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源保护和管理 人民日报 (2005-01-31)

有人说我国地大物博,也有人认为我国矿产资源面临危机
矿产资源,家底有多厚(经济视点)
——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孟宪来


本报记者 于猛

我国目前矿产资源消耗量增长速度大于储量增长速度

  记者:有人说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也有人谈论中国矿产资源危机,请问根据目前的勘查结果来看,我们的家底到底有多厚?

  答:这两个观点都带有片面性,不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理念,我可以用几个数字来回答。我国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较大,约占世界的 12%,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量不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58%,居世界第五十三位。总体来说,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记者:我们该怎样认识这种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现状?

  答: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从现实情况看,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要消耗比以往更多的矿产资源。

  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石油、铁、铜、铝等重要矿产的消费量大幅增长,出现矿产资源的消耗量增长速度大于储量增长速度的情况。由于国内供应不足,矿石进口量持续增加,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过高,会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和持续发展。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短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这就要求我们在努力提高矿产资源集约利用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地质调查工作。

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单靠本国资源满足发展需要,合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矿产资源短缺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记者:我国的矿产能否为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

  答:矿产资源是全球配置的资源。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单靠本国的资源开发利用来满足发展需要。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认真考虑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我国参与国外资源开发的力度还很不够,利用国外资源的方式偏于单一。要充分利用我国加入 WTO 带来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加强国际地学合作与交流,有效利用国外资源。同时,进一步加强国内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我们要积极谋求“双赢”,不能完全指望别人,也不能受制于人。

  周边国家蕴藏着丰富的战略资源有待鼓励引导商业性勘查开发。面对严峻的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坚持立足国内、合理利用两种资源,加强战略性找矿勘查,促进商业性地质工作发展,矿产资源短缺的问题是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的。

西部地区尚存在许多矿产勘查空白区;东部重要成矿区 500 米以下仍赋存有丰富的潜在资源

  记者:我国矿产资源勘查还有哪些潜力可挖?

  答:应该说,我国矿产勘查工作程度总体还较低。西部地区尚存在许多矿产勘查空白区,大批物化探异常尚未查证。东部重要成矿区带大量的隐伏矿床未进行过系统的找矿勘查工作,以往勘查深度控制在 500 米以上,500 米以下仍赋存有丰富的潜在资源。

  记者:站在历史的、全局的高度,我国下一步的矿产勘查工作将如何开展?

  答:一是切实做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为社会提供公益性信息资料服务,降低商业性地质工作风险,拉动商业性地质工作发展,实现矿产勘查突破,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二是大力加强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把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突出油气资源和重要矿产资源勘查。重点加强陆域新区和海域主要盆地油气资源调查评价,认真做好天然气水合物、油页岩等非常规能源调查评价。

  要加强对西部重要成矿区带区域矿产资源远景调查工作,力争新发现一批重要矿产地。

  开展东部重要成矿区带隐伏矿床、特别是 500 米以下“第二找矿空间”的勘查工作,发现并形成一批资源详查基地,发挥现有选冶生产能力,缓解目前资源紧缺状况。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环境保护∶政府行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