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环境知识∶水资源短缺现状

缺水的北京


  北京多年平均年降水 595 毫米,年可用水资源总量 43.33 亿立方米(包括入境水量),人均水资源不足 300 立方米,仅为全国的八分之一、世界的三十分之一,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 1000 立方米的缺水下限,属于严重缺水地区,也是世界上最严重缺水的大城市之一。

  与 1949 年相比,北京市总用水量增长了 40 倍,其中工业用水增长了 31 倍,城市自来水售水量增加了 85 倍。

  北京地表水资源少,依赖境外来水的官厅、密云两大水库上游来水不断减少,水质逐渐恶化。由于上游地区用水增加和近年来干旱少雨,两岸来水量已由 50 年代的年均 31.3 亿立方米减少到 90 年代的 12 亿立方米,且来水衰减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日益严重的水污染和水土流失加剧了水库水质恶化和淤积。官厅水库淤积已达 6.5 亿立方米,水质长年超过五类标准,到 1998 年已不能作为生活饮用水源。密云水库水质也有恶化的趋势。

  地下水可采资源量减少,与 1961 年相比平原地区地下水储量减少了 59 亿立方米,部分地区已疏干,并出现 2000 平方公里的漏斗区;地下热水也被过量开采,造成水位持续大幅度下降,产生地面沉降,导致市政设施破坏。

  市内水污染程度不断加剧,造成水资源更加紧缺。1997 年全市年排放污水总量 12.7 亿立方米,其中规划市区 8.9 亿立方米。市区污水集中处理率仅为 22%。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污水排放和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使得河湖水体和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据监测,有 56% 的监测河段受到污染;47% 的地下水监测井水质超标。1999 年北京地区遇到严重干旱,降水仅有 3491 毫米,不足多年平均值的 60%,导致水库蓄水比上年减少了 8 亿立方米,地下水同比减少 71326 亿立方米。

  在 2005 年之前,每年需水量为 49.27 亿吨至 50.59 亿吨,到 2010 年,需水量为 52.70 亿吨至 53.95 亿吨。

  在 2005 年,本市工业用水每年约在 11.78 亿吨,城镇生活用水在 11.72 亿吨。而农业与城市河湖用水量是和降雨量有关的。在正常年景,可以给城市河湖补水 3 亿吨,农业用水在 20.77 亿吨。在枯水年和特枯水年,给城市河湖只能补 2.7 亿吨,农业用水将达到 22.39 亿吨。加上供水损失每年约 2 亿吨,本市每年需水在 49.27 亿吨至 50.59 亿吨之间。

  平水年本市地表水和地下水每年可提供水量为 41.33 亿吨,而枯水年和特枯水年只能提供 37.79 亿吨至 34.09 亿吨,缺口为平水年的 7.94 亿吨,枯水年和特枯水年亏 12.8 亿吨和 16.5 亿吨。

  到 2010 年,需水量约为 52.70 亿吨至 53.95 亿吨,而提供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为平水年 40.88 亿吨,枯水年和特枯水年为 37.54 亿吨至 33.99 亿吨,缺口高达 11.82 亿吨至 19.96 亿吨。

  水资源是有限的。北京作为有 1200 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人均水资源只有 300 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 30 分之一,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 1000 立方米的警戒线。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