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研究∶农业、畜牧业

青藏高原农牧结合的功能、模式与对策


温军

(清华大学 21世纪发展研究院,北京 100084)

提 要 青藏高原民族众多,民族生存方式及资源利用形式的牧业化,构成了高原农业发展的一大特色。通过剖析透视高原农牧结合的功能特征,认为高原已形成核心农区、农区边缘地带、核心牧区、牧区边缘地带等 4 种可供选择的农牧结合生产模式,只有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高原农牧业的有机结合,才有可能切实加快推进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从而确保高原各民族人民的食物安全。

关键词 青藏高原;农牧结合

中图分类号 F307.1;F30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037(2000)01-0056-05

1 问题的提出

  青藏高原民族众多,除世居的藏、土、羌、撒拉、门巴、珞巴等民族外,还居住有汉、回、蒙古、纳西、彝等 46 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 597.25 万人,占高原总人口的 61.76%。其中,人口超过 1 000人的民族主要有藏、汉、回、土、羌、傈僳、撒拉、蒙古、纳西、彝、白、门巴、珞巴、苗、东乡、普米等 16 个民族,分别占高原总人口的 47.99%、37.10%、7.74%、1.79%、1.45%、1.01%、0.84%、0.78%、0.44%、0.31%、0.16%、0.08%、0.02%、0.02%、0.01% 和 0.01% 。高原民族生存方式及资源利用形式的牧业化,构成了高原农业发展的一大特色。牧业民族主要有藏族和蒙古族,人口占高原总人口的 48.77%,若加上兼营畜牧业的土、羌、普米等民族,牧业民族人口则占高原总人口的 52.02%,一半以上的人口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这充分体现和反映了民族生存方式的牧业化。如果从高原农业资源利用结构来看,畜牧业长期以来一直是高原资源利用的主导方向,牧区面积占高原总面积的 2/3,高原农业总产值的近 1/2 是畜牧业产值,即使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畜牧业产值也占农业总产值的 20%~30%。畜牧业既是高原农业资源利用最主要的方式,又是高原农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更是高原各族人民重要的衣食之源。广大牧区各民族的生产与生活资料几乎全部来自畜牧业;农区不仅耕畜、役畜、肥料、部分收入要依靠畜牧业,而且日常生活用品也离不开畜牧业,据调查农区食物构成中畜产品约占食物总热量的 20%~30%[1]。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畜牧业是高原农业生产的主体,资源利用的牧业化始终是农业资源利用的主线。如何协调畜牧业与种植业、牧业民族与农业民族间的关系问题,探寻能够充分利用高原农业资源、促进农牧有效结合的生产模式,则是目前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 功能特征

  青藏高原农牧结合的基本联系主要有 5 个途径[2],即能源、厩肥、饲料、畜力及经济联系(图 1)。这种联系所限定的高原农牧结合功能特征是:

nr20000110-1.gif

图 1 青藏高原农牧结合的基本途径
Fig.1 Basic approaches to combining farming with
stockbreeding on Qinghai-Xizang Plateau

  (1) 社会功能 青藏高原高寒的地理环境特征,客观决定了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多以高热量食品为主,如藏族传统饮食结构以糌粑、酥油茶、青稞酒、牛羊肉为主;蒙古族以奶茶、牛羊肉、炒米、白酒等高热量食品为主;回、撒拉、东乡等广大穆斯林民族更是普遍喜食牛羊肉。目前,世界膳食构成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以植物性食品为主的亚非型,包括亚洲型或称东方型和非洲型或称南方型;动物性食品占较大比重的欧美型或称西方型;介于亚非型和欧美型之间的中间型,包括日本型、近东型和拉丁美洲型[3]。如果从高原民族食物构成来看,藏、土、羌、撒拉、蒙古、彝、普米等民族的膳食结构属营养成分以高热量食品为主的欧美型,人口占高原总人口的 53.17%,若加上汉、回、傈僳、纳西、白等以植物性食品为主、动物性食品为辅的中间型膳食结构民族,人口比重则占高原总人口的 99.87%,而单纯以植物性食品为主的门巴、珞巴、苗、东乡等亚非型膳食结构民族,人口仅占高原总人口的 0.13%
(表 1)。因此,无论从高原环境特点还是从民族食物构成来看,农牧结合不仅是维系高原各民族人民基本生活需求的根本保障,更是确保高原独特民族文化社会系统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表 1 青藏高原民族食物构成类型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f food compostion types for ethnic groups on Qinghai-Xizang Plateau

