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研究∶政策与对策

我国中西部地区持续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张落成 董雅文 朱振国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南京 210008)

提 要 探讨了中西部地区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并提出了一些环境立法、资源合理利用、结构优化、环境带动等可持续发展对策。

关键词 中西部 环境 可持续发展

分 类 中图法 X21

1 中西部地区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

  中国中西部地区一般是指除沿海 11 个省市(京、津、冀、辽、沪、苏、浙、闽、粤、鲁、琼)以外的 20 个省区。该地区 1996 年共有人口 77016万,占全国总人口的 62.9%,土地面积占全国的 88.5%,GDP 占全国的 44%。1996 年,除了黑龙江省以外,其余 19 个省区全是由低收入组和下中等收入组(人均 GDP 低于全国平均)构成的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环境指标比想象的要严峻得多,这从以下 3 个方面可以明显反映出来。

1.1 中西部地区污染控制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大低于东部地区

  选取东部的江苏、浙江与西部的青海、新疆进行省区比较,从 1995 年污染控制情况以及治理率对比来看,西部两个代表性省份青海和新疆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11.4% 和 20.3%,处理率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31.8% 和 18.7%。两省区工业废气中燃料燃烧消烟除尘率也没有达到国家平均水平,废气净化处理率指标稍好,但工业粉尘回收率分别比全国低 27.7% 和 24.2%。西部省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极低,全国平均为 42.9%,青海、新疆分别为 26.8% 和 40.6%。相反,以江苏、浙江为代表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污染控制率各项指标几乎全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 1)。

表 1 1995 年东部、西部代表性省份工业污染控制率比较 (%)
Table1 The comparison of industrial polution control rate in the representative provinces of East and West China in 1995

地区 工业废水 工业废气 工业固体废物
排放达标率 处理率 燃料燃烧消烟除尘率 工业废气净化处理率 工业粉尘回收率 综合利用率
全国 55.4 76.8 89.7 70.8 81.9 42.9
江苏 65.4 73.5 94.5 82.0 80.6 77.8
浙江 71.5 76.0 93.4 59.1 81.5 59.4
青海 44.0 45.0 88.8 82.0 54.2 26.8
新疆 35.1 58.1 85.0 70.5 57.7 40.6

注:资料来源:中国环境年鉴,1996.北京:中国环境年鉴社,1997

1.2 中西部地区城市环境整治综合指标处于较后的位置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局 1995 年公布的全国 37 个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状况评价结果,在环境质量、污染控制、环境建设、环境管理 4 个方面 21 项指标中,中西部城市明显处于后面的位置,如昆明、贵阳、银川、西宁、兰州、重庆、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分别处于全国第 30~37 位。

1.3 中西部地区环境污染的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但投入污染治理的费用较少

  1995 年,全国企事业单位废水排放总量是 1991 年的 1.11 倍,其中工业废水为 0.94 倍,新疆 1995 年废水排放总量和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分别为 1991 年的 1.59 倍和 1.13 倍。1995 年全国废气和工业废气排放量分别为 1991 年的 1.22 倍和 1.27 倍,而青海分别为 1.33 倍和 1.43 倍,新疆分别为 1.63 倍和 1.36 倍,高于全国水平。

  “七五”期间,全国污染治理投资占 GDP 的比重为 0.69%(当年价,下同),“八五”期间,全国污染治理投资占 GDP 的比重在 0.8% 左右,已经接近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水平(表 2)。但是中西部地区,如青海、新疆 1995 年企事业单位投入污染治理的费用仅占该地区 GDP 总量的 0.28% 和 0.29%,明显偏低。

表 2 中国环保经费占 GDP 的比重及与世界主要国家的比较
Table2 Proportion of fund devoting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GDP in China and comparision with majo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国家 1990 年环保经费占 GDP% 国家 1990 年环保经费占 GDP%
日本 1.0 意大利 0.2(2)
加拿大 0.9(1) 荷兰 0.9(2)
美国 0.6 西班牙 0.6
法国 0.5 英国 0.4
德国 0.8 中国 0.79(3)

注:资料来源:国际比较年鉴 1996 年,中国环境年鉴 1996 年。(1) 指从城市固体垃圾中回收量;(2) 指从城市垃圾中回收量;(3) 为 1994 年数据。

2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效地控制了水环境污染,但大气污染依然严重制约经济发展

2.1 中西部地区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类型

  环境与经济是一种相互推动、相互制约的关系,就中西部地区而言,大致分为三种类型:①经济发展比较适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环境质量改善及生态建设;②经济发展速度过快,但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导致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加剧;③经济发展速度较慢,自然环境保持了较多的本底状态,良好的自然环境有利于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

2.2 经济发展促进了水环境质量的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推进了环境质量的逐步改善。从以下 8 个中西部民族地区的环境发展指标可以看出:①除内蒙古、西藏、新疆、青海外,各地区每亿元 GDP 废水排放量不同程度下降,总体而言,其下降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95 年全国每亿元 GDP 废水排放量为 207万t,贵州 425万t,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数。但是广西、贵州、青海等省区废水排放量下降幅度高于全国水平;②尽管中西部地区不少省区每亿元 GDP 工业废物排放量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其排放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1986 年全国每亿元 GDP 工业废物排放量为 1.75万t,1995 年降为 0.12万t。1995 年每亿元 GDP 工业废物排放量最低省区是宁夏,为 0.13万t,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最高的地区是云南,为 1.51万t,其次是青海,为 1.37万t,贵州为 1.043万t,内蒙古、广西和新疆也均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数,需要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3 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除云南外,多数省区每亿元 GDP 废气排放量呈上升趋势,控制大气污染是今后中西部地区环境治理的主攻方向。1985 年以来,全国每亿元 GDP 废气排放量呈下降趋势,由 10.58亿m3 下降为 6.86亿m3,除云南以外,其它各省区均高于全国平均数,宁夏、新疆、贵州呈上升趋势,表明能源大省废气污染排放强度相当高。从发展趋势来看,中西部地区环境污染正在由城市逐步转向农村,由工业点源向农业面源扩散,对广大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将越来越大。因此,中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是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重点。

