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研究∶资源配置与管理

西藏食物保障的自然资源相对优势分析*


尼玛扎西

(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提 要 对西藏食物保障的自然资源相对优势研究表明,光能、生物、旅游资源是西藏食物保障的突出相对优势。这些资源具有独特、再生和易于持续开发利用等突出特点;水利资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的开发利用优势,但是,与经济落后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目前开发乏力,开发利用将带来后续管理与环境保护的沉重负担;耕地、草地与森林资源既具有明显的优势,又有突出的劣势,主要表现为数量的优势与质量的劣势。西藏未来食物保障,取决于如何将这些资源的相对优势有效组合、综合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

关键词 食物保障;自然资源;相对优势;分析;西藏

中图分类号 F326.1;F326.3;X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037(2000)04-0315-08

  自然资源是食物保障的基础和条件。自然资源的丰缺性、开发利用的难易程度和经济价值等都直接影响食物保障。从食物保障的三层内涵来分析,首先,自然资源是直接影响食物可供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即影响食物的生产能力。自然资源是食物生产的首要条件,其中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水资源是基础条件;其次,自然资源影响食物可获得性,即影响人们对食物的经济购买力。资源贫乏和缺少优势资源的地区,缺乏收入来源,食物购买力低;第三,光热水土气资源及其配置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食物的营养与品质,因此也影响着食物的最终消费和可利用性。

  许多学者从资源优势利用不够[1~3]、资源组合错位[4]、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的综合评价[5、6]等方面对西藏的自然资源进行了评价。俞允贵还从“硬优势”和“软优势”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西藏自然资源的结构与优势等[7]。明确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开发潜力对确定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是选择优势产业或主导产业的前提和基础。本文根据食物保障的概念和内涵,对西藏食物保障的主要自然资源及食物资源进行分析,以明确西藏食物保障的自然资源基础。

1 光能、生物等自然资源具有突出相对优势

  从西藏独特的地理环境、生态条件和资源特点以及食物保障的基本要求、内涵和前景的视角分析,认为西藏光能、生物等自然资源具有突出相对优势。

1.1 光能资源得天独厚

  光能资源是食物生产,尤其是植物性食物生产的重要条件之一。太阳光辐射量和农作物生长期的光合有效辐射量,均比纬度相近的长江中游平原地区高 0.5~1 倍,日照时数多,太阳辐射强,光能资源丰富是西藏农业生产的最大优势[3]。西藏的太阳年总辐射热量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 1.5~2 倍。在世界上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8],农作物生长发育期间的日照时数达 2315~2417h,占全年日照时数的 71%~82%。

  西藏大部分农区雨热同季,丰富的光能资源成为了西藏食物生产潜力巨大的重要条件,也使西藏农作物的单产具有绝对的优势并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掘。刘燕华、杨改河等对西藏农作物光合潜力研究表明:西藏全地区光合潜力范围为 127500~180000kg/hm2,以大多数禾谷类作物经济系数 0.4 计,光合潜力的经济产量达 51000~72000kg/hm2[9]。与目前的农作物单产相比较,光合潜力是现实产量的 6~8 倍,并且西藏农作物增产潜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这表明了西藏的光能资源在西藏食物生产及最终的食物保障方面,具有独特而巨大的优势和潜力。然而,由于受技术的限制,目前农作物光能利用率不足 0.3%[8],若以拉萨冬小麦最高产量 13425kg/hm2 计,光能利用率也仅为 0.81%[9]。其原因,除受技术限制外,还受低温的限制,气温低限制了多熟制发展和全年光能利用的时间[10]。针对西藏低温的劣势和光能资源丰富的优势,有学者大胆地提出了西藏发展“调温农业”的构思,就是利用光能优势,建设耐用温室,发展温室农业,建立世纪粮仓[1、2]。如实现这一构思,则将使西藏得天独厚的光能资源优势,真正成为西藏食物保障的优势和经济发展的动力。