膳食
类型

民族
(>1000 人)
人口总数
(万人)
占高原总人
口比重 (%)
食物结构 该膳食类型人口占高
原总人口比重 (%)
欧美型 1 439.24 47.99 农区主食糌粑,部分为大米、面;牧区主食牛羊肉,喜欢青稞酒、酥油茶 53.17
2 16.37 1.79 主食面、大米,喜欢白酒,喜食牛羊肉
3 13.27 1.45 主食玉米、面食、马铃薯,喜食肉类,喜饮白酒,吸兰花烟
4 撒拉 7.74 0.84 主食面、大米,喜欢茶,喜食牛羊肉
5 蒙古 7.19 0.78 主食牛羊肉、炒米,喜欢奶茶、白酒
6 2.84 0.31 主食玉米、大米、荞麦、马铃薯及豆类,喜饮酒、茶喜食肉类
7 普米 0.14 0.01 主食玉米、面食、豆类,喜食肉类,饮酒、喝茶、吸烟
亚非型 8 门巴 0.74 0.08 主食大米、玉米、荞麦,喜食酥油、糌粑、辣椒 0.13
9 珞巴 0.22 0.02 主食大米、玉米、糌粑,喜食辣椒、饮酒
10 0.20 0.02 主食大米、玉米、马铃薯,喜食辣椒、饮酒
11 东乡 0.17 0.01 主食面、大米,喜饮茶
中间型 12 339.62 37.10 主食大米、面,喜食蔬菜、鱼肉 46.70
13 70.84 7.74 主食面、大米,喜欢茶,喜食牛羊肉
14 傈傈 9.27 1.01 主食玉米、马铃薯,喜食鱼肉、饮茶
15 纳西 4.07 0.44 主食大米、面,喜食蔬菜、肉类
16 1.44 0.16 主食大米、面,喜食酸辣及鱼肉、饮茶

  (2) 经济功能 青藏高原经济的主体长期以来一直是农牧业,农牧业产值占高原农业总产值的 96.93%、GDP 的 40.69%、工农业总产值的 40.17%,均远高于全国汉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平均水平,这既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滞后、工业城市化水平低,又反映出区域经济贡献的主要部门仍然是农牧业(表 2)。根据农牧结构平衡指数,通常可将农牧业发展平衡状态分为三种类型[4],即平衡指数介于 1~30、种植业欠发达、畜牧业占据主导地位的畜牧业主导型;平衡指数介于 30~50、种植业与畜牧业协调发展的农牧业协调型;平衡指数介于 50~100、种植业超前发展、畜牧业相对滞后的种植业超前型。显然,高原目前仍处于种植业欠发达、畜牧业经营粗放的畜牧业主导型发展阶段。加快促进农牧业的有效结合、协调发展,是推动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要手段。

表 2 青藏高原与全国、汉族地区农牧业发展平衡程度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f agro-pastoral development balance degrees on Qinghai-Xizang Plateau with that
of the whole country, Han nationality inhabited areas and ethnic group inhabited areas

项目 青藏高原 全国 汉族地区 民族地区
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 (%) 96.93 88.06 87.98 89.01
农牧业产值占工农业产值比重 (%) 40.17 16.77 16.66 18.39
农牧业产值占 GDP 比重 (%) 40.69 30.08 29.42 40.62
农牧结构平衡指数 24.26 60.42 61.01 56.95
农牧业发展平衡类型 畜牧业主导型 种植业超前型 种植业超前型 种植业超前型

注:资料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1997》、《中国民族统计年鉴 1997》、《西藏统计年鉴 1997》、《青海统计年鉴 1997》、《四川统计年鉴 1997》、《云南统计年鉴 1997》、《甘肃统计年鉴 1997》;汉族地区指民族自治地方以外的广大地区,民族地区则是指民族自治地方;农牧结构平衡指数 = 某一地区的粮食总产量/某一地区的畜产品蛋白质总量。

  (3) 生态功能 青藏高原农牧业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耕地肥力下降,草场过牧退化;而耕地肥力下降的原因又主要是因秸杆、厩肥多被用于生活能源而未能及时还田,草场特别是冬春草场过牧退化的原因则是饲草饲料严重不足。据调查,目前青海耕地有机质含量比 20 年前下降了 1/3[5];西藏天然草场退化面积达
2000×104hm2,占全区草场面积的 1/4,产草量平均下降 15%~30%[6]。尤其是广大农区农作物秸秆绝大部分被用作燃料,致使牲畜饲料缺乏、作物秸秆不能还田,加之农村生活能源极为匮乏,不仅大量畜粪也被用作燃料,甚至还将河谷地区的沙生槐、红柳等灌丛及草皮砍伐铲挖用作燃料,以致燃料、饲料、肥料日益紧缺,生态环境恶化加剧。因而加快推进农牧业有机结合、平衡发展,是促进高原广大农牧区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确保民族生存与发展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3 模式选择

