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研究∶荒漠化和沙地治理

西藏自治区土地沙漠化防治及其工程建设问题研究*


董玉祥

(中山大学 地理学系,广东 广州 510275)

提 要 依据沙漠化普查数据,论文较为详尽地分析了西藏自治区沙漠化土地的类型、程度、面积与分布,介绍了西藏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危害及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简要阐述了其驱动力,并按照当前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思路、政策及其优先领域,提出土地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应是西藏自治区的“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项目,分析了西藏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对策、途径、技术手段与措施,同时探讨了西藏土地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思路、目标、任务、优先项目与重点区域。

关键词 西藏;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X14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037(2001)02-0145-07

  西藏在我国的生态、资源、社会发展与国防安全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与作用[1~3],但是区内的土地沙漠化问题已成为其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限制因子,并将危及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开展土地沙漠化防治及其工程建设势在必行。本文将以对西藏自治区土地沙漠化现状、危害及其驱动力的全面分析为基础,首次分析在西藏的“西部大开发”中开展土地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优先项目与重点等,探讨西藏自治区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基本对策与措施。

1 西藏土地沙漠化的现状及其驱动力

1.1 西藏土地沙漠化的面积与程度

  据调查,西藏自治区沙漠化土地总面积为 1997.40×104hm2(表 1),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 16.58%,是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占地比率较高的省(区)之一,其中主要分布于区内的那曲地区、阿里地区和日喀则地区。西藏自治区的沙漠化土地中包括严重沙漠化土地、中度沙漠化土地和轻度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别为 33.65×104hm2、1117.84×104hm2 和 845.91×104hm2,分别占全区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 1.69%、55.96% 和 42.35%。

表 1 西藏自治区的沙漠化土地类型与面积
Table 1 The type and area of desertified land in Tibet

(单位:104hm2
地区严重沙漠化土地中度沙漠化土地轻度沙漠化土地合计
流动
沙丘(地)
半固定
沙丘(地)
裸露
沙砾地
固定沙
(丘)地
半裸露
沙砾地
那曲 10.08 57.63 593.34 7.46 334.19 1002.70
阿里 4.60 4.76 272.64 0.00 323.07 605.07
日喀则 14.01 27.75 149.22 14.64 125.89 331.51
山南 3.54 2.15 3.96 2.27 5.66 17.58
昌都 0.00 0.21 0.12 0.26 14.44 15.03
拉萨 0.86 3.35 1.71 3.66 7.35 16.93
林芝 0.56 0.95 0.05 1.03 5.99 8.58
合计 33.65 96.80 1021.04 29.32 816.59 1997.40

1.2 西藏沙漠化土地的类型与分布

  西藏自治区共有五类沙漠化土地(表 1),包括:流动沙(丘)地,面积为 33.65×104hm2,主要分布在日喀则地区和那曲地区,两个地区的流动沙(丘)地面积占全区同类总面积的 71.5%;半固定沙(丘)地,面积有 96.80×104hm2,主要分布在那曲地区和日喀则地区,其面积占全区同类总面积的 88.20%,其中仅那曲地区就占 59.54%;裸露沙砾地,面积高达 1021.04×104hm2,是西藏自治区面积最大的沙漠化土地类型,占到全区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 51.12%,主要分布于那曲地区、阿里地区和日喀则地区,其面积占全区同类总面积的 99.40%;固定沙(丘)地,面积为 29.32×104hm2,仅占全区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 1.47%,是西藏面积最小的沙漠化土地类型,主要分布在日喀则地区和拉萨市,其中日喀则地区的固定沙(丘)地面积就占全区同类总面积的 49.11%;半裸露沙砾地,面积有 816.59×104hm2,主要分布于那曲地区、阿里地区和日喀则地区,其面积占全区同类总面积的 95.8%。

