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业 中国环境报 (1997-12-25)

源清则流清--河南省三年治淮追踪


本报记者 邵丽华

  三年前,当国务委员宋健率环保执法检查团来到河南视察淮河时,住在淮河岸边的群众曾拿不出一碗干净的水来给北京的亲人喝。这一请景洞深地刺痛了在场的每个人的心。

  宋健同志语重心长地说:“河南是源头,源清则流清。”全流域的人民和国务院各部委的同志把最大的希望寄托在河南。

  党中央、国务院把环保工作提高了空前的高度,一场治理淮河的宏图画卷已经绘就,治淮条例的颁布,治淮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国务院连续 3 次召开淮河流域环保执法检查现场会,一波又一波地把河南省的治淮工作引向深入。河南省的决策者把治淮工作当作关系到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1996 年新年刚过,省委书记李长春亲临关停任务最重的地区,向全省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在治淮工作中的坚决态度和决心。省长马忠臣也强调,“河南省地处淮河上游,对治理淮河污染负有重大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主动地把我省的污染防治工作做好。”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领导小组组长、副省长张洪华为了淮河治理,微服私访,体察民情,一时在全国传为佳话。

  三年来,河南省政府先后召开 12 次由各市、地政府领导参加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一个由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有关部门分工协作、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的水污染防治工作机制开始形成运作。

  1994 年 6 月,首批治理难度大的 69 家污染严重的小型企业被关闭或转产;1995 年又对 30 家污染严重、治理讲度缓慢的大中型企业实行停产治理或限产限排,对 27 家污染企业出示黄牌警告,接着又关停、限产、限排了 101 家污染严重的企业;1996 年,全省坚决取缔、关停“十五小”仅 5000 吨以下规模的小造纸厂就关停 1380 家,其中淮河流域 512 家,减少废水排放量 7339 万吨/年,削减污染物 COD11 万吨/年。

  排污企业也意识到,治污工程就是生命工程,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大事。为集中财力治理污染,周口莲花味精厂停发了干部、职工的资金;中牟造纸厂在职工连续 9 个月不发工资的情况下,每人又集资 1000 元用于治理污染;桐柏县金属矿产公司的领导卖掉了小轿车,又发动职工义务劳动以保证完成治理工程……

  环境执法开始动了真格,省政府每季度进行一次督察活动。1995 年以来,省辖淮河流域各级环保部门共立案查处、纠正各种环境违法行为 2200 多起。在关停小造纸工作中,对 159 名违法厂长和业主采取了行政拘留措施,撤消了一名擅自向关停企业供电的县电管站站长职务。省纪检、监察部门严肃查处了开封市尉氏县擅自决定建设重污项目的违法案件,对有关县领导干部作出了党纪、政纪处分。

  据统计,截止目前,河南省用于淮河流域治污总投入已达 11.3 亿元,约形成削减 COD 能力 45 万吨/年。

  如今河南人可以稍感欣慰的是,淮河流域上游水污染防治已开始取得了成效,淮河水已在逐渐变清。但他们深知,要使淮河水质彻底变清,还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河南人还将继续承担着淮河变清的重任,再用 3 年时间攻下沿淮的第二战役,以告慰淮河流域一亿五千万人民。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废弃物∶工业废弃物∶液体废弃物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