  青藏高原无论是能源、饲料、厩肥、畜力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是农畜产品交换之间的经济联系,其各要素间作用联系的关键在于各要素间的物质联系,而各要素间物质联系的核心实质就是饲料的生产来源问题[4]。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饲料生产来源结构的模式选择问题,则是农牧结合的核心问题。根据高原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特点,可供选择的农牧结合生产模式主要有:

  (1) 核心农区 该地区农牧结合生产模式以秸秆和饲料粮为主要饲料来源,牲畜以肉乳用牛、肉用猪、家禽为主要特征,主要适宜于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及青海河湟谷地地区等高原主要农区。这里虽然热量条件较好、降水相对较多,灌溉条件也相对比较优越,但因海拔高、活动积温期短,作物一年一熟,主要种植青稞、小麦、玉米、薯类等作物。其农牧结合的主要特点是:重点发展肉用羊、肉用牛或乳用牛、肉用猪及家禽,充分利用粮食作物秸秆、饲料粮发展养牛业、养猪业及家禽饲养业,从而形成“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农牧并举”的农牧结合发展格局[7],这是高原核心农区较为普遍的农牧结合生产模式。

  (2) 农区边缘地带 这一地区农牧结合生产模式以复种或粮草轮作豆科绿肥牧草及各种粮食加工副产品为主要饲料来源,牲畜以羊、各种大牲畜及猪为特征,主要适宜于高寒干旱少雨、灌溉条件相对较差、地广人稀的高原农区边缘地带或半农半牧区。种植业多以小麦、青稞或各种杂粮作物为主,并结合草田复种轮作,以扩大饲料来源,畜牧业发展的重点是以饲料消耗较多的猪、羊及各种大牲畜等为主。

  (3) 核心牧区 该地区农牧结合生产模式主要是实施或推行定居、半定居的牧区生产方式,以利用天然牧草为主、冷季补饲人工草料为辅,牲畜以牛羊及大牲畜为主,并通过采取灌溉、补播、围栏、翻耕及施肥等技术措施,将严重退化、沙化甚至碱化的冷季草场,改建为人工、半人工草场,或将轮歇地、部分荒地退耕还牧种植人工草料,实行暖季驱赶放牧与冷季半舍饲或舍饲相结合的饲养方式,从而使夏季草场与冷季补饲人工草料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根本解决冷季饲草严重不足的矛盾。据调查,青海海北、黄南、海南等自治州,经改建的人工草场平均单位面积产草量比天然草场增加了 5~9 倍,围栏草场的鲜草平均单位面积产量比围栏前提高了 2 倍。

  (4) 牧区边缘地带 该地区农牧结合生产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季节性天然草场为主要饲料来源、辅以异地育肥,牲畜以牛羊为主,利用靠近农区或半农半牧区的区位优势,依据“暖季多养畜、冷季精养畜”的草原牧草生态原理,在充分利用夏季牧场育肥牲畜并及时出栏的同时,将部分幼畜或淘汰畜转移至农区、半农半牧区育肥出栏。这种利用农牧区资源时空差异所形成的“牧区繁育、农区育肥、上市销售”的农牧结合生产模式,不仅增加了市镇肉食供应,而且还减轻了牧区冷季草场压力,更有效地促进了牧区畜群结构及相邻农区或半农半牧区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如西藏申扎县将断奶羔羊经 3 个月强度放牧育肥,胴体重达 10kg 以上,每只平均盈利在 50 元以上;青海同仁县藏族聚居的双朋西乡,利用政府贷款收购牧区牛羊 0.5 万头,全乡 70% 的农户利用农副产品、人工草料,将牲畜舍饲 5~6 个月后出售,每只牛羊可盈利 45~60 元,不仅还清了贷款,而且还充分利用畜肥养田,极大地促进了种植业的发展。