1.3 西藏土地沙漠化的驱动力

  研究表明[4~8],西藏的土地沙漠化过程是以其潜在的沙漠化自然因素与条件为基础、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驱动,且其中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具有近乎同等的作用与效力下所形成的一个综合过程。西藏气候干旱、风力强劲,地表沙物质丰富、植被低矮稀疏,具有土地沙漠化发生与发展的基本因素和条件,沙漠化的内在危险性较高,并存在有与其自然环境基本状况相适应的、属正常表生过程的“基准”性风沙活动过程。但是,近期气候的干暖化激发了区内的沙漠化自然因素,加剧和激化了原就存在的自然“基准”性风沙活动过程,引起了区内风沙活动范围与强度的扩大和增强,驱动了区内的自然沙漠化过程。同时,区内低下的承载能力与其快速增长的人畜数量及其活动强度的尖锐矛盾,导致了对区内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人为造成广大地区风沙活动过程及其强度的增强,导致人为沙漠化过程的发生与发展。在上述过程中,一方面以“基准”性自然风沙活动过程为基础,随着气候干暖化区内自然沙漠化逐渐发展,人为活动又激发了区内的沙漠化潜在因素、加剧了自然沙漠化过程,使土地沙漠化发生与发展的地域范围与强度更加扩大和加强;另一方面,土地沙漠化的发生发展又会降低土地的承载能力,会进一步加大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形成恶性循环,沙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程度日益增强。因此,总体而言,西藏土地沙漠化的形成与发展是由西藏的自然“基准”风沙活动过程、近期气候干暖化引起的沙漠化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导致的人为沙漠化过程及其强度与速率共同决定的。

2 西藏开展沙漠化防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西藏自治区土地沙漠化的发生与发展,已对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社会经济的发展等造成了严重危害[8~11],其危害的严重性以及西藏自治区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决定了西藏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1 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生存条件恶化

  地表植被的破坏既是沙漠化的重要成因又是沙漠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沙漠化过程中地表植被的减少,区内广大地区的生态环境迅速恶化,人民的生存条件亦急剧退化。同时,沙漠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沙尘物质在强劲风力作用下随风而起,甚至发生沙尘暴,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影响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造成对人畜健康的直接危害,并会影响工矿企业设备的生产效率甚至危及安全生产。

2.2 破坏各种建设工程,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主要表现在:填淤水利设施,目前西藏遭受风沙危害的水渠总长度达 193.2km,占西藏自治区现有水渠总长度的 5.2%,造成了种植业生产的严重损失;沙漠化过程中的风沙流遇阻堆积和沙丘前移埋压往往造成公路堵塞和中断,由强烈风沙活动所引起的沙尘天气又会对航空带来一定困扰,从而严重危害区内的交通运输。调查表明,西藏沙害路段总长已达 522.3km,危害里程长、程度高、损失大,仅沙漠化过程所产生的沙尘天气造成飞机停飞、返航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就有近百万元;损害通讯和输电线路,如电杆被沙丘埋设、大风刮倒电杆及刮断电线等造成通讯与输电线路中断,同时还会出现有害于线路的风沙电现象,干扰线路,毁坏设备,甚至危及人身安全造成重大事故。

2.3 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危及生产、生活设施

  首先,土地沙漠化对区内的农业生产会造成多种危害,如可利用土地面积减少、农作物减产、草场产草量下降等。据调查,西藏受风沙危害的农田总面积为 3.07×104hm2,占西藏耕地总面积的 13.8%,由此所造成的粮食减产每年高达 3.08×104t;受沙漠化危害天然草地的产草量与 50 年代相比平均下降了 30%~40%,全区草地受风沙危害而减载约 404.97×104 个绵羊单位。因此,沙漠化的形成与发展进一步激化了区内已十分尖锐的人口与耕地、畜群与草地间的矛盾,成为西藏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障碍因素。

