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业∶采矿 中国环境报 (2002-03-06)

你弃我取,一举多赢
“三废”淘出美金三千万


蒋中任

  近日,8 辆东风牌大卡车满载着 96 吨银灰色电解铅,从湖南常宁市松柏镇启运广州黄埔港,出口美国、德国和东南亚国家。去年,该市大力发展生态矿产业,从“三废”中生产出铅、锌、铜、金、银等系列产品 60 多种,大部分为出口免检产品,创外汇 3000 多万美元。

  隆冬时节,记者在矿区采访,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心旷神怡的“生态矿业图”:融融冬日下,天空碧蓝如洗;大型综合废水处理站的出口处,流水清澈透亮,一路喷珠溅玉,注入漫江碧透的湘江;现代化的厂旁映着青山碧水,绿树青草,一派勃勃生机。

  常宁素享“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的美誉,铅锌储量居全国之首,锡矿量列全国第二,全国铅锌之都——水口山矿就坐落在该市境内。该公司尽管每年以 30% 的速度发展,但由于工艺设备落后,矿区“三废”肆虐严重。尽管公司每年拿出 200 多万元对被污染的农田赔产,但农民还很不满意。为此,常宁市委、市政府和水口山有色金属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党委、董事会紧密联手,协同作战,把综合根治“三废”,净化、亮化、绿化矿区环境,作为百年老矿生死攸关的首要任务来抓,确立了“综合治理‘三废’,打造生态矿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他们严格按照国际论证标准,把环保纳入目标管理范围,确定新开发项目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三废”治理工艺,加大资金和科技的投入,对原有生产流程中的污染源进行治理。水口山四厂原是个“三废”大户,仅废水的排放量就占公司废水总量的 60%,且铅、锌、铜、镉、钴等重金属离子含量高。公司以此为突破口,先后投入资金 9200 多万元,采用科学冶炼新工艺,如炼铅由“火法”改为“湿法”,即变“炉炼”为“电解”,以及采用国内先进制酸工艺治理二氧化硫烟气,不仅提高了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回收率,还大量减少了制酸废水的排放,每天可减少排入湘江的废水 4140 吨,削减排入湘江的重金属离子 500 吨,年削减二氧化硫排气量约 1200 吨,减少废渣堆存 5000 吨,同时可以从“三废”中回收近 60 种产品,年增收 1300 多万元,7 年就可收回技改和环保的全部投资,达到一举多赢的目的。

  为了共建碧水蓝天、绿树青草般的生态矿业,目前,该市已有 30 多家乡镇、民营企业参与“三废”淘金,形成了“三废”综合利用、环环紧扣的良性循环,收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市共有 18 家吃“矿渣”的生产企业,其“下脚料”——废渣中含有 30~45% 的铅,原来作为“垃圾”白白倒掉,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去年 4 月,民营企业家冯伟牵头投资 300 多万元,新建了年产 1 万吨的电解铅生产线,产品质高价优,铅含量达 99.9%,不仅吃掉了 18 家硫酸锌生产企业的 7900 多吨废渣,使成为累赘的“废渣”一下身价百倍,每吨售价高达 1100 多元。短短 8 个月时间,该公司就生产出电铅 8436 吨,产品大部分出口,为国家创外汇 500 多万美元。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