面是一片凄美的紫萍,夏季高温时会飘出阵阵异臭味儿。”紫萍是水体富营养化的标志性植物,它的繁殖导致水体透明度降低,危害其他水生植物生长。保护区管理处已向有关部门递交了一份《关于草海污水治理的紧急报告》。

  记者了解到,穿过威宁的内(江)昆(明)铁路已铺轨至威宁县城附近。环保专家指出,铁路通车后,县城人口及企业数量会比现在增加得更快,预计到 2010 年,每天产生污水将达 5000 吨以上,草海面临的治污挑战正日趋严峻。

  据考证,草海形成于 15 万年前,以后历经生成、消亡、再生的变化,到清咸丰 7 年(公元 1857 年)因暴雨水淹盆地,泥沙淤塞而最终形成。1958 年以前,水面面积有 45 平方公里,烟波浩淼,景象万千。1958 年,实施所谓综合治理计划,使水域面积减少到 31 平方公里。这是人类对草海生态环境的首次干预。1970 年,更大的灾难降临草海。为了得到更多耕地,有关部门在草海实施了第二轮大规模排水工程,结果以只获得 5700 余亩耕地的代价,将草海水面降至仅余 5 平方公里左右,引发了生物种群减少、迁飞鸟类几乎绝迹的悲剧。

  直到 80 年代,贵州省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重新恢复水面,草海才又出现了鸟儿纷飞的欢乐与生气。

  采访中,记者听到一个让人椎心的故事:贵州鸟类学家杨炯彝接待了一位来自美国的晚期癌症患者杰克逊。尽管路遥雪大,他还是苦苦央求杨带他去威宁的妥打森林:“我是一个雉科鸟类爱好者,跑遍了世界各地,各种雉鸟在我的观鸟日记中都有反映,惟独缺分布于中国的白冠长尾雉。听说妥打森林有这种鸟,我只有 5 个月的生命了,见不到,死不瞑目。”

  杨和杰克逊终于在当地农民的帮助下进入了林区。当视线捕捉到白冠长尾雉时,杰克逊眼角沁出了泪花。他对杨说:“我很高兴,但也有些失望。白冠长尾雉的家园不是在变大,而是一天天在缩小。”

  贵州省环保局有关人士透露,草海治污仅修建截流排污沟即需资金 262 万元。一个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拯救草海的募捐活动的方案正在策划之中。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水污染
水资源保护和管理
环境保护∶政府行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