  其次,农业是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土地沙漠化所造成的农业减产往往使得区内农牧民生活比较贫困,沙漠化的最终经济结果就是贫困化,区内相当一部分贫困县的致贫原因就是土地沙漠化,如国家级贫困县定日县。同时,沙漠化过程的风沙流遇阻堆积和沙丘前移常常埋压地表建筑物甚至毁坏各类建筑物,由此危及区内人民群众的安身生命,部分村庄、定居点等往往因风沙危害严重不宜于继续生活居住而不得不被迫废弃迁居,在 40 年内因受沙漠化严重危害被迫三次搬迁的仲巴县县城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证。据调查,目前西藏有 748 个村受到风沙危害,由此造成的年经济损失达数千万元。

2.4 造成多种巨大损失,构成严重潜在压力

  沙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西藏土地沙漠化通过可利用土地面积的减少、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损失、生物生产量下降与污染环境等所造成的资源与环境危害方面的年经济损失值约 82030.7×104 元,通过造成农牧业生产减产、埋压地表建筑物、毁坏生活设施、毁坏水利设施及危害交通等造成的社会经济方面的年经济损失值约 4273.0×104 元,总计直接经济损失约为每年 86303.7×104 元(表 2),损失十分巨大。

表 2 西藏沙漠化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估算
Table 2 The economic loss caused by land desertification in Tibet

地区 沙漠化危害状况 年直接经
济损失
(104 元)
经济损失
密度值
(元/km2
人均经济
损失负荷
(元/人)
耕地 (104hm2) 草地 (104hm2) 村庄(个) 公路 (km) 水渠 (km)
拉萨 0.33 5.33 2 21.0 3.0 981.0 399.4 26.3
林芝 0.01 7.02 8 11.3 13.0 580.2 51.7 42.7
昌都 0.06 0.42 5 0.0 1.2 510.4 47.9 9.8
山南 0.37 1.33 2 20.0 5.0 984.0 126.5 33.2
日喀则 2.17 317.60 450 240.0 165.0 48000.0 2385.7 823.5
那曲 0.11 1026.87 181 200.0 0.0 30248.1 7874.3 953.6
阿里 0.12 340.27 100 30.0 6.0 5000.0 171.9 764.5
合计 3.07 1698.84 784 522.3 193.2 86303.7 718.0 377.1

  沙漠化的潜在威胁较为严重。首先,沙漠化的发生与发展将导致地表生物种类以及植被高度和盖度等减少和降低、损害和破坏区内的地球—生物化学循环并影响到本区气候的未来变化,将对区内各类生态系统的正常发展造成严重危害,对西藏的生态环境改善构成严重的潜在威胁,尤其西藏是环境演变敏感地区并是我国极为重要的“生态源”和“江河源”,由土地沙漠化所引起的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将会危及和影响到西藏以外的广大地区,从而对全国和世界的生态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其次,区内的土地沙漠化还将会激化区内人口增长及粮食需求与供给间的矛盾、加大对地区社会经济稳定性的压力,由此更进一步激化区内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间的矛盾而极大地危及到本区的可持续发展等。因此,一定时间内土地沙漠化将对西藏乃至全国实施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产生严重的潜在压力和消极影响,将会极大地妨碍未来西藏甚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土地沙漠化危害严重,已是目前制约西藏经济振兴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巨大障碍,也是一些地区实现脱贫的关键问题之一,严重危及到其可持续发展。尤其是西藏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国防地位,是特殊的民族区域,在我国的生态、资源、社会发展与国防安全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使得其沙漠化防治在全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西藏的沙漠化防治,已是一项十分必要和紧迫的战略任务,这不仅仅是区内整治国土、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牧业综合开发等的重要措施,更是国家保障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的一件大事,必须充分认识到西藏沙漠化防治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尽早尽快地开展西藏的土地沙漠化防治。

3 西藏沙漠化防治及其工程建设问题分析

  尽管开展沙漠化防治十分必要、紧迫,但由于西藏自身财政困难、资金积累能力差,加之沙漠化防治投资大、周期长,单靠自己的力量难以完成其沙漠化防治任务,必须依靠外部的投资和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故西藏应充分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所给予的资金与政策支持,积极开展区内沙漠化防治的各项工程建设,力争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为西藏和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有益的生态环境基础。

