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土资源∶荒漠化 | 科技日报 (1999-08-03) |
河套,干旱与湿润的变奏 |
本报记者 刘莹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没有哪一个湾能大得过河套。自发源以后虽大湾小拐不断,但却一直悠然向东的黄河,到了宁夏中卫却倔强地掉头往北去了,逶迤几百公里后,在内蒙古的临河又浪子回头继续向东,到了托克托镇,突然又猝不及防地沿吕梁山挥师南下。神奇的大自然之力,就这样鬼使神差地,让黄河在宁夏、内蒙古境内绕了一个马蹄形的大湾。这个特有的大弯曲,好比套在宁蒙平原上的一个大布套,这就是著名的河套。 早就听说黄河百害,唯富一套。驱车在河套平原上,在这大陆深处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看到的却是沟渠纵横,水网密布,小桥流水,稻麦飘香。由于有引黄河水灌溉之便,这里每种必收,每收必丰,1000 多年前即以“塞上江南”的美誉名扬四方。但近年来,在这地处上游本该水丰的地区,在这黄河“唯富”的地方,也出现了每年都有几十万亩农作物因不能及时得到灌溉而导致减产的现象,黄河水紧缺已严重地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 一、黄河下游水紧缺,上游水也缺紧,解决黄河水资源危机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据介绍,国家每年给宁夏的黄河用水指标是 40 亿方,宁夏实际引水 80 亿方,最后又排入黄河 48 亿方,宁夏目前用水没有超标,还略有节余,但照目前这样的用法,宁夏实际上已很发展了。因此宁夏人说,我们最缺水,只要有水,我们什么样的荒漠都能治理,什么好东西部能种出来,因此拥有 37 万亩引黄灌区面积的中卫县的沙荒地开发仍在进行,记者看见在碱碱湖一带,拖拉机“突突突”地紧张地进行着推沙造地作业。在已开发建成的碱碱湖扬水灌区 1.2 万亩稻田边,据中卫县水保局长介绍,每亩水稻需引水 1000 — 1500 方。中卫沙漠治理的思路是续建碱碱湖二级扬水灌区,计划开发沙荒地 2.1 万亩。记者在自治区情况介绍会上曾提问说,在全国农产品普遍供大于求的大背景下,在黄河水紧缺得断流一年比一年频繁的巨大压力中,花这么大代价在沙漠上开发农业是否值得。据自治区介绍,中卫推沙造地,是通过种植粮食作物改善生态环境,不完全是为了收获粮食。那么,在水资源紧缺成为主要矛盾的时候,能不能考虑种植节水的沙生植物来改善生态环境呢?! 在碱碱湖附近,公路这边是已开垦的农田,田里稻苗茁壮,公路那边是连绵起伏的沙丘,紧靠公路的沙地上积着一汪汪水。一片片小湿地中竟然栖息着鹤群。汽车驶过时,惊得一只只灰鹤从湖中翩然飞起,记者们来不及惊喜,一个个赶紧抓起家伙,抢拍下这沙漠上难得见到的奇景。激动之后,心里又涌起了一个个疑问:这些水是怎样来的,又是作什么用的,但这是黄河水却是肯定无疑的。 二、河套节水大有潜力 记者了解到这样几个情况:在自然降雨条件基本相似,同为灌溉农业的甘肃景泰川电力提水灌区和宁夏、内蒙古河套自流、扬水灌区,景泰川灌区设计旱作物综合灌溉定额每亩为 334 方水,实际上平均每亩只用了 290 方水。由于景泰川电力提水工程是国家投巨资建起来的,有了从黄河里提起来的水,才使亘古荒原变成了万倾良田。农民了解了这个事实,知道水在这里是实实在在的商品,所以虽然每方水价格高达 0.2 元,农民受之如饴,同时也惜水如金。 黄河河套灌区已有几千年历史,积累了几千年引黄灌溉经验的河套农民,同时沿袭下了几千年来大水漫灌的陋习。在宁夏中卫,记者问一浇水的农户说,你们在沙漠中间开荒种田,用水一定很紧张吧?农民说,不紧张,黄河水有的是,我们这一点不缺水。无独有偶,在内蒙古磴口,记者问一正在田里耕作的农民说,你们引黄河水种地交钱吗?答曰:“怎么不交,每亩地 80 元钱哩”当记者又问每一亩地大概浇多少水时,农民说:“那谁知道,既然交了钱,到该我浇时就猛劲灌呗”。除农民种地以外,在沙漠治理中,也存在挖掘节水潜力问题。在大名鼎鼎的库布其沙漠恩格贝综合开发示范区,记者看见十来个喷头摇着头,把水均匀地喷向周围的绿地。记者问,恩格贝在节水上有什么打算,是否将逐步推广类似这样的喷灌时,示范区主任王明海说,“这不可能,这投资太大了,现在搞这一点只是为了示范而已”。 