  图 1 表达了光能资源与食物保障的关系。光能资源不仅在食物生产方面有直接利用优势,而且缓解农村能源的紧张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有显著的利用优势和重要意义,从而在实现西藏食物保障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稳定的和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系统是食物保障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农牧业生产赖以进行的基础。长期以来,西藏农村能源缺乏,尤其是燃料紧缺,在农村能源消费中,生物秸秆作为燃料直接燃烧,这就意味着耕地的有机肥源减少,土地的有机质不能有效补充,增加天然灌木林和薪柴的砍采压力,进而造成耕地、草地肥力不能维持,甚至下降,天然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及沙化等现象,给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当地食物保障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太阳能利用,如小型家用太阳灶等作为生物质能源的替代能源已显示了巨大的利用潜力和优势。据在西藏日喀则常索农业开发区的调查表明:农户使用太阳灶,每户平均节省 60% 左右的生活用燃料,其中 40% 为天然灌木,20% 为畜粪,从而使 40% 的天然灌木植被得到保护,20% 的畜粪可以还田,提高耕地肥力。此外,太阳能本身又是清洁能源。因此,更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意义,成为实现永续的食物保障的重要条件。

nr20000403-1.gif

图 1 光能资源与食物保障间的关系
Fig.1 Solar energy and food security

1.2 生物资源独具特色

  生物资源或称生物多样性是食物生产的基础,是农牧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也是当地群众增加收入,提高食物可获得能力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西藏的生物资源或生物多样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比较优势。

  (1)特有生物资源丰富。在植物资源方面,西藏特有种植物总数达 955 种,约占西藏植物总种数的 18.03%[13]。在西藏境内分布的 30 余种农作物种类中,许多作物形成了西藏特有的变种。尤其是在青稞(大麦)变种上形成了 563 个不同的特有变种[14]。在动物资源方面,西藏哺乳类动物已发现有 126 种,其中特有种 33 种,占总数的 26%,昆虫类 4000 余种,其中特有种占 1/4 强[14]

  (2)珍稀濒危生物资源(物种)丰富。在已列出的全国濒危及受威胁的 1009 种高等植物中,青藏高原有 170 种以上[13],其中绝大多数在西藏有分布;高原上濒危及珍稀的陆栖脊椎动物 95 种也在西藏境内广泛分布。其中 23 种珍稀兽(鸟)类被列入国家一级的重点保护范围[6]

  (3)经济动植物资源丰富,开发价值高。西藏绝无仅有的生态环境孕育了许多开发价值高的动植物经济资源。其中已报道发现的药用植物种类有 1000 多种。其中常用的中草药 400 多种,具有特殊用途的藏药有 300 余种[15],极珍贵的药材种类也不少,如:藏红花、冬虫夏草、贝母、雪莲花、麝香、鹿茸、熊胆等。

2 水资源具有一般性的相对优势

  与光能资源、生物资源相比,水资源尚不具备突出的相对优势,而归类为一般相对优势。

  西藏水能(力)资源是能源资源的最大优势,理论蕴藏量达 2亿kW 左右,居全国首位,可供开发的 5660万kW,居全国第三位[6]。仅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处集中的水力资源潜能达 1 亿多 kW, 单位面积水能的蕴藏量居世界之冠[17]。西藏淡水资源贮藏丰富,号称亚州淡水资源的“水塔”,是全国冰川、湖泊、河流数量最多的省区之一[16]。其中冰川面积 2.62km2,约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一半[6]。面积达 250km2 的淡水湖共有 6 个[18],全区平均年径流总量为 3959亿m3,约占全国的 12%[6]。同时,还有易开采利用的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西藏的矿泉、温泉水资源也非常独特,而且很丰富,且基本上未受到人类活动的污染,含有毒物质极少,水质较好,加上富含营养元素和具有独特的理疗作用和效果,为开发矿泉水产品、发展温泉疗养、农田灌溉及工业用水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另外,独特高原气候和特殊的水环境,也为形成特色水产资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其中,鱼类种群数量多、个体大,易捕捞,具有很高的经济开发价值[7]。尤其是湖泊鱼类资源贮量相当大。

