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研究∶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 自然资源学报 (第14卷 第2期)

坡改梯的损益分析
——以贵州省喀斯特地区为例


谷树忠

王克林 (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长沙 410125)

提 要 用广义的效益—成本分析法,运用价值流量概念,对坡改梯的效益和成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坡改梯是喀斯特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可增加耕地面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可有效增进抗御灾害能力,可增加农产品产量,可同时提高经济、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坡改梯 损益分析 喀斯特地区

分 类 中图法 S284

1 坡改梯:喀斯特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之一

1.1 喀斯特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六大制约因子

  (1) 耕地短缺。据统计,贵州省每个农户平均耕地面积 0.27hm2,而全国平均水平为户均 0.41hm2。耕地短缺是该省农业发展的最大限制因子之一,也是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2) 土地质量较差。坡地在耕地总面积中占有较大比例,其中坡度在 25°以上占 21.09%,15~25°占 31.32%,5~15°占 23.18%,5°以下平整耕地仅占 24.41%;土层很薄且混杂着砾石;地块很小,草帽田或巴掌田十分常见。

  (3) 旱灾频仍。年降水总量 55% 集中在夏季六、七、八月,春季和秋季各占 20%,5% 在冬季。降水过度集中,加之喀斯特土水分涵养能力极差,导致十年九旱。

  (4) 水利用能力极差。坡度较大的地形和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导致了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加之农田水利设施为全国最差地区之一,更严重影响了该地区水资源利用能力。

  (5) 地质灾害严重。泥石流、山体滑坡时有发生。地质灾害往往对农业造成致命破坏。

  (6) 资金短缺、劳动者素质差、农业生产技术落后,严重制约着农业可持续发展。

1.2 喀斯特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六大优势

  (1) 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性是发展农业多种经营的基础。贵州省总面积中,耕地占 23.5%,园地、林地、草场、居民点和工矿用地、水域、交通用地、难以利用土地等,分别占 0.4%、43.6%、11.7%、2.3%、1.1%、0.5% 和 16.8%。

  (2) 地形多样性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基础。贵州总面积中,山地、丘陵和盆地平原分别占 87%、10% 和 3%。农业综合生产力发展须建立在农业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基础之上。

  (3) 适宜坡改梯的农地或宜农荒地资源丰富,约占贵州省土地总面积的 10% 左右,后备耕地资源为农业提供了发展余地。

  (4) 目前农业产量很低,但差距就是潜力。除水稻单产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外,贵州省的谷物、小麦、玉米、大豆单产仅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82.4%、47.7%、79.3% 和 64.7%。

  (5) 廉价而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蕴藏着极大的创造性。条件成熟时可转化为农业基础设施。

  (6) 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农业自然资源管理。颁布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法规,开展了一系列基础工作,其中包括农业资源调查和综合开发。

1.3 坡改梯是喀斯特地区农业资源利用技术中最有效的一种

  该地区主要农业生产技术包括坡改梯、灌溉、排涝、复种、农药和化肥施用、农作物良种化等。综合起来看,坡改梯是喀斯特地区实现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诸多技术中最具前途的一种,它可利用宜农荒地并由此而增加耕地,可改进土壤水分涵养能力并因此而缓解干旱和洪涝问题,可最大限度利用丰富而廉价劳动力资源,还可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村生存环境。

2 坡改梯损益分析方法的设计

2.1 数据的取得

  数据主要源自实地调查,以及引用当地农业、区划及坡改梯指挥部有关数据,并对当地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特别是坡改梯具体过程进行实地考察研究,访问了数十个农户。作为重要补充,部分数据引自当地统计公布数字。

2.2 具体分析方法

  对坡改梯效益的分析,采用广义的成本分析方法,又称损益分析法。

  坡改梯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资源效益,包括增加资源数量,提高资源质量;环境生态效益,主要包括改进水分涵养能力,治理水土流失,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抗灾能力等;直接经济效益,包括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和增产农产品;社会效益,主要包括增加农村就业机会,缓解贫困,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等。

  坡改梯成本主要包括物质成本和劳动成本两项在内。

  坡改梯损益分析,将采用动态价值流方法,其中特别要用到贴现方法,还将计算坡改梯的净效益和损益平衡点。

2.3 选点剖析:以平坝县为例

  在此选择了平坝县作为重点剖析对象。该县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水平、农业条件和农业类型等在贵州省都具有一定代表性。该县是农业部可持续农业试验示范县,无疑对坡改梯有积极影响。

  该县坡改梯基本情况:坡改梯工程涉及 7 个乡、34 个村、5796 个农户,受益农民 30319 人;工程始于 1991 年,1995 年止,工程期 5 年;5 年内共完成坡改梯面积 807hm2,各年面积分别为 130hm2、130hm2、137hm2、210hm2 和 200hm2