2.4 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制约了环境与经济的持续发展

  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开发过程中稍不注意就容易引起生态环境退化。如新疆虽然拥有 1/6 的国土,但其中可资经济利用的绿洲面积只占 4%,而绿洲边缘是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地带。若林木毁坏,水资源利用不当,农田生态系统就容易退化为荒漠生态系统,而使其逆转则很困难,历史时期塔里木盆地许多古绿洲的消失即为一例。建国以来,新疆新开荒地 340万hm2,因土地沙化、盐碱化已撩荒 140万hm2。无疑,这种粗放经营方式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

3 中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加强环境立法、执法,以法律手段保护环境

  《中国环境保护法》于 1979 年问世,进入 90 年代,中国相继制定了《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和《中国 21 世纪议程》。到目前为止,全国已颁布了《环境保护法》等 6 部环境法律和 9 部同环境密切联系的资源法律,环境法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环保工作基本有法可依。环境执法力度也在不断加大,1996 年 8 月至 1997 年 6 月,全国已经依法取缔和关闭了 15 种工艺落后和污染严重的小型企业 65000 多家,在水污染严重的淮河流域关闭了 1100 多家生产能力 5000t 以下的造纸厂。1992 年以来对 14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统计,环保部门对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63000 余件,在对进口废物的监督管理上,依法查处了多起非法进口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的事件。

3.2 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来改善生态环境

  从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来看,环境问题的产生在某种程度上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有关系。如经济发达的江苏苏、锡、常地区,由于产业结构的同构化已经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经济低谷地区正在走着一条与发达地区相似的道路。由于这些地区产业结构多以农业资源开发为主,工业内部结构则以重工业为主,这种产业结构决定了这一地区面临的环境问题比其它地区更为严峻。淮河流域的污染加剧就是明显的例证。据调查,对淮河流域造成重大污染、被要求限期整顿的 1500 多家企业中,相当部分是小造纸厂、小酿酒厂、小化工厂等国家明令限制发展的“十五小”工业。中日合作对山西阳泉市环境问题进行了跟踪调查,1995 年该市工业产值中轻重工业比例为 1∶6.63,而全国为 1∶1.02。这种重型化的产业结构决定了重污染结构,该市煤炭、冶金、化工、电力四大工业支柱产业,无论是能耗、水耗还是“三废”排放量均占全区 75%~90%。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走过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财政自给率仅为 40%~50%,这种状况决定了“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在该地区行不通,必须另辟蹊径,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等非工程措施来改善生态环境可作为重要途径。

3.3 强调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偿性,制定合理的政策,集约性地开发利用资源

  中西部地区最大的优势是资源,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排序前 20 名中有 18 个是中西部省区,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和自然资源总丰度除了湖北以外,均处于前 20 位。主要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非金属矿产、水资源、森林、草场和野生动物。由于资源价格的不合理,加上开发利用上比较粗放,这些地区的资源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要恰当运用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制定相应的政策,包括自然资源价格政策,在统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宏观调控与结构调整,改变目前价格扭曲的局面;补偿政策,对于中西部地区种树种草、涵养水源、预防洪涝、提供下游清洁用水者,受益地区或国家应提供相应的补偿;扶植政策,国家对中西部地区教育卫生、公共交通、环境保护以及公共福利事业等提供物质支持和技术援助。陕西省 1997 年 1 月颁布了《陕西榆林、铜川地区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在该地区从事资源开发、利用矿产品进行加工生产以及向省外运输能源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须缴纳生态环境补偿费。这一做法在中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中应普遍推广。

  要从主要依靠拼资源、拼能源、牺牲环境、盲目追求数量和速度的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增加技术含量,改变产品质量的集约经营方式,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科技在环境保护中的贡献率,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加强除尘、脱硫、水处理和噪声防治设备的开发和产业化,引导企业开展 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3.4 有条件的地区通过发展旅游等无污染工业来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中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在全国也具有一定的优势,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或全国少见的,自然景观包括西南的喀斯特岩溶景观、旖旎的山水景观(如桂林山水)、原始热带、亚热带景观(如西双版纳旅游景观),西北的戈壁、沙漠和绿洲也成为我国特有的旅游地。人文景观包括两类,一类是历史文化景观(如古丝绸之路),另一类是民俗风情、风貌。上述各具特色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中外跨国旅游者,而成为旅游热带或热线。从实践来看,旅游业可以作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它既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可以保护环境,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云南西双版纳、大理、瑞丽等地区,广西凭祥等边贸城市,旅游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成为主要的外汇收入来源之一。据统计,云南 1994 年旅游外汇收入为 1.24亿美元,广西为 10.27亿人民币,大理市 1991~1995 年通过旅游共吸引外资折合人民币 8.8亿元。

参考文献

1 胡鞍钢等.中国地区差距报告.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2 严瑞珍等.中国贫困山区发展的道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3 刘再兴.中国区域经济数量分析与对比研究.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
4 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第一作者简介

张落成,男,1967 年生,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主要成员,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东部经济低谷地区的崛起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负责人之一,已经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近 50 篇。

* 本文的调研得到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特别支持。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可持续发展
环境管理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