  水资源是实现永续食物保障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农牧业生产的命脉。从食物保障角度分析,水资源不仅是食物生产量提高的基础条件之一,而且与食物可获得能力和购买能力以及食物可利用性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图 2)。

nr20000403-2.gif

图 2 水资源与食物保障间的关系
Fig.2 Water resources and food security

3 耕地、草地和森林资源具有双重性相对优、劣势

3.1 耕地资源

  耕地资源是农牧业生产发展赖以发展的基础,是食物,尤其是植物性食物生产的重要条件。耕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开垦程度直接影响着粮食、油料及饲料生产的发展,从而从深层上对食物保障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西藏长期以来处于粮食、油、肉不能自给的状态,全区性和局部性的食物短缺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并趋于更加严峻。如 1970 年代调进粮平均不足 2万t,1980 年代不到 4.5万t,随着人口的增长,粮食生产的发展又没有重大突破,到 1996 年运输进藏的粮食总量已达到 7万t[18]。然而,全区人均耕地面积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作物高产记录源于西藏,农作物赖以高产的光能和水资源并非贫乏,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力度也并非微小,如此众多的优越条件,为何粮食尚不能自给,其结症何在?西藏的耕地资源到底有何优越,是否有“独具特色”的劣势,粮食不能自给的结症是否在于耕地资源本身?

3.1.1 耕地资源面积大与土地质量差并存

  全区宜农土地面积达 44.3万hm2,其净耕地面积为 34.90万hm2。按现有人口总数 239.4 万人[18]计,人均耕地面积近 0.15hm2,比全国平均人均耕地面积高近一倍,按农业劳力计算,全区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的耕地面积近 0.33hm2[19],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耕地面积大,可谓西藏粮食自给和食物保障的一大优势。按人均净耕地面积 0.15hm2 计,粮食单产达到全国平均水平(4245kg/hm2[21],则西藏人均粮食生产水平达到 622.6kg,其中 35% 被转化、留种,则人均可消费粮达 400kg,足以满足食物保障并达到小康水平[2]。然而目前实际人均粮食生产水平仅
4050kg/hm2[18],相差近一倍左右,原因何在?显而易见,其原因是粮食的单产水平太低。按西藏官方统计的单产(4050kg/hm2[18],则接近于全国水平
(4245kg/hm2[21]。然而,严格按土地资源调查的全国标准计算(按
34.90万hm2[19],西藏 1996 年粮食总产 77.73万t(历史最高水平[18]时的单产仅 2242.5kg/hm2,与全国平均单产水平相比,低一半左右 )。即使是粮食总产达到百万吨的目标,单产也不到 3000kg/hm2。可是,达到 3000kg/hm2 的单产,又谈何容易。耕地质量及相关条件太差是结症所在。

  (1) 西藏 90% 以上的耕地分布在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旱地区,60% 以上的耕地处于雪水引不到,河水提不上的“中间地带”,为雨养状态,在耕地比较集中的河谷地区,如拉萨河、年楚河等流域的耕地,在春季和夏初时期,灌溉农田用水严重
不足[8],使西藏大部分耕地资源属于高寒干旱、半干旱类型。这种类型的耕地在持续利用于农作物生产时受到严重的限制,使西藏粮食生产不能持续发展。

  (2) 西藏土壤发育程度相对差,耕地熟化程度低,正是由于这种特点,加上冬春季的大风、夏秋的暴雨、高山的坡度更使耕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加剧,致使西藏 60% 的耕地资源属于中低产田类型[8],近 60% 的耕地资源的质量属三等地以上[10],有 1/3 的耕地分布在低温寒冷的高寒农业区[8]。由于 80% 以上土地分布在海拔 4000m 以上的地区,开垦难度大、效益低。因此,全区平均的垦殖指数不足 0.5%,属全国最低的省区[6、19]