4 对策措施

  青藏高原农业产出水平及食物安全保障程度低,未来农业生产可持续能力建设至关重要。农业生产可持续性建设的核心实质,就是构建能够保证社会食物安全的农业,以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食物需求[8]。高原农业生产潜力的挖掘,关键就在于解决处理好人口发展与耕地草场之间的矛盾。要解决处理好人地矛盾、草畜矛盾,除注重挖掘农牧区现有生产潜力外,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牧业的有机结合,以期加快推进高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4.1 种植业采取“内涵为主、外延为辅”的发展战略

  青藏高原种植业应采取以“内涵为主、外延为辅”的发展战略[9],即积极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稳产高产田、改造中低产田,改革种植制度,推行粮—饲、粮—油、粮—豆轮作等制度,促使种植业作物结构由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转变,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以尽快解决农区畜牧业的饲料来源问题。

4.2 农区畜牧业应采取适宜高原区域特点的发展方针

  青藏高原农区畜牧业应以饲料生产为突破口,在种植业结构调整和改革种植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人工种草、改良天然草场和增加秸秆利用率,使畜牧业发展重心由牧区逐步向农区及半农半牧区转移。与此同时,以发展“饲料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牲畜为核心,大力调整畜种结构,采取“适度增加藏绵羊比例,积极发展肉乳用牛和猪、禽,适当减少山羊和马属畜类”的农区畜牧业发展方针,努力提高牲畜繁殖成活率,加快畜群出栏周期,从而大幅度提高肉类和酥油等畜产品产量,以满足各民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从而不断提高高原食物安全的保障程度。

4.3 应重视完善强化高原农牧结合的可持续生产体系

  青藏高原农牧结合一定要在“保证民族生存,适度增产粮食”的前提下,围绕开发饲料生产这一核心,促进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应重视完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管理加工体系及农村文化、生态环境建设,以强化农牧结合的可持续生产体系,从而逐步建立高原持续稳定协调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

4.4 高原农牧业层次结构调整应遵循特定的发展原则

  青藏高原农牧结合必须十分注重农牧业层次结构的协调发展。种植业结构调整要注意协调好国家级调控层、区域内部结构层、粮经饲部门结构层以及作物种类种植结构层等 4 个层次;畜牧业结构调整则要注重协调国家畜牧业调控层、区域内部畜牧业结构层、畜种结构层、畜禽品种结构层以及畜禽群体结构层等 5 个层次。但无论种植业还是畜牧业的结构调整均应遵循以下原则:以民族人口与经济增长诱发的需求增长变化为前提,结合区域内部饲料资源时空差异、开发利用潜力等制定调整规划;注重民族生活习俗及生产习惯,力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相互协调,以使饲料资源与其它农牧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充分合理而又有效的利用。

5 结论

  青藏高原传统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低、影响作用限制因素多,特别是以大量破坏浪费资源为特征的现实发展格局,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诸多挑战。面对发展的现实,高原农业资源利用的牧业化以及绝大部分民族生存方式的牧业化,客观决定了高原农业发展必须选择农牧结合的可持续生产发展模式。所谓高原农牧结合可持续生产发展模式,就是充分利用高原农业资源,促使种植业和畜牧业科学合理地有机结合,以促进高原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确保高原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的振兴与繁荣。农牧结合不仅是当今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总趋势,而且更是农业自身变革的核心动力。尤其对于生态环境破坏压力主要来自于农牧业、民族生存发展主要依赖于农牧业的高原来说,只有选择高原适宜的农牧结合可持续生产模式,积极采取相应对策措施,才有可能加速推进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郑度,等.中国的青藏高原[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2胡耀高,等.当代中国的饲料问题与农业变革趋向[R].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后工作报告),1995.
3周礼,等.畜牧业生产结构与发展前景[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4胡耀高,等.论我国农牧结合的基本战略[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2,(4):209~211.
5李思慕,等.青海种植业区划[R].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
6张谊光.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农业优化模式的研究[A].青藏高原研究会.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和生态系统研究[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7梁业森,等.中国不同地区农牧结合模式与前景[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4.
8靳乐山,等.持续农业目标和保证体系[J].生态农业,1997,(9):59~62.
9孙鸿烈,等.青藏高原形成演化与发展[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

第一作者简介

温军(1963-),男(蒙古族),陕西韩城人,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区域经济。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资助项目 (KZ951-A1-204);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资助项目(KZ95T-06)。

民族人口规模、民族人口占高原总人口百分比均为第四次人口普查数。

致谢:本文承蒙孙鸿烈院士悉心指导,并得到成升魁研究员热情帮助,对此深表谢意。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农业农民农村
农业农民农村∶畜牧业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