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灾害∶暴风雨/雪 中国青年报 (2001-01-15)

白灾为什么这么重


本报内蒙古科右前旗 1 月 14 日电(本报记者 王尧)

  我们的车,行进在去科尔沁右翼前旗察尔森镇的路上。明晃晃的太阳照在茫茫雪原上,反射着刺眼的光,空气里是刺骨的寒冷。中午时分,当日最高气温在零下 20 多摄氏度。路上不时见到陷在雪路上的车和挖雪推车的人。

  “查干卓达”是蒙古族对草原白灾的称呼。这次的白灾为什么这么重?达喜副旗长在路上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位主抓畜牧和民政工作的蒙古族旗领导,出身牧民家庭,是当地对牧区最熟悉的官员之一。

  达喜介绍,这次白灾从去年 11 月持续到现在,目前仍在继续。在他的记忆中,这是最严重的一次。按兴安盟的说法,“受灾面积之大,范围之广,灾情之重,50 年未遇,历史上罕见。”

  他解释,白灾是由几个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一是降雪厚度。30 厘米厚度的雪,在牧区基本建设条件好的地方,不一定成灾;但是在条件差的牧区,白灾就不可避免。二是下雪季节。春天下雪,两三天就融化了;秋天降雪,问题也不大;下雪的季节,最怕的是在 11 月、12 月,降大雪后,就形成了成灾条件。三是雪后天气变化。下完雪,不剧烈降温,不形成暴风雪,成灾的可能性就小。四是雪的持续时间。降雪不化的时间越长,白灾越严重。

  他说,白灾的形成还与农牧民的防灾抗灾能力有关。对牧民来说,如果棚圈建设得好,牲畜就不会被暴风雪卷走或者被冻坏。饲草储备的情况也很重要。一只羊,如果一冬有 500 斤的草、20 斤的精饲料,再严重的白灾都不怕。

  而摆在内蒙古牧民面前的这次白灾,一是降雪厚度大,平均接近 50 厘米,有的地方,雪的高度接近我们的车窗;二是雪降在不化的季节,下多少,存多少;三是天气急剧降温,夜晚达零下 45 摄氏度;四是罕见的暴风雪,可怕的“白毛风”卷着雪在搬家,能见度几乎为零。更可怕的是,上一年大旱,草不多。

  达喜副旗长说,白灾造成牲畜成批死亡的原因,一是冻死,二是饿死,三是天冷“羊起堆”,成百只羊互相拥挤在一起取暖,摞在一起互相压,底层的被压死。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内蒙古大雪灾
气候与气象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