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研究∶动、植物资源

渤海越冬场渔业生物资源量和群落结构的动态特征*


邓景耀,金显仕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071)

提 要 根据 1983、1993 和 1999 年冬季在渤海越冬场拖网试捕采集的渔获量资料,分析研究了渤海渔业生物地方种群的种类组成、生物量指数和优势种群的年间变化。资源量呈逐年大幅度减少之势,平均网获量分别为 11.5kg/h、3.5kg/h 和 0.7kg/h,平均网获尾数则为 669 尾/h、145 尾/h 和 37 尾/h;群落结构和优势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983~1993 年的优势种群梅童和孔鳐等经济底层鱼类为安氏新银鱼所替代。捕捞过度是经济种群资源量剧减的主要原因,强化渔政管理,开展经济种群的种苗放流是保护、恢复和增殖渔业资源的主要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 渤海;越冬场;渔业生物量;群落结构;优势种

中图分类号 S9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037(2001)01-0042-05

  渤海封闭性较强,入海河流众多,河口邻近水域是黄渤海多种经济鱼虾类的主要产卵场和栖息地。主要渔业生物种群在黄海中南部越冬后,每年 4~5 月游入渤海产卵繁殖、索饵肥育;随着水温的下降,11 月游出渤海到黄海越冬。同时,一些常年生活在渤海的地方种群也逐渐游离内湾浅水区到渤海中部水深 10~30m、底层水温 1~3℃的越冬场(蛰伏)越冬。

  渤海的地方性种群,特别是一些经济价值较大的种群为数不多,资源量不大,但均系对翌年渔业生物资源的补充量至关重要的亲体,其数量变动对渤海渔业资源的补充和持续利用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根据 1983、1993 和 1999 年 2 月在渤海越冬场进行定点拖网调查取得的渔获量资料,分析研究地方性渔业生物种群 10 余年来资源量和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为实施渔业资源有效保护、增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渔获物及其种类组成资料

  取自双拖网渔船(147~220kW)定点大面底拖网试捕调查(图 1)。网具规格为:网囊网目 20mm,网口高度和宽度分别为 6m 和 25m。拖速为 2.6 节,每站拖网 1h。平均渔获量(kg 和尾数/h)系全部拖网站的平均值。

nr20010107-1.gif

图 1 渤海越冬场渔业资源调查站位分布图
Fig.1 The distribution of surveyed station in the overwintering ground of the Bohai Sea

1.2 生态优势度

  根据渔获物中个体大小差异悬殊的特点,选用 Pinkas(1971)[1] 提出的相对重要性指数 (IRI):

IRI=(N+W)F

这里 N 为某个种类的尾数在总渔获尾数中所占的比例 (%);W 为某个种类的重量在总渔获重量中所占的比例 (%);F 为某个种类在拖网总次数中出现的频率,即出现站位数与总调查站位数之比。

2 结果

2.1 种类组成和生态类型

  渤海越冬场 2 月份网获渔业生物种类共 44 种(表 1),其中虾蟹类 8 种,头足类 4 种,鱼类 32 种,多数是暖温性种类,占 79.5%,冷温性种类占 13.6%。1983、1993 和 1999 年 2 月捕获的渔业生物种类分别为 38 种、27 种和 23 种,种类多样性逐年显著减少。渤海无海区特有的种类,数量较大的重要经济种类有:日本鼓虾、三疣梭子蟹、日本鲟、口虾蛄、花鲈、梭鱼、梅童类、孔鳐、半滑舌鳎、刀鲚、凤鲚、黄盖鲽、焦氏舌鳎、安氏新银鱼等。此外,日本鼓虾、矛尾虎鱼和六丝矛尾虎鱼的数量较大,为渤海捕食性鱼类的主要饵料种。

表 1 渤海冬季越冬场渔业生物名录
Table 1 List of fishery species in the overwintering ground of the Bohai Sea