3.1.2 耕地资源生产潜力巨大和利用率低并存

  西藏大部分耕地的地势较平坦,光能资源丰富,农作物的光温潜力巨大。耕地资源较集中的 " 一江两河 " 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超过 15000kg/hm2[22],与全区的现有粮食产量相比,高出 2.5~4 倍[22]。西藏温室农业或调温农业的潜力更大。大棚蔬菜的产出效益比露地高出近 1 倍[23],如全区温室及大棚蔬菜种植面积仅占蔬菜总面积的 2.3%,而产量占总产量的 43.8%。地膜覆盖玉米、土豆及粮食产量和效益也非常可观,具有发展温度调节为主的调温农业生产潜力巨大[11]。由于大气、土壤及河水环境污染少,发展无污染农业和绿色食品生产的潜力也相当可观[11~13]。西藏耕地资源的天赋,可作为西藏独具特色的比较优势进行开发挖掘,促进西藏达到永续的食物保障。然而,西藏耕地资源的这一潜力尚未充分开发利用。土地生产潜力的利用率不足 50%,现实产量比土地生产潜力低 2 倍以上。理想条件下的青稞产量也不足耕地资源生产潜力的 60%,土地质量较好,地势较平坦的农田,又受投入、水资源及生产管理等限制,产量都较低。目前每年有近 5% 的农田被“白色休闲”,许多地区是处于广种薄收的状态[8]。西藏土地的垦殖率在 0.5% 以下[19],远远低于全国 10% 的平均数[13]。可复种的面积小,复种指数极低,复种效益更低[8]。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主体的蔬菜保护地仅 200 多 hm2[23],仅占全区蔬菜种植面积的 2.3%。地膜覆盖地面积尚处于推广阶段,没有形成规模,绿色食品的生产与无污染农业的发展还处于摸索阶段。由于耕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和效益潜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挖掘和利用,长期以来,追求粮食自给的政策和重点放在了垦荒种粮和毁草种粮,进而使仅有的人力资源被禁锢在耕地上,劳动生产效率和群众购买力无法提高,但是,追求食物自给是当地群众的基本需求,其结果继续开荒种粮,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步入更难实现粮食自给的恶性循环[13]

3.2 草地资源

  草丰则畜壮、畜增;草欠则畜弱、畜减;无草则无畜。兴牧业,草业先行,人人皆知。草地资源 (Range land)和牧草地资源 (Grass land)是畜牧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它的面积、土质、草质、产草量、再生能力及生态条件直接影响畜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以草地畜牧业为主,传统草畜矛盾日趋突出的西藏畜牧业,遭到 1997 年大雪灾之后,严酷地应验了 1990 年代初一位学者的预言,即:如果我们依旧陶醉于“五大牧区”、“千年历史”,不重视面临的危困,沉迷不悟,不去积极地寻求新的出路,或迟或早必定陷入生态和经济的双重危机。同时,也掀起一次“雪灾大反思”的热潮。反思之意为正视客观的实际,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寻求发展的出路,其中正视客观存在的草地资源优势劣势是关键。

