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能源产生的污染∶煤炭 中华工商时报 (2000-02-27)

贵州该不该为东部发火电


全国政协委员王录生疾呼:清洁能源送出去二氧化硫留下来

(本报记者 王松)

  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民建主委王录生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大声疾呼:贵州在西部大开发中再不能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搞煤电开发,从而将清洁能源送别人,污染留自己的路子。

  王录生指出,1998 年贵州二氧化硫的年排放量为 166.7 万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 6% 以上,而全省国民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 1%。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排放二氧化硫高达 197 公斤,是全国平均值的 6.1 倍。二氧化硫浓度的年均值已经超过了国家确定的保持居民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不受危害基本要求的 3 — 5 倍,因二氧化硫排放而形成的酸雨频度在一些城市高达 90%。

  王录生指出,贵州省目前的思维定势仍停留在建立以火电为主的能源基地,发展坑口、路口电站,发展高能耗的战略上,改善生态和环境的具体要求及措施得不到体现。例如:贵州 2010 年的远景规划中提出原煤产量要达到 7000 万吨,采取煤电联营方式大力发展火电,理由是火电成本低,其实是不搞脱硫设备,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目前仅在建和已立项即将新建、扩建火电厂,全省总装机容量就达 400 万千瓦之多,年耗煤约 960 万吨,增加的二氧化硫排放量约达 25.6 万吨,根据环保要求,2000 年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应在 140 万吨以下,已经高出的 26.7 万吨尚没有可靠的经济技术措施使之降下来,现在又要增加 25.6 万吨,当然只会使环境更趋恶化。

  王录生说,开发煤电其实并不能给贵州带来多大经济效益。据对贵州盘县电厂(由贵州与广西联营)的测算,由对方投资建 20 万千瓦的机组,贵州按成本价提供所发之电,按此方式所得的效益是 25% 的增值税,以及四五百人的年收入约 500 万元,每年消耗 50 多万吨煤,每年排放 1.3 万吨二氧化硫和数万吨煤渣,付出的环境代价实在太大。把清洁能源给别人,把污染留给自己,有这个必要吗?

  王录生表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地方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地方资源当然是发展经济的一个有利条件,但是立足于资源开发的传统思路,不可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贵州如不调整产业结构,不改变思路,仍按传统产业结构进行简单的规模放大,不仅为生态和环境所容纳不了,而且将会错失西部大开发、建设生态和治理环境的大好时机。

全国人大代表向德洪坦言:火电济水电黔电应东送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电力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向德洪认为:贵州电力开发应该遵循市场经济原则,按市场规律办事,必须走水火互济、火电为主的路子,否则就无优势可言。

  向德洪分析说,水电最大的不足是季节性太强,而火电能做到均衡生产,贵州周边的四川、云南、湖南等省的水能资源和开发能力远远超过贵州,水电占总发电量的 70%,丰水季节,尽管电价很低却卖不出去,而一到枯水期,供电严重不足,还得采取限电措施。贵州也有同样的情况,因为有了火电的支撑,其程度才有所减缓。

  向德洪说,发展区域经济要扬长避短,以优补劣,贵州煤炭资源丰富,保有储量是南方九省之和,其中含硫量低的优质无烟煤比重较大,这一优势是周边省份所不具备的(按国家规定,发电用煤含硫量在 1% 以内可不加脱硫装置)。鉴于此,大力发展火电正是贵州的优势所在。据向德洪介绍,贵州目前火电装机容量 1999 年末为 352 万千瓦,仅占全国 1/70,发电量 199 亿千瓦小时,而在近期召开的全行业“十五”规划会议上,周边省份仅在枯水期内就向贵州提出 40 亿— 50 亿千瓦时的市场需求量,若靠现有能力是难以满足的。相反,水电不是贵州的优势,装机容量 148 万千瓦,实际发电 53 亿千瓦小时。尽快抢占市场的主打产品应该是火电,人缺我有嘛,搞市场经济绝不能搞封闭式平衡。同时从投资的成本和比较效益看,火电仍然是贵州电力的主要发展目标。

  向德洪说,强调贵州火电优势绝不意味对水电的排挤,水电具有环保、清洁、生产成本低等优势,但发展水电必须放在区域经济背景中去考虑,如果贵州与周边地区去拼发展水电,在现有能力、潜力、投资实力等方面均差强人意,而贵州发展火电的条件是别人所不具备的,我们提出水火互济,共同发展的战略是顺应市场做出的决策。另外,发展火电也是就地消化资源,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当然对原有火电厂进行环保改造,新建火电厂选址与优质煤源基地结合起来考虑也是势在必行,同时还应辅之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和配套。

  实现“西电东送”是合理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之所以进程缓慢,向德洪认为根源在于地方保护和分割,对此中央需进行宏观调控。贵州具备“西电东送”的条件,面对这一广阔的市场,要真正把黔电优势发挥出来,最现实的办法是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路子。

背景材料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台坡地段,西部威宁、赫章一带平均海拔 2500 米以上,东部黎平水口河出口的海拔仅 137 米。地形落差大,谷深水急,水力资源丰富,且分布平均,开发条件优越,开发成本低。

  贵州雨量充沛,全省水资源总量在 2116 亿立方米小时,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 1874.5 万千瓦小时,居全国第 6 位;平均每平方公里 106 千瓦小时,居全国第 3 位;可开发量为 1683.3 万千瓦小时,居全国第 7 位;1999 年全省水电(含小水电)发电量约占总发电量的 25%,已开发利用的水电仅为可开发量的 6.6%。

  同规模的水电与火电比较,水电一次性资金投入量较大,建设周期较长,但建成生产后对环境基本无污染,且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火电投入比较灵活,资金压力相对小,建设时间短,见效快,但建成生产后,排放的二氧化硫、粉尘、煤渣等对环境污染较大。对贵州如何加快电力发展,实现“西电东送”,本报曾给予倾力关注,并作过多次报道。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能源∶能源建设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