种类 出现年份
1983 1993 1999
   甲壳类 (Crustacea)         
1 脊腹褐虾 Crangon affinis + + +
2 葛氏长臂虾 Palaemon gravieri + + +
3 脊尾白虾 Palaemon Carinicauda    + +
4 日本鼓虾 Alpheus distinguendus + + +
5 鲜明鼓虾 Alpheus distinguendus    +   
6 三疣梭子蟹 Portunus tritrberculatus +      
7 日本鲟 Charybdis japonica +      
8 口虾蛄 Oratosquilla oratoria + +   
   头足类 (Cephalopoda)         
9 火枪乌贼 Loligo beka + + +
10 双噱耳乌贼 Sepiola biostrata + + +
11 短蛸 Octopus ocellatus +    +
12 长蛸 Octopus variabilis + +   
   鱼类 (Fish)         
13 花鲈 Lateolabrax japonicus + +   
14 梭鱼 Liza haematocheila + + +
15 棘头梅童 Collichthys lucidus + +   
16 黑鳃梅童 Collichthys niveatus +      
17 孔鳐 Raja porosa + + +
18 美鳐 Raja pulchra + +   
19 细纹鲥子鱼 Liparis tanakae + + +
20 玉筋鱼 Ammodytes personatus + + +
21 安氏新银鱼 Neosalanx anderssoni + + +
22 小鳞鱵 Hyporhamphus sajori    +   
23 刀鲚 Coilia ectenes + + +
24 凤鲚 Colia mystus + + +
25 短鳍 Callionmyus kitaharae + + +
26 方氏云鳚 Enedrias fangi    + +
27 长绵鳚 Enchelyopus elongatus + + +
28 长蛇鲻 Saurida elongata       +
29 海龙 Syngnathus acus +      
30 大泷六线鱼 Hexagrammos otakii +      
31 黑鲪 sebastodes fuscescens +      
32 矛尾复鰕虎鱼 Synechogobius hasta + + +
33 矛尾鰕虎鱼 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 + + +
34 六丝矛尾鰕虎鱼 Chaeturichthys hexanema +    +
35 钟馗鰕虎鱼 Triaenopogon barbatus       +
36 普氏栉鰕虎鱼 Ctenogobius pflaumi +      
37 中华栉孔鰕虎鱼 Ctentrypauchen chinensis +      
38 褐牙鲆 Paralichthys olivaceus +      
39 高眼鲽 Cleisthenes herzensteini +      
40 黄盖鲽 Pseudopleuronectes yokohamae + +   
41 石鲽 Platichthys bicoloratus +      
42 半滑舌鳎 Cynoglossus semilaevis +      
43 紫斑舌鳎 Cynoglossus purpureom aculatus +      
44 焦氏舌鳎 Cynoglossus joyneri + + +

2.2 渔业生物资源量指数的年间变化

  表 2 列出了近 20 年来渤海越冬场(冬季)平均渔获量指数的年间变化。1983、1993 和 1999 年 2 月的平均渔获量分别为 11.5kg/h、3.5kg/h、0.7kg/h 和 669 尾/h、145 尾/h、37 尾/h,呈现出大幅度下降的趋势,渤海地方性种群的总渔获量和主要经济种群资源量急剧减少。

表 2 渤海越冬场主要渔业生物资源量和群落结构的年间变化
Table 2 Yearly variations of abundance and community strucure of major fishery species in the overwintering ground of the Bohai Sea

种类 平均单位网次渔获量 相对重要性指数 (IRI)
1983(32 网) 1993(27 网) 1999(30 网) 1983 1993 1999
g/h 尾/h g/h 尾/h g/h 尾/h
日本鼓虾 441.2 258 30.0 17 8.5 5 42.46 10.49 12.51
葛氏长臂虾 45.8 32 8.5 6 6.6 4 4.86 3.34 9.51
脊腹褐虾 44.9 59 13.0 19 2.3 3 7.74 9.42 3.61
三疣梭子蟹 219.9 1 0 0 0 0 1.05 0 0
口虾蛄 137.0 7 7.6 (7) 0 0 1.77 0.07 0
梅童类 713.3 108 585.3 57 0 0 19.51 50.00 0
凤鲚 588.4 100 10.0 1 7.1 1 17.62 0.28 0.58
孔鳐 3335.1 8 1986.1 6 34.9 (2) 15.08 42.49 0.37
安氏新银鱼 43.0 21 78.0 25 38.0 16 1.74 16.14 48.36
细纹鲥子鱼 132.8 (1) 377.6 (11) 446.0 (11) 0.04 1.98 9.16
半滑舌鳎 262.7 0.4 0 0 0 0 0.51 0 0
矛尾复鰕虎鱼 325.0 4 31.5 (11) 69.7 1 2.51 0.13 3.12
焦氏舌鳎 585.7 34 28.5 2 0.9 (1) 8.52 0.91 -
黄盖鲽 703.5 2 91.7 (8) 0 0 2.00 0.52 0
花鲈 1135.9 1 3.3 (1) 0 0 3.11 - 0
梭鱼 1826.3 1 86.5 (1) 1.0 (5) 4.98 0.09 -
六丝矛尾鰕虎鱼 29.7 4 0 0 5.5 1 0.15 0 0.51
矛尾鰕虎鱼 454.6 23 121.5 4 19.8 1 5.77 5.27 2.96
长绵鳚 34.1 1 55.2 1 0.9 (1) 0.18 0.62 -
单位网次总渔获量 11525.0 669 3547.0 145 658.9 37         