3.1 西藏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基本对策与措施

  考虑到西藏的自然、社会与经济条件,根据国内尤其是相关地区土地沙漠化防治的成功经验[8~9、12~16],针对沙漠化的成因,西藏的土地沙漠化防治应采取八条对策、通过两个途径、利用四项技术和实施六种措施,具体可简述为:

  八条对策。即控制人口增长、减少人口压力;压缩牲畜头数,减轻草地压力;保护植被,严禁滥伐滥用;扩大林草比重,建设防护体系;提高生产水平,进行综合防治;整治沙化土地、治理各种沙害;改变能源结构,解决燃料问题;循序开发,防止土地沙漠化。

  两个途径。两种途径是指植被的自然恢复和人工培育植被,二者各有特点和适用条件,应将其合理地结合起来运用于沙漠化的防治中,其中在近期总体上应以采用自然恢复植被途径为主,辅以人工培育植被途径。

  四项技术。指改革土地利用方式,科学利用土地资源;封、造、管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防、治、用相结合,走产业化治沙道路;科学分区划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六种措施。在西藏土地沙漠化防治中,还应辅以实施相应的管理、政策等方面的措施,以保证沙漠化防治的顺利进行,如尽早纳入政府规划与计划,尽快启动防治工程;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保证防治投入;制定和实行优惠政策措施,鼓励治理和开发沙漠化土地;强化政府职能和加强领导,完善机构设置并归口管理;重视基础研究和示范建设,提高防治建设速度与成效;深化沙漠化防治宣传教育,加强法制建设和依法治沙等。

3.2 西藏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问题分析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沙漠化防治一般都要通过具体的工程建设项目来进行,近期西藏沙漠化的防治其实就是西藏的“西部大开发”中沙漠化防治工程的建设。

3.2.1 西藏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全局性原则。应丛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西藏“西部大开发”中开展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不能仅把其看作是一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更要把其与保障政治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国防安全甚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这是一项带有全局意义的建设工程,国家应加大对该项建设工程的资金与政策支持,使其能顺利开展和完成。

  阶段性原则。西藏的沙漠化防治是一项长期性的建设工程,应分阶段、分步骤的进行,具体应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特别是要坚持先搞好建设规划设计和试点示范,使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能持续发展下去。

  保护性原则。西藏的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本身就是一项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另一方面鉴于西藏自身的条件和土地沙漠化的成因与态势,其建设工程也应以防止和防护工程为主,以保护性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统筹西藏的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

  科技性原则。西藏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的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加上原有治沙工作基础薄弱,把科学技术作为其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的先导至为重要,要有针对性的解决好西藏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积极开展试验示范区建设,做到科学治沙。

3.2.2 西藏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建设模式:坚决调整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仅是公益性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传统定式,而应是以此为基础,把其同时看作是各项农业开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工程,由此将西藏的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和开展起来。

  建设性质:从西藏自治区的实际出发,一定要认清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所具有的保护性特点,在防护、治理与开发利用三个方面中,充分重视沙漠化防护工程的建设。

  建设内容:目前要以为西藏进一步发展提供必需的生态环境基础为目的,抓紧建设一批重大的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项目,由此带动全区的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的发展。

  建设机制:要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包括规划设计、投入和政策保障相结合的新机制,提高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规划与设计的科学性与权威性,加大和保证对该工程建设的投资力度和严格加强投资管理,并在该工程建设的统筹规划、要素投入、管理形式等方面提出和实施一些新的政策措施,以保证西藏土地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的投入与效益水平。

  建设区域:应在分类指导的基础上集中力量的进行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的建设,其中具体初期以“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为建设重点,尔后以藏北草地沙漠化防治为主体。

