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源保护和管理 光明日报 (2000-06-26)

面对新形势:我国的耕地保护怎么办


本报记者 林英 本报通讯员 周奉超

  2000 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开端。今后一段时间内,人口增加、发展加快、生态退耕,都将给耕地保护带来很大压力。吃饭需要保住一定数量的耕地,发展要占用相当多的耕地,生态保护要退出一部分耕地,在土地资源已十分短缺、耕地仍呈减少趋势的中国,耕地还能不能养活国人,经济建设还能否依托现有的耕地持续进行,已经成为世纪之交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

人口年均净增一千万以上,耕地承受着巨大的吃饭压力——

  “民以食为天”。近 30 年来,我国大约减少了 3 亿多人口的出生,使“世界 60 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 4 年。但我国人口绝对数仍然十分庞大,截至 1999 年 9 月 30 日,中国人口总体规模为 12.58 亿左右。据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透露,未来十几年,中国人口预计年均净增一千万以上。一直要到下世纪中叶人口总量达到约 16 亿峰值后才能实现零增长并开始缓慢下降。我国人口有增无减,耕地却在逐年减少。1991 年至 1996 年连续七年,我国的耕地面积以年均 410 万亩的速度递减,1999 年,国家耕地净减数高达 654.9 万亩。

  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一个不容含糊的大问题。

  当前出现的粮食过剩,让一些人觉得吃饭的压力已经解除,耕地可保可不保了。1995 年以来,我国粮食连续 5 年获得好收成,国家粮食库存达 2750 亿公斤,估计农民余粮总量 2250 亿公斤,全社会的粮食结余总量应在 5000 亿公斤以上,相当于全国一年的粮食产量。

  事实上,这种过剩是阶段性、结构性、区域性的。我国农作物的年播种面积中,粮食种植面积占去大约 3/4,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仅为 1/4,比例结构严重失调。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有着庞大人口基数的中国必须以中国地养中国人,耕地保护这根弦始终不能松。一位学者的话并非危言耸听:“如果我们现在放松了耕地保护,很可能几年后就会出现新的粮食危机。”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确定,2010 年我国基本农田面积要达到 16.28 亿亩的目标。这是立足十几亿人吃饭问题制定的硬杠杠,不容突破。

基础设施用地需求激增,给耕地保护带来压力——

  目前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及城市化水平仍较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1998 年和 1999 年,我国通过财政向银行发行贷款和自筹资金,用于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共建设 5100 多个项目。面对西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今年我国政府将发行 1000 亿元长期国债,重点投向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

  西部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是重点。交通部负责人介绍,未来 10 年将在我国西部地区规划建设公路 15 万公里,争取将公路通到所有具备条件的西部乡村。在 2010 年以前,我国将基本建成 8 条连通西部的国道主干线,其中大部分将按照高速公路的标准建设。西部地区目前国道主干线在建里程 4600 多公里,另外还有 4000 多公里将陆续开工。西部地区公路交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用大约 20 年左右的时间使西部地区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公路运输服务网络,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不单单公路建设如火如荼,铁路、机场等建设力度也毫不逊色。同样是在今年,我国将在西部地区新开工包括铁路、大型机场、水利设施及天然气输送管道在内的“十大工程”。

  如此庞大的施工建设规模所需的工程用地自然不会小。去年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量已呈大幅增加的态势。

生态要还债,大量耕地需要还林还草还湖——

  近年来,我们的神经频频地被一系列生态事件牵动着——黄河断流、长江洪水、荒漠化以及最近危及半个中国的沙尘暴,大自然在报复。生态环境告急!

  人们开始反省。那些为了增加粮食产量而开垦的耕地,必须还林还草还湖。1999 年,我国生态还田总面积 591.9 万亩,比 1998 年增加 345 万亩。据初步估算,我国耕地总量中大约有 9100 万亩坡度在 25 度以上,其中西部地区约占 70%。生态退耕将是今后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生态重建是西部大开发的新热点。不久前,国家林业局、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合发出通知,今年长江上游(以三峡库区为界)和黄河中上游(以小浪底库区为界)退耕还林还草 515 万亩。西部 13 个省(区、市)的 174 个县被确定为退耕还林还草的试点县。中央投资近 9 亿元用于这项工作,并相应安排宜林荒山荒地人工造林种草 648 万亩。

  由于原始生态环境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我国目前广大西部地区的耕地质量差、灌溉条件落后。因此,大规模的生态退耕工程必将对我国的耕地保护起到积极作用。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面对新形势,保护耕地的信心与希望同在——

  新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面对明天,我们扪心自问:先辈们留下的沃野良田,怎样在我们这代“一分不少”地传给后人?我们如何减轻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生态退耕给耕地带来的巨大压力?出路只有一条:严格土地管理措施,有效利用耕地、保护耕地,同时不断挖掘存量土地的巨大潜力,实现集约用地。

  据了解,目前我国城镇建设用地达 2.6 万平方公里,人均达 133 平方米,比国家标准上限高 13 平方米;农村居民点用地多达 16.4 万平方公里,人均 185 平方米,比国家标准上限高出 35 平方米。如果将我国存量建设用地的容积率由 0.3 提高到 0.5 以上,至少可以增加 40% 的容纳能力;如果将我国城乡居民人均用地逐步降到 100 平方米,可腾出 9000 多万亩土地;即使降到 120 平方米,也可腾出 5600 多万亩土地,可以满足今后 30 年新增 3 亿多人口的建设用地需求。

  我国目前土地资源特别是建设用地的利用还十分粗放。我国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高达 26%,而美国是 7.3%,香港特区是 6%。粗放就有潜力可挖,变粗放为集约,从粗放中找土地,就是土地利用的现代化。

  在已利用的土地中,包含着再利用的巨大潜力,把潜力挖出来了,土地也就“长”出来了。建设用地如此,农用地也如此。据权威人士估算,若对现有的 19.51 亿亩耕地实行土地整理措施,则应该可以增加上亿亩耕地,这便意味着,加大土地科学化调整,即可使还林还草中减少的近亿亩耕地得到补偿。

  可以看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应用潜力是巨大的。

  一位参加过中美贸易谈判的农业官员曾经指出,即使把全世界的贸易粮食都拿到中国来,也达不到中国粮食需求的 1/2。在人口增长、建设用地、生态退耕的巨大压力下,中国人只能靠自己养活自己。

  这是中央的战略政策,也是中国的必由之路。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国土资源∶土地利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