  (1) 草地面积大,但质量差  西藏境内共拥有各类天然草地 0.84亿hm2,占全国天然草地面积的 1/5,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之首位。占西藏总土地面积的
71.15%[24]。人均草地面积则达到 31.76hm2,可谓世界之冠。然而,巨大面积的优势并没有给西藏带来多大实惠,反而成为了一种沉重的包袱,某种程度上还使运输线的距离拉长,每逢雪灾之际,连救灾物资都难以运到目的地和受灾区。一次大雪灾之后的牲畜死亡率近达 50%,西藏草地资源的质量确实太差,承载力弱。主要表现在:西藏草地产草 750kg/hm2 以下的八级草地面积达 0.35亿hm2,占全区草地净面积的 49.49%,750~1500kg/hm2 的七级草地面积占全区草地净面积的 28.69%,而 4500kg/hm2 以上的四级以上草地面积仅占总草地面积的 1%,且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农区和农林区[24]。而从草地质量等级来看,中质低产草地面积占最大,占西藏净草地面积的 44.29%[24]。从载畜能力来看,在西藏平均一个羊单位牲畜所需草场面积(2.13hm2)是青海省 (0.7hm2) 的 3 倍,内蒙古 (0.75hm2) 的近 3 倍,美国(0.41hm2)的 5 倍,新西兰(0.12hm2)的近 18 倍,加上冬季超载较严重,畜产品产出不高,如西藏羊毛产量(0.5kg/只)仅为青海省的 1/3,美国的 1/8,新西兰的 1/10 不到。因此,西藏牛、羊的食草量严重不足,畜群素质差,抵抗灾害能力差,畜牧业生产力低,是西藏的畜产品得靠外地调进的根本原因[13]

  (2) 生态源的比较优势与生态脆弱的相对劣势并存  整个青藏高原地区及周边山地地区供应着约世界 1/5 人口的淡水资源,为此也被称为“生态源”和“江河源”[13]。西藏生态环境的保护程度,对中华民族和周边民族的生存发展具有全局性的意义。草地资源是西藏土地的主体成分。从这个意义上说,草地生态环境的整治与合理开发利用将受到各界关注,对草地资源的建设投入也将会有所倾斜。对草地资源保护将更加重视,也将吸引投资和采取保护措施,这可能是一种西藏草地资源的外部优势。但也应考虑到西藏草地资源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一旦遭到破坏,趋于恶化,难以恢复重建。这与西藏整个地质发育年轻、地势高、气温低等有关。这种脆弱的生态环境,使西藏草地资源的隐性成本高,环境外部经济性明显,很显然,这是西藏草地资源的一大劣势。这一劣势一旦被忽视,将严重影响西藏牧区的食物保障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草地生物资源丰富,但其产量很低  西藏草地生态类型多样,草地生物非常丰富。表现在:草地动植物种类极其丰富,共有 3171 种,其中维管类植物占 55.8%,被子植物 3111 种[4]。其中许多种是西藏特有种,如禾本科的三芒草属,西藏就有 5 种,莎草等草属植物,西藏产 34 种,7 种为西藏特有种等[24]。从植物生态型看,水生、湿生、中生及旱生的水生生态类型和高寒、温性、暖性及热性等热量生态类型的植物均有分布。从利用价值上看,西藏天然草地共有饲用植物 2672
[24],药用植物上千种,约占全国药用植物的 70%,其中草地药用植物约占
50%[24]。冬虫夏草、红景天、贝母、雪莲花等在西藏牧区已成为重要经济收入来源。同时,还有种类不少的纤维植物、花卉、密源、饮料及淀粉植物[24]。另外,近 133亿hm2 的无人区草地为野生动物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宽广的栖息之地。为此,西藏草地的动物资源也非常丰富而独特。其中西藏野驴、野耗牛、藏羚羊、白唇鹿、马麝、雪豹及黑颈鹤等驰名中外。

  生物资源经济价值高,草质优良。如虫草,1g 近 8 元,麝香更是无价,被称为“黄金有价麝无价”。而更突出的是西藏草地资源的草质佳,具有“三高一低”的优点,即,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高、无氮浸出物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
[24],为当地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然而,草地资源的产量低,使生物资源丰富、经济价值高、草质优的优势被掩盖,草地资源及其生物资源的产量低,集中表现为:生产潜力低、载畜能力低、生产水平低、再生能力差和自然灾害多等“三低一差一多”。加上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西藏冷暖季的载畜量差异大,冬季草地负荷过重,过冬饲草紧张,导致陷入牲畜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中。这也是影响农牧区食物保障和农牧民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现有条件下,西藏进一步发展草地畜牧业的潜力很小。而充分利用农区粮食生产的单产高、潜力大的优势,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生产更多更好的畜产品是促进西藏畜牧业发展的明智举措。

