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与技术 北京日报 (2004-12-13)

我国将构建“模型黄土高原”
为黄河及黄土高原治理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新华社西安 12 月 12 日电(张军 孙太)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官员 12 日在西安透露,中国水利部门计划利用 10 年左右的时间,建成“模型黄土高原”。黄河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薛松贵介绍,“模型黄土高原”是为研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规律、水土保持治理模式和治理效益而构建的高科技模型体系。它借助实体模拟理论和技术、测控技术和信息技术,这一宏大的科研工程建成后,将成为黄河及黄土高原治理开发的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是长期困扰中国的生态难题。这里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平均每年向黄河输入泥沙 16 亿吨。造成黄河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水资源紧缺。中国计划到 2050 年,使黄土高原输入到黄河中的泥沙平均每年减少 8 亿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保局局长汪习军说,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新的理论支撑。“模型黄土高原”主要由野外试验模型和室内模型组成,建设内容包括原型观测、实体模型和比尺模型。“模型黄土高原”技术负责人、高级工程师李敏说,这是一项开创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国内外尚无可借鉴的经验,计划用 10 年左右时间进行研究和建设。

  黄土高原面积达 64 万平方公里,涉及多种气候和植被类型,包括 13 个水土流失类型区。

  目前“模型黄土高原”前期重点工程建设工作已全面展开,初步形成了面积大、内容多、代表性强的水土保持综合试验场,通过观测实验,各项系统运行正常。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国土资源∶水土流失治理
生态建设∶政府行为∶政府项目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