  1983 年 2 月大中型经济鱼类孔鳐、梭鱼、花鲈、梅童类、黄盖鲽、凤鲚、半滑舌鳎、焦氏舌鳎和矛尾复鰕虎鱼等的平均渔获量占总渔获量的 82.2%,1993 年降为 79.6%,1999 年仅为 17.2%。同样地,在渤海鱼类食物网中占主要地位的日本鼓虾、矛尾鰕虎鱼和六丝矛尾虎鱼的平均渔获量则分别占渔获总尾数的 42.6%(285 尾/h)、14.5%(21 尾/h)和 18.9%(7 尾/h),资源量也在急剧减少。只有安氏新银鱼(一种平均体重仅为 2~3g 的小型鱼类)是资源量变动不大的种类,此外,大型鱼类细纹子鱼则是为数很少,数量逐年有所增加的种类。

2.3 渔业生物优势种的年间变化

  近 20 年来在渤海越冬场占据优势种地位的鱼类主要有梅童类、孔鳐、凤鲚和安氏新银鱼,虾类中以日本鼓虾、脊腹褐虾和葛氏长臂虾为主。梭鱼、三疣梭子蟹和口虾蛄也是渤海越冬场的优势种群,因其生活习性不同或具有穴居、蛰伏在泥中越冬的习性,拖网取样采集的资源量指数不具代表性。

  渤海冬季渔业生物的群落结构和优势种群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 2)。设定相对重要性指数大于 10 的种群为优势种,则 1983 年的优势种为梅童、凤鲚、孔鳐和日本鼓虾,其平均网获量分别为 713.3g/h、558.4g/h、3335.1g/h 和 441.2g/h;1993 年除凤鲚和日本鼓虾数量急剧减少,安氏新银鱼数量有所增加,成为优势种群 (IRI=16.14) 外,梅童和孔鳐仍然占据绝对优势,可是梅童和孔鳐的平均网获量则降为 585.3g/h 和 1986.1g/h;1999 年冬季渔业生物的群落结构和优势种则发生了质的变化,梅童类、凤鲚和孔鳐已经完全丧失了优势种的地位,成为稀有种类,而个体小、资源量及其变动并不大的安氏新银鱼则成为主要优势种,日本鼓虾的资源量虽然大幅度下降,却仍然保持了优势种的地位。安氏新银鱼的平均网获量 (38g/h) 反而低于 1983 年 (43g/h) 和 1993 年 (78g/h),同样地,日本鼓虾的平均网获量则从 1983 年的 441.2g/h 降至只有 8.5g/h。

