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土资源∶土地利用 人民日报 (2006-04-12)

18.31 亿亩——
耕地面积逼近“红线”
减少势头有所减缓 仍须严把土地闸门


本报北京 4 月 11 日讯(记者 于猛)

  今天,国土资源部公布了 2005 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截至 2005 年 10 月 31 日,全国耕地面积 18.31 亿亩,离“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未来 5 年耕地保有量 18 亿亩约束性指标仅剩 3100 万亩。2005 年度全国耕地比上年度净减少 542.4 万亩,耕地面积净减少势头有所减缓。

  调查结果显示,“十五”期间,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生态建设力度加大,加之农业结构调整频繁,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 9240 万亩,由 2000 年 10 月底的 19.24 亿亩减至 2005 年 10 月底的 18.31 亿亩,年均净减少耕地 1848 万亩。其中,建设占用耕地 1641 万亩,灾毁耕地 381 万亩,生态退耕 8065 万亩,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 1293 万亩,共计减少耕地 11380 万亩。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 2140 万亩。

  在 2005 年度减少的耕地面积中,建设占用 318.2 万亩,灾毁耕地 80.2 万亩,生态退耕 585.5 万亩,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 18.5 万亩,4 项共减少耕地 1002.4 万亩,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 460 万亩。2005 年当年新增建设用地 427.4 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东部当年新增建设用地分别为 242.4 万亩,占当年全国新增建设用地的 57%。另据了解,虽然去年是我国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第三年,但当年未批先建占用耕地的面积仍有近 31 万亩。

  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五”时期,国土资源管理系统积极参与宏观调控,严把土地闸门,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遏制了乱占滥用耕地的势头。特别是去年国土资源部共核减不合理用地近 7 万亩,在严格管理土地的同时,大力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较好地保障了发展用地。他同时指出,虽然建设项目用地占补平衡基本得到落实,占优补劣依然存在,严管土地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十一五”期间,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将继续严把土地闸门,严格规范保护资源,不断提高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坚守“红线”(短评)

  18.31 亿亩。这个数字意味着 5 年间,我国耕地减少了近 1 亿亩,全国人均耕地由上年的 1.41 亩降为 1.4 亩;意味着“十一五”期间全国要保证 18 亿亩的耕地保有量,我们只有 3100 万亩可减耕地的余地。

  未来 5 年的耕地保有量已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写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可用建设耕地只有 0.31 亿亩,相比较于“十五”期间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 9240 万亩而言,这个数字是相当少的。我们的耕地已经退到了危急时刻!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仍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我国仍处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阶段,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建设用地、灾毁、退耕等因素叠加起来,土地管理尤其是保护耕地工作面临的压力将会非常大。但保有稳定并且充足的耕地数量,是我们整个社会包括经济运行的重大安全保障。18 亿亩是我们未来 5 年必须坚定不移守护的“红线”。面对耕地减少的现状,我们必须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国土资源∶耕地
环境保护∶政府行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