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环境知识∶水污染

数据看黄河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9 省(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全长 5464 公里,流域面积 75.2 万平方公里。

  黄河流域出现经常性断流在 70 年代。在 1972 — 1996 年的 25 年中,共有 19 年发生断流。70 年代,黄河平均断流时间 14.5 天,平均断流河长 135 公里;80 年代,黄河平均断流时间 15 天,平均断流河长 179 公里;90 年代,黄河平均断流时间 108 天,1995 年和 1997 年断流河长已超过 600 公里。

  黄河流域水体自净能力降低。90 年代初与 80 年代初相比,黄河流域的城镇废水排放量增加了 63%,干流污染物浓度增加了 2 — 3 倍。

  黄河流域中游黄土高源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面积 45 万平方公里。黄河流域 1960 — 1980 年的年均输沙量 19.7 亿吨。

  黄河源头地处青藏高源,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据对源头 3.8 万平方公里范围的研究,80 至 90 年代草原退化面积要比 70 至 80 年代增加了 1 倍多,土地荒漠化也呈逐年增大趋势。1998 年国家环保总局提出在源头区建立特殊生态功能保护区。

  1998 年国家启动国有天然林保护工程,明确规定在黄河上游禁止采伐天然林。

  1999 年 1 月,国务院批准了《全国生态建设规划》、把黄河流域作为中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

  1999 年 1 月,黄河小浪底水库发生污染事故,引起国务院领导的特别关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