研究解决荒漠化区林业建设中有关科技问题、为荒漠化防治工程和“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提供科学依据的、设在内蒙古磴口县的中国林科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已治理开发沙荒地 9.2 万亩,其中乔木防护林 5.2 万亩。记者看见这些林地果然郁郁葱葱,旁边热浪滚滚,黄沙弥漫,树荫下却微风轻拂,凉意幽幽。据介绍,这些林地每亩年用水量在 1000 方左右。 如果要把这些林地推而广之,在沙漠上广种其树将要用多少方水!?在河套灌区,由于渠道长,蒸发强、渗漏严重等原因,使好不容易引进来的水大部分在途中流失,实际利用率只有 40% 左右。而这 40% 由于管理上的漏洞,又造成很多浪费,使这有限的水资源也没能用在刀刃上。河套节水,大有潜力。河套要发展,还大有余地。 三、发展的出路在哪里? 黄河水的最大用户是沿黄地区的农业灌溉,其用水量占全部耗水量的 92%。因此解决黄河水资源紧缺的问题,首先应该从挖掘农业用水潜力做起。可喜的是,记者看见,发展节水农业在河套灌区已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宁、蒙两区都认识到,水价太低是导致大水漫灌粗放用水的重要原因。而且由于占全国水利工程供水总量 85% 以上的农业供水,其收费标准只相当于成本价的四分之一,还严重制约了水利建设的再投入。因此提高水价,用经济手段引导节约用水,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刘明祖告诉记者说,我去地处后套的巴盟引黄灌区,看到那里的农民种 l 苗旱地要用四、五百方水,真是心疼!我说你们能不能给下游山东留点水啊?!何况这么大水漫灌对你们自己一点好处也没有,水多,盐分多,加剧了土地的盐渍化。当时 1 方水才 9 厘钱,我说应该涨价,现在涨到了 4 分多,还不够,还没到成本价。刘书记算了一笔帐:水价高了,可用水量少了,两相平衡,是不会增加农民负担的。河套地区节水的潜力很大,我看就一个巴盟节约的水,就够支持山东了。 记者采访参观了河套的好几个农业节水示范区。例如隆胜示范区对支斗农三级渠道全面实施了渠道防渗衬砌工程和井灌工程。工程完工后,三级渠道的渠系水利用的系数将从现在的 0.62 提高到 0.913,亩均用水量将从现在的 479 方下降到 349 方,节水的效益是非常可观的。但遗憾的是,即使在这样的示范区里,渠系的技术含量仍然是不高的,例如仍然缺乏按方计算用水量的技术手段,使其仍然不同能从根本上杜绝和改变大水漫灌的现象和陋习。 有识之士说得好,要使河套灌区真正走出误区,学会科学用水,其根本的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景电工程为什么能做到水尽其用,是因为它拥有一套先进、科学的监控管理系统。例如从设计到制作均属全国水利系统首创、其工艺水平和实用价值在国内均居领先地位的计算机喷涂大型调度显示屏,一屏即可尽览灌区,坐在调度室里,就能对全谨区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监控管理。而且每个支渠口都有计算机水位流量控制仪,连进农田的渠道都设有量水堰,从而在技术设施上为以“方”计量收取水费提供了保证。 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但越有差距越渴望超越,越是古老落后,越向往着现代先进。记者了解到,针对河套灌区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的情况,宁夏引黄泪区更新改造工程 1998 年已列入国家大型治区续建配套项目,现已着手以节水为中心,对老化设施进行改造。内蒙古也在积极开展灌区节水改造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国家早日批准立项建设。改造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渠系节水技术水平。因为河套不能不抓住机遇,河套只有倾全力做好节水灌溉这篇文章,才能使古老的灌区重新焕发青春,才能使那尚待开垦的宜农荒地有水可耕。 愿河套能走出一条成功的节水农业之路,因为它对全黄河流域的引黄灌溉,无疑有着非常典型的示范意义。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