3.3 森林资源

  耕地和草地资源是直接影响食物保障的重要因素。它们的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左右着粮食、油料、畜产品生产量,进而影响食物生产和供给水平。而森林资源不能直接缓解人口增长,食物需求增加引起的压力,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引起食物分配不公、贫富分化和饥饿等现象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但是森林资源作为林业这一农业经济复杂系统的重要产业之一,在增加粮食生产和提高粮食供给的持续性,提供森林产品(林产品、食品等),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改善食物保障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与食物保障的关系也很密切。然而,西藏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巨大的蓄积量,未成为一种经济的优势来摆脱西藏食物短缺的陷阱和困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1)森林资源丰富,但利用难度大  西藏具有森林类型复杂、多样、树种繁多等特点[26],是我国森林类型丰富多样,珍稀和特有树种较多的省区之一[6]。区内共有 30 个主要林区,林地面积达 760万hm2,活立木总蓄积 20.84 亿[5],其中用材林面积 583 万多 hm2,用材林蓄积量达 16.8亿m3, 与全国各省相比,西藏林区单位面积蓄积量 336m3/hm2,是云南省的 2.9 倍,黑龙江省的 3.1 倍,广东省的 10
[27],位居全国第二位,占全国林木蓄积量的 13.4%[6],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然而,到 1990 年代初,西藏林工产值徘徊于国民生产总值的 1%~2%[3],并没有带来多么大的经济利益,更谈不上对西藏食物保障起大的作用,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西藏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的高山峡谷中,交通极为不便,从西藏现有经济实力看,其开发利用难度大[7],经济效益较差。此外,经济林面积微小,仅占森林总面积的 0.01%[5],这就限制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2)宜林地面积大的比较优势与开发难度大的相对劣势并存  全区宜林土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 11.56%,达 0.14亿hm2[22],面积相当可观,但较集中地分布在藏东南的峡谷之中,虽然面积较大、土质好,但开发利用难度可想而知。分布在藏中南地区尤其在“一江两河”地区约有 66.67万hm2 以上[5],但绝大多数的宜林地又缺水,土地质量较差,开发投资需求大,从现实经济实力来看也一时难以开发利用。森林在环境质量的改善及提高生态系统的可持续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将引起各界的重视,并加大对此投入。但西藏目前的森林覆盖率仅 5.29% 左右[5]。人工造林虽有巨大的成效,还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园林地更是微小,使森林资源和宜林地的潜在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4 讨论与建议

  西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食物保障过于依赖和开发耕地、草地和森林资源来发展农林牧业,而对光能、水资源和矿产资源未能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则因孤立地开发而既没有使本业得到很好的发展,更未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西藏食物保障取决于如何将这些资源有效组合利用,扬长补短,增强和发挥资源组合优势的开发活力与潜力。图 3 展示了西藏自然资源组合优势开发利用模式。

nr20000403-3.gif

图 3 西藏自然资源组合优势开发利用模式
Fig.3 Integrated use of the natural resources in Tibet

  (1)光能是食物生产与发展的能量基础,水是食物生产的的命脉,生物资源是食物生产的重要条件,土地资源是食物生产的基础,四者有效组合与相结合是食物生产潜力及其开发的基础。对于西藏高原的食物生产而言,光能资源是一大优势条件,而因高寒而普遍低温是一大劣势。充分利用光能资源形成光能产业并将光能有效地转化为热能,同时有效开发利用水资源,发展水利产业,在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规模庞大的温室农业或称调温农业,利用生物资源开发名、特、优食品等是西藏农牧业发展与食物保障的潜力所在,也是光能、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的组合优势所在。在经济实力允许的条件下,逐步建设城郊大型温室蔬菜生产基地,发展温室蔬菜产业;以温室种植业为依托,发展相应的养殖业;建设大型温室饲料生产基地,促进防灾抗灾饲料生产与畜牧业的生产;以大型温室粮油生产基地的建设来发展牧区粮食与食用油生产等。

