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业∶环境成本核算 科技日报 (1999-09-11)

略论环境产业的经济意义 ( 下 )


徐嵩龄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

二、经济调整期的我国环境产业的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环境保护设定了许多目标,并在 1992 年将可持续发展列为国策。然而,我国的整体环境质量一直在恶化之中。这里有认识问题、制度问题、能力问题。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缺乏一个强大的环境产业的支持。一方面,长期以来对高速经济增长的追求转移了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另一方面,我国环境产业尚未显示出它的独特的经济吸引力。

  自 1997 年以来,由于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以及我国自身进行深层体制改革的要求,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调整期。自 1998 年以来,我国把农业、水利、电讯、住房、交通、环境作为基础建设的重点投资领域。这为发展环境产业、正面地发挥环境保护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契机。在这一形势下,我国环境产业已不是可不可能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寻找它的生长点以便最充分地发挥它的经济效能的问题。

   I、通过偿还环境欠债的方式,拓展与规范环境市场需求

  我国近 20 年来的高速经济发展所积累的环境问题,在相当大范围内,已达到或超过环境临界点,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这是一笔很大的环境欠债,必须偿还。为此,在经济调整期中,尤其是在大、中城市中,应将政府在环境领域的投资与拓展与规范对环境产业(主要是末端控制类产业)的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一方面,应逐步营建、扩大和完善公共环境设施;一方面,在企业改革的过程中,使应要求那些得以存留的企业,迅速装备和完善必要的环境设施,使企业能在确保环境质量的前提下运行。这样,不仅能够遏制多年来环境恶化的颓势,使之向缓解的方向转化,而且也创造了使环境产业得到成长和发展的条件,并作出经济贡献。

   II、将环境产业建设与经济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

  我国的经济调整期中,大量存在着企业改造和职工下岗的现象,这既有内部管理的原因,又有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原因。环境产业可以为一些被撤销的企业和下岗的职工提供一种重新发展的舞台。由于环境产业的广泛的渗透性,相当多企业都可向环境产业转移。这里,既要重视向末端控制类产业的转移,同时也要重视向洁净技术类产业和洁净产品类产业(包括绿色食品)的转移;在末端控制类产业中,既要重视环境设备制造与环境工程类产业,又要重视为它们服务的配套企业(如污染物或废弃物的采集和分析,处理后物质的再利用,等等)。后一类企业往往得不到重视,从而使前者空置。而后者恰恰是最能吸收劳动力的。应当说,环境产业在解决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问题时,是有很大潜力的。但也应当承认,直至目前,这一潜力在全国层面远未得到重视和发挥,只有少数大城市(如大连、上海、北京等)除外。

   III、将环境建设与提高国家竞争力结合起来

  环境产业为我国经济调整期的环境建设提供物质保障。这种环境建设,在宏观尺度上体现于城市市政建设,在中观尺度上体现于经济开发区、科技园等的建设,在微观尺度上体现于一个企业的建设。环境建设是反映一个国家、城市、地区、企业的竞争力的要素之一。它影响着投资者的偏好,技术转移者的偏好,以及生产者的产品选择的偏好。因此,应当为一流投资、一流技术、一流产品,提供一流的环境品质。这一点,在一些主要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已开始得到注意,但尚未普遍。

   IV、将环境建设与开创新型的环境产业结合起来

  以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为内容的环境建设并不只意味着消费,它所保护与创造的环境也是一项经济资源,即旅游资源。因此,环境建设应与一个城市和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结合。通过环境建设,使一些因环境破坏而失去旅游价值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得到新生,使一些经营中的旅游资源获得更为绚烂和持久的价值,同时环境建设还可开辟新的旅游资源。国际上现正时兴的生态环境旅游,就包括了上述内容。它们也是环境产业中“环境功能服务类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我国,它们至今仍未作为一种环境产业来对待。这既不利于国家环境投入的高效使用,也不利于现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可持续利用。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工业∶环保产业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