3.2.3 西藏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西藏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总的目标是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机遇,通过科学规划、设计,精心组织、实施,全面推进西藏的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力争在数十年内初步解决其沙漠化问题,建立既能防止土地沙漠化又能促进全区社会进步和经济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为西藏的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和山川秀美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到 2010 年前,应以保护为基础、防治为中心,开展以重要城镇、主要沙害地段与重点地区的沙漠化防治为主的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初步遏制沙漠化发展的趋势;2010~2020 年,全面开展全区的沙漠化防护工程建设,基本根除人为沙漠化过程,并开展主要地区的沙漠化治理工程,全面遏制着西藏土地沙漠化面积日益扩大的发展势头,初步使西藏沙漠化开始逆转;2020~2030 年,进行沙漠化防治工程的全面建设,力争全区的沙漠化防治取得明显成效,大面积的沙漠化得到基本控制,重点建设区开始步入良性循环。

3.2.4 西藏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的优先项目与建设重点

  根据西藏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思路、目标与任务,其优先建设项目包括:藏南沙漠化土地防治工程建设;藏北沙漠化草地防治工程建设;藏西北沙漠化草场防护工程建设;藏东南沙漠化土地整治与开发建设;西藏沙漠化防治重点县建设;西藏沙漠化防治试验示范区建设。

  依据上述优先建设项目,近期西藏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的重点是:拉萨河下游沙漠化防治建设工程;雅鲁藏布江山南宽谷沙漠化防治建设工程;朋曲流域沙漠化防治建设工程;藏北草地沙漠化防治建设工程;藏西北沙漠化草地防护工程;西藏沙漠化防治试验示范区建设工程;西藏城镇沙漠化防治建设工程;西藏公路与水利沙害防治建设工程。

参考文献

1 向杨.西藏国土资源[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1~476
2徐华鑫.西藏自治区自然地理[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1~266
3孙鸿烈.青藏高原的形成与演化[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369
4董光荣,董玉祥,金炯,等.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土地沙漠化的成因与发展趋势[J].中国沙漠,1994,14(2):9~17
5DONG Yu-xiang, DONG Guang-rong, LI Sen.Present status and cause of land desertification in the Yarlung Zanbo river basin [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1999,9(3):228~235.
6董玉祥.藏南温带半干旱农牧区土地沙漠化现状与成因研究[J].资源科学,1999,21(1):28~36
7金炯,董光荣,邵立业,等.西藏土地风沙化问题的研究[J].地理研究,1994,13(1):60~69
8董光荣,高尚玉,金炯,等.青海共和盆地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1~226
9金炯,董光荣,邵立业,等.阿里地区狮泉河镇风沙危害与整治[J].中国沙漠,1991,11(3):20~28
10董光荣,董玉祥,李森,等.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土地沙漠化防治规划研究[J].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1~161
11董玉祥.沙漠化经济损失估值初步研究——以西藏自治区为例[J].中国沙漠,1997,17(4):383~388
12朱震达,刘恕,邸醒民.中国的沙漠化及其治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1~126
13朱震达,赵兴梁,凌裕泉,等.治沙工程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1~159
14朱震达.中国沙漠、沙漠化、荒漠化及其治理的对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1~416
15李森,董光荣,董玉祥,等.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土地沙漠化防治目标、对策与治沙工程布局[J].中国沙漠,1994,14(2):55~63
16邵立业,周广立,董光荣,等.狮泉河镇风沙整治第一期工程设计[J].中国沙漠,1993,13(1):1~10

第一作者简介

董玉祥 (1964-),男,博士,副教授,1991 年在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沙漠化与风沙地貌,著有“沙漠化若干问题研究”等,已发表有关学术论文 70 余篇。E-mail: [email protected]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39990490)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9701002) 资助。参加该项工作的还有董光荣、李森、邹学勇、靳鹤龄等。
李森、董玉祥等执笔,董光荣等审定,西藏自治区沙漠化普查报告,1996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国土资源∶荒漠化
国土资源∶水土流失治理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