3 坡改梯成本计算

3.1 坡改梯成本构成

  由两部分构成:购置物料现金投入和劳动投入。物料主要包括炸药、钻、锤、石方、电、机械、燃油、锹等;劳动投入主要用于项目管理、方案设计、勘察、砌石、土地平整、垒梯等。当地的坡改梯成本构成情况如表 1 所示。

表 1 坡改梯成本构成
Table 1 Cost composition of terracing

合计(元/hm2 货币费用 劳动费用
(元/hm2 (占 %) (元/hm2 (占 %)
6030 1755 29.1 4275 70.9

3.2 坡改梯单位成本

  根据实际支出情况计算,坡改梯平均单位成本为 6030 元/hm2。当然,实际成本因土地坡度而异(表 2)。

表 2 不同坡度坡改梯单位成本
Table 2 Cost composition for terracing with different slopes

(单位:元/hm2
坡度单位总成本单位货币费用单位劳动费用单位用工
>20° 12750 3750 9000 1800
<20° 5700 1650 4050 810

3.3 坡改梯总成本的计算

  平坝县 1991~1995 年的坡改梯总投资分别为 78.39万元、78.39万元、82.611万元、126.63万元和 120.6万元,均为静态投资额。

4 坡改梯的资源与环境生态效益计算

4.1 耕地效益

  其一是耕地面积增加。坡改梯在当地可显著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幅度因坡改梯前土地坡度而异,也因原来的植被及土质状况而异,原坡度越大、石砾越多的荒地,增加耕地就越多。一般,坡度在 20°以上时可增加耕地 15% 左右,坡度在 20°以下时可增加耕地 6% 左右,平均增幅为 8%。增加耕地是当地农民最易观察到的坡改梯效益。其二是可以使地块变大数倍、甚至 10 倍以上,更便于耕种和灌溉,对于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培肥地力十分有利。其三是可以使耕层增厚 10cm 以上,可增进土壤对水肥的涵养能力。

4.2 水效益

  一方面可以增进水分涵养能力和土壤水分含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水效益是隐含的,确实十分重要。但作者并未取得相关数据,在此只好舍弃。

4.3 水土流失治理

  据当地坡改梯指挥部和水利部门测算,坡改梯减少了约 15万t 的土壤流失,相当于挽救了 500hm2 耕地。水土流失的控制对粮食增产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在后面的分析(表 3)中将加以计算。

4.4 抗灾能力增强

  坡改梯可显著减轻洪涝和干旱等灾害对农业的破坏。据统计,仅抗灾能力增强可每年增产约 20%。从长期看,抗灾能力对于农业增产的作用更为显著(表 5)。

5 坡改梯直接经济效益的计算

5.1 单产提高所增加的农产品

  坡改梯后主要用于种植粮食作物,且以玉米为主,故下面所增产农产品均以玉米计。据当地测算,坡改梯对单产的提高幅度各年不一样,坡改梯第一年可增产 5%,第二年可增产 11%,第三年可增产 18%,第四年以后可增产 22%,增幅均相对于坡改梯之前计算。据此,可以计算出各年粮食增产量(表 3),其中 1992~1996 年为实际统计数,之后为预期值或推测数。

表 3 单产提高所增加的粮食
Table 3 Grain increased due to yield lift

(单位:kg)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1991 年的坡改梯 17940 39470 64580 78940 78940 78940 78940 78940 78940
1992 年的坡改梯   18630 40990 67070 81970 81970 81970 81970 81970
1993 年的坡改梯   19320 42500 69500 84940 84940 84940 84940
1994 年的坡改梯   23460 51610 84450 103220 103220 103220
1995 年的坡改梯   30630 66790 109320 133610 133610
总 计 17940 58100 124890 211970 312430 397090 458390 482680 482680

5.2 耕地面积增加所增加的农产品

  坡改梯可显著地增加耕地面积,同时,耕地面积增加所增产的粮食也是可观的(表 4,其中 1997~2000 年数字为预期值)。

表 4 耕地面积增加所增产的粮食
Table 4 Grain increased due to expansion in cultivated land

(单位:kg)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1991 年的坡改梯 30140 31860 33870 35000 35000 35000 35000 35000 35000
1992 年的坡改梯   30140 31860 33870 35000 35000 35000 35000 35000
1993 年的坡改梯   32500 34310 36470 36900 36900 36900 36900
1994 年的坡改梯   39410 41660 54710 56570 56570 56570
1995 年的坡改梯   46370 49020 52110 53880 53880
总 计 30140 62000 98230 142590 199140 210630 215580 217350 217350

