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土资源∶土地利用 人民日报 (2005-10-12)

哈尔滨——
找准发展与节约土地的结合点(珍惜土地)


本报哈尔滨 10 月 11 日电(记者 夏珺)

  10 月 9 日下午,哈尔滨电表厂新址在哈尔滨西郊的哈西工业走廊破土动工。哈尔滨电表厂原址在市区内,新址建好后腾出的 11.6 万平方米土地将按照城市发展规划用于第三产业的开发。这是哈尔滨实行大中型企业退城进郊,腾笼换鸟战略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哈尔滨从用地结构、管理方式、体制创新入手,坚持政策引导、规划先行、控制增量、挖掘潜力、盘活存量,千方百计节约土地。特别是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严把土地审批关,不断提高土地容积率和投资强度,既节约了土地,又促进了全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找到了经济发展与节约土地两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和平衡点。哈尔滨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杨春学介绍说,3 年来,两个开发区的容积率每年提高近 0.1,由 2003 年的 0.5 提高到目前的 0.67,原本需供项目用地 371.78 万平方米,实际供地 326.14 万平方米,节约土地 45.64 万平方米。节约的这些土地,按目前的项目平均用地水平计算,可安排项目 22 个。

  哈尔滨市紧紧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契机,积极推进中心区国有大中型企业“退城进郊”,先后完成了电缆厂、车辆厂、空调机厂等近百家工业企业的搬迁改制工作,盘活存量土地 700 多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哈尔滨市加大了土地市场特别是开发区清理整顿的力度。3 年来,全市共撤销省以下违规批准设立的各类开发区、园区 24 个,合计撤销规划面积 1120 多公顷。为保护土地特别是耕地,哈尔滨从去年 10 月 30 日起停止四环路以内的粘土实心砖企业采矿权的审批,并逐步关闭粘土实心砖厂,目前已关闭 5 家,腾出的 50 多万平方米土地已全部得到复垦或利用。

点评

  发展是硬道理。地处祖国北部的哈尔滨经济相对欠发达,面临的发展任务更迫切、更繁重。但哈尔滨市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统筹经济发展和土地资源保护工作,在挖掘潜力、盘活存量上做文章,两个开发区综合实力在全国的位次逐年提升。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与节约土地既对立,又统一,关键是要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和平衡点。经济建设必然要占用土地,但少占土地甚至不新占土地,并不必然会影响经济发展,相反,因为留有后劲,反而会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城市发展与规划∶城市建设
环境保护∶政府行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