  (2) 西藏目前海外游客不到 10 万人次,这与西藏丰富的旅游资源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孤立地开发旅游资源将缺乏旅游业的活力。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组合进行开发形成旅游产业链是旅游业兴旺发达的重要途径,也是旅游业向着跨世纪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培育,成为西藏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潜力所在。西藏独特的生物资源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旅游业与生物资源开发所形成的生物资源产业相结合是发展具有西藏特色旅游业的基础。首先,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来为生物资源的开发产品开拓和培植市场。几乎到藏旅游者无不问津西藏所特有的牦牛、青稞、冬虫夏草、雪莲花、红景天、藏红花、藏野驴、藏羚羊、野牦牛等。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提条件下,大力开发这些生物资源,生产符合游客品味和喜好的纪念品和食品,形成以旅游业和游客为后盾的生物资源产业。其次,通过独有的生物资源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如着力建设藏北野生动物观赏区、藏东南森林生态观赏与科考区,在主要旅游干线(以拉萨和日喀则为中心),以名胜古迹为主,配建生物多样性观赏区,都将有利于吸引中外游客,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第三,西藏是全球少见的“净土”,开发各类绿色食品,专供旅游饭店和游客也有可观的市场潜力。

  (3)在有效管理和保护西藏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有步骤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增强自治区的经济实力,围绕农牧业这个基础产业,有效开发利用优势资源,为农牧业积累资金,优先在农牧业发展上有所突破,尽早实现食物保障。

参考文献

1 马洪,等.中国地区产业发展与产业政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2黄万纶.西藏经济概论[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
3丁穷夫.西藏发展问题评论[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
4孙勇.西藏:非典型二元结构下的发展改革[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
5多吉才旦、江村罗布.西藏经济简史[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
6孙尚志.西藏自治区经济地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
7俞允贵,等.西藏产业化[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
8胡颂杰.西藏农业概论[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9刘燕华.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土地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10杨改河.西藏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
11俞志谦.地理信息系统关联性研究与西藏农业可持续发展宏观决策[D].北京:中科院遥感所博士论文,1997
12尼玛扎西,等.西藏农业可持续发展前景与对策[J].西藏农业科技,1998,(1)
13 洛桑·灵智多杰.青藏高原环境与发展概论[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
14王保海,等.西藏生物多样性概述[J].西藏农业科技,1997,(3)
15 张天华.西藏自治区环境质量报告书[R].拉萨:西藏自治区城乡建设环保厅,1997
16白涛.西藏水利产业化[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
17杨逸畴.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地貌环境资源及其开发和保护,地貌·环境·发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18西藏自治区统计局.西藏统计年鉴 199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
19西藏自治区土地管理局.西藏自治区土地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20西藏自治区土地管理局.西藏自治区土壤资源[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21刘中一.中国粮食的生产与流通[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
22西藏自治区土地管理局.西藏土地资源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23李晓忠.面向 21 世纪的西藏蔬菜科技[Z].拉萨:西藏农牧科学院,1998
24西藏自治区土地管理局.西藏自治区草地资源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25联合国粮农组织.林业与食物保障[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2
26刘务林.西藏的主要用材林概论[A].曾维利,刘务林.西藏林业论文集,A 集[C].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
27杨建祥.西藏的森林资源[A].曾维利,刘务林.西藏林业论文集,A 集[C].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

尼玛扎西 (1966-),男(藏族),西藏扎朗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现在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从事西藏农业可持续发展与食物保障的研究工作。

* 中科院重大及特别支持项目专题“青藏高原重点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K Z951-A1-204-05) 资助。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生态系统∶植被∶森林
生态系统∶植被∶草原
能源∶可再生的能源∶太阳能
可持续发展∶社会保障
国土资源∶耕地
生态系统∶水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