5.3 抗灾能力增强所减少的农产品损失

  农业生产系统抗灾能力增强,既是生态效益在农业生产中的体现,也可挽救粮食产量损失。据当地有关部门实际抽样测算,坡改梯挽救粮食损失的幅度在 20% 左右。据此,坡改梯后每年可以挽救的粮食损失如表 5 所示(1997~2000 年的数字为预期值)。

表 5 抗灾能力增强所增加的粮食
Table 5 Grain increased due to improvement in anti disaster

(单位:kg)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1991 年的坡改梯 97500 97500 97500 97500 97500 97500 97500 97500 97500
1992 年的坡改梯   97500 97500 97500 97500 97500 97500 97500 97500
1993 年的坡改梯   102750 102750 102750 102750 102750 102750 102750
1994 年的坡改梯   157500 157500 157500 157500 157500 157500
1995 年的坡改梯   150000 150000 150000 150000 150000
总 计 97500 195000 297750 455250 605250 605250 605250 605250 605250

5.4 坡改梯总增产的农产品

  将上述各项粮食增产数字(表 3~5)加总,即可得出坡改梯所增加的粮食总产量(表 6,其中 1997~2000 年数字为预期值的加总数)。

表 6 坡改梯粮食产量总增加量
Table 6 Total grain increased

(单位:kg,元)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1991 年的坡改梯 145580 168830 195950 211440 211440 211440 211440 211440 211440
1992 年的坡改梯   146270 170350 198440 211470 211470 211470 211470 211470
1993 年的坡改梯   154570 179560 208720 224590 224590 224590 224590
1994 年的坡改梯   220370 250770 296660 317290 317290 317290
1995 年的坡改梯   226730 265810 311430 337490 337490
总增产粮食 145580 315100 520870 809810 1109130 1209970 1276220 1302280 130280
总增产粮食折款 232928 504160 833392 1295696 1774608 1935952 2041952 2083648 2083648

6 坡改梯净效益及损益平衡点

6.1 总成本和总效益

  坡改梯总成本和总效益以动态方法计算,亦要考虑利率的因素。鉴于中国 1991~1997 年间的实际存款利率在 10% 左右,故在此以 10% 作为平均利率。动态成本和动态效益的计算公式为:

PVn = P1(1+10%)n-1 + P2(1+10%)n-2 +…+ Pn-1(1+10%)1

在此,n、n-1、n-2、…和 1 是第 n、第 (n-1)、第 (n-2)…和第 1 年;P1、P2、…Pn-1 和 PVPn 是第 1、第 2、…第 (n-1) 年和第 n 年的累计值(效益或成本)。

6.2 净效益与损益平衡点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各年坡改梯实际成本、累计成本、实际效益、累计效益和净效益(表 7)。从表中可看出,净效益发生在 1997 年,此年是损益平衡点,此后即进入净效益上升时期。

表 7 坡改梯净效益及损益平衡点
Table 7 Net benefit and the break even point of terracing

(单位:元)
年份实际成本累计成本实际效益累计效益净效益
1991 783900 783900     -783900
1992 783900 1646190 232928 232928 -1413262
1993 826110 2558529 504160 760380 -2482491
1994 1266300 4166911 833392 1669810 -2497101
1995 1206000 5789602 1295698 3132488 -2657114
1996   6368562 1774608 5220344 -1148218
1997 7005418 1935952 7678332 672914
1998 7705960 2041952 10488116 2782156
1999 8476556 2083648 13620576 5144020
2000 9324212 2083648 17066282 7742070

7 主要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坡改梯是喀斯特地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可同时提高经济效益、资源效率、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可显著增加耕地和提高单产而广受农民欢迎;是集水利、农业、林业、财政、扶贫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项目,为当地干部所欢迎。从工程运行过程看,国家坡改梯专项投资发挥着关键的触媒作用,国家投资可以带动地方政府投资,并一道促进农民投工投劳;农民投劳是坡改梯的主要投入来源,发挥着基础作用。

7.2 主要建议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将坡改梯作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并相应地增加投资,使农村大量闲置劳动力转化成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重要组成内容之一的农业基础设施;高效、廉洁的组织管理机构是坡改梯工程实施的重要保障,同时对投资挪用问题应给予关注;应进一步加强坡改梯工程后验收,按统一评分标准验收。

参考文献

1 石玉林,封志明.开展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研究.自然资源学报,1997,12(4):293~297
2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IIRR(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Rural Reconstruc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Upland Areas in Southeast Asia. Published in the Philippines, 1995

作者简介

谷树忠,男,1963 年生。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资源经济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农业与资源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农业与资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出版专著 4 部,发表论文 40 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