3 讨论

3.1 过度捕捞是渔业生物地方性种群数量剧减的主要原因

  60 年代初至 80 年代中期是渤海秋汛对虾渔业的兴盛时期,机帆船和机轮双拖网兼捕和损害了大量带鱼、小黄鱼、鳓鱼和黄姑鱼等洄游性底层经济鱼类的幼鱼,致使带鱼和鳓鱼等早在 80 年代初就在渤海基本“绝迹”。相对而言,对一些地方性种群如梅童类、梭鱼、黄盖鲽、孔鳐、三疣梭子蟹和口虾蛄以及日本鼓虾等小型虾类影响不大。为了保护底层经济鱼类的幼鱼,1988 年拖网全部退出渤海,渤海秋汛对虾渔业变为单一的虾流网渔业。这是渤海调整渔业结构、改革捕捞方式的重要举措。实践表明:这一重大举措并未遏制渤海鱼类资源,特别是地方性种群趋于严重衰退的速度。导致主要的地方种群梅童类、花鲈、梭鱼、三疣梭子蟹、口虾蛄和日本鼓虾资源衰败的主要原因大同小异,捕捞过度是根本性的原因。流网原本是一种专捕性和选择性较强的渔具,有利于资源特别是黄盖鲽、孔鳐等底栖鱼类和小型虾类的保护。进入 90 年代以来,虾流网事实上是经过“改进”的可以捕捞不同大小(体长)、体形和栖居特点的多种鱼虾类的“三重”或“多重流网”、“抱鱼网”、“兜流网”等具有多功能的渔具。从某种意义上讲其捕捞或损害渔业生物资源的性能远在底拖网之上。它们不仅具有多功能的特点,而且网具的规格(45×10(高)m2/片)和每船带网量(45m×35 片)很大。作业时间提前和推后各一个多月,“迎捕”和“追捕”产卵和越冬群体。由于这种半流动的作业方式,渔获物组成多样化,成本较低,促进了该种渔业的发展,投产的船数大增,从而加快了上述地方性资源衰退的速度。两种梅童鱼个体虽然不大,却是地方性种类中数量较大的经济鱼类,根据调查资料评估[2],80 年代初渤海的资源量高达 6000t 左右;到 90 年代初的十年来分布于莱州湾的补充量虽然有所下降,但变化不大[3];1998~1999 年则在莱州湾和渤海越冬场的调查中“绝迹”。梭鱼和日本鼓虾因其生活习性和分布别具特点以及个体小,60~80 年代曾经逃脱了被底拖网渔业兼捕的威胁,进入 90 年代以来却未能逃脱“多功能流网”带来的“厄运”。90 年代初在渤海中部开发的魁蚶“拖耙”渔业兼捕了大量在软泥中蛰伏越冬的三疣梭子蟹亲蟹是其补充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也是这期间应运兴起的捕捞花鲈鱼苗,用于养殖和大量出口的“特种”作业,严重地损害了鲈鱼资源。90 年代以来在渤海兴起的口虾蛄渔业,年产量高达数万吨,已经取代秋汛对虾渔业成为渤海渔业生产的重要支柱。1998~1999 年调查结果表明,口虾蛄的资源量显著减少,正面临着因过度捕捞资源衰退的威胁。

3.2 强化渔政管理,保护和恢复渔业资源

  渤海是黄渤海主要经济种群的主要产卵场、栖息地和索饵场,又是渤海地方性种群终生的栖息地,在我国近海渔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80 年代末,在渤海进行的捕捞方式的“改革”,不仅未能扼制反而加快了地方性种群资源衰退的速度。如上所述,补充型的捕捞过度是渤海地方性种群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为了保护和恢复渤海的渔业资源,实施有效的渔政管理,压缩和严格控制捕捞力量,推行“安全捕捞技术”,禁止和限制“多功能”的网具作业,实行渔业许可,规定捕捞限额势在必行。

3.3 开展经济种群种苗放流是恢复、重建和优化渔业资源的重要途径

  梭鱼、黄盖鲽和半滑舌鳎生长快、洄游距离短,是常年生活在渤海的经济价值很高的地方性种群。具备了“放流、受益一体化”,易于管理,适于并能够进行工厂化育苗的条件,是首选的放流对象。渤海作为我国的内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水面“牧场”,是鱼虾类放流增殖的优良海湾和示范基地。要恢复、增加和重建渔业资源,优化群落结构,保证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管理和放流增殖应当同时并举。

参考文献

1Pinkas L, Oliphant M S, Iverson I L K. Food habits of albacore, bluefin tuna, and bonito in California waters [J]. Calif. Dep. Fish. Game, Fish Bull., 1971,(152):1~105
2邓景耀,孟田湘,任胜民.渤海鱼类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J].海洋水产研究,1988,(9):11~89
3唐启升,孟田湘.渤海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分布图集[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7

第一作者简介

邓景耀 (1933-),男,山东莱州市人,研究员,主要从事黄渤海对虾渔业生物学,种群动态,资源评估、管理和增殖以及生态系统动态,渔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渔业资源持续利用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39630260)。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农业农民农村∶渔业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