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京青年报 (2000-03-06) |
百年老店遭遇“阿斯巴甜”地震 |
文/易水 在这个以比特速度来传递信息的互联网时代里,时效的竞争使媒体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也使得媒体所承载的内容空前地活跃和丰富。由海外媒体率先引发的可口可乐“阿斯巴甜”地震,不仅暴露了我们对互联网时代的心理准备依然不足,而且向所有人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的疑问:面对互联网深处火山爆发般的信息,我们到底该相信谁? “阿斯巴甜”震撼可口可乐 在各种天灾人祸中,地震可能是最让人猝不及防的一种。可口可乐公司上周遭遇的“阿斯巴甜”事件,再确切不过地证明了这一点。 也许是平静的日子总让人觉得起腻,也许是需要为乏味的生活提供一点儿谈资。2 月 27 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刊登了一篇题为《秘密报告指控甜味剂》的文章,声称该报记者根据一份刚刚解密的研究报告发现,美国全国饮料协会早在 80 年代初曾对一种在汽水饮料中广泛使用的甜味剂——“阿斯巴甜”进行过研究,结果认为“阿斯巴甜”能分解甲醇和苯丙氨酸等有毒物质,从而影响人脑的正常工作。此外,“阿斯巴甜”还会改变消费者的行为,诱使消费者进食更多这类饮料,因此美国全国饮料协会反对在饮料中添加“阿斯巴甜”。这篇报道并且指出,包括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内的许多饮料厂家目前仍在使用“阿斯巴甜”。 在每年消费 90 多亿罐汽水饮料的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的这篇报道无疑是在人群里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很快,可乐饮料含有毒物质的消息就出现在互联网上,然后又以比特速度传递到全球各个角落的电脑屏幕上。 至此,一场令可口可乐公司始料未及的地震已经在互联网的深处悄然爆发。 “阿斯巴甜”并非“阿巴斯甜” 从记者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地处华中的一家报纸很可能是国内首家“进口”这则消息的媒体,可以说是此次在国内引发可口可乐“阿斯巴甜”地震的始作俑者。2 月 29 日,这家报纸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甜味剂损脑密件公开》为题,对《星期日泰晤士报》的文章进行了转载,其内容大体与英国的报道相去不远。 3 月 1 日上午 9 点刚过,国内人气旺盛的网上出现了一条转载自南方某报的消息,该消息引用《星期日泰晤士报》的报道说,可口可乐含有对大脑不利的成分。同一天,北京的报纸也以《可乐含有对脑不利成分》为题刊发了上述报道,其消息来源同样是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但远在四川的一家报纸立刻就意识到了这一题材的敏感性。第二天,市民们翻开这份报纸时,看到了一条颇具爆炸性的标题:《两大可乐甜中藏毒》。 可口可乐的知名度实在太高了。对于需要题材炒作的媒体来说,这家全球老牌饮料企业身上发生的任何事件都值得闻风而动。于是,在急切与慌乱的传递过程中,来自互联网上的信息开始有些走样:不少媒体把“阿斯巴甜”称为“阿巴斯甜”,而文章的标题也渐渐变得吓人。 从技术上来说,媒体其实并没有做错什么,但有的时候,我们的兴奋可能意味着别人的痛苦。 中国可乐不含“阿斯巴甜” 虽然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对外事务经理翟嵋小姐不愿对国内一些媒体的报道加以评论,但她还是承认,自从国内媒体刊登上述消息后,几乎所有来公司办事的人都会向她提出同样的问题:“阿斯巴甜”事件到底怎么样了? 翟嵋小姐透露说,她得知英国报纸刊登有关“阿斯巴甜”的报道时,正好在深圳参加一个会议。2 月 28 日,可口可乐公司美国总部在看到这则消息后,立即给香港分部发去传真。很快,正在深圳开会的可口可乐公司人员都看到了这份传真。3 月 1 日下午,来自各大媒体记者的电话就打进了可口可乐(中国)公司的办公室,要求对英国报纸的报道给予解释。由于接到的电话太多,而记者们提出的问题又惊人地一致,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决定当晚召开新闻发布会,向新闻界澄清事实。 3 月 1 日晚上 6 点,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副总裁鲁大卫放下所有工作,出现在北京各大媒体的记者们面前。这次新闻发布会持续了一个小时,但其中大部分时间其实是花在了澄清概念上。鲁大卫着重说明的一点是,在中国生产和销售的可口可乐系列饮料中均未使用“阿斯巴甜”,特别是红色罐装的可口可乐饮料中选用的是天然蔗糖,根本没有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甜味剂。可口可乐产品中使用甜味剂的只有白色罐装的“健怡可乐”,而且“健怡可乐”也没有使用“阿斯巴甜”,而是采用了甜蜜素和糖精钠两种甜味剂,并在外包装上标明了这两种成分。 为了给自己的说法提供旁证,鲁大卫先生还出示了一份美国全国饮料协会 2 月 28 日发给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的声明。在这份声明中,美国全国饮料协会主席威廉·波尔指出,《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引用的报告中提出的问题早已经过科学研究证明并不存在,而且“阿斯巴甜”已被全球 90 多个国家批准使用。波尔在这份声明中还批评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刊登的图片误导读者,因为可口可乐并不含有“阿斯巴甜”。 从 2 月 28 日到 3 月 1 日,业务遍布全球的可口可乐巨人在警醒中进行了一场危机公关。 美国人爱喝“健怡可乐” 在经历了一场虚惊之后,国内媒体从 3 月 1 日起开始刊登后续报道,对“阿斯巴甜”事件进行澄清。但记者在可口可乐(中国)公司采访时发现,仍不时有人给该公司打来电话,询问“阿斯巴甜”的有关情况。 耐人寻味的是,有关“阿斯巴甜”的报道在可口可乐的故乡美国反倒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有关专家说,美国人对人工合成甜味剂并不担心,他们在乎的反倒是以天然蔗糖为原料的可口可乐,因为蔗糖虽然没有任何安全顾虑,却让早已营养过剩的美国人担心发胖。在美国,人们似乎更愿意喝采用人工合成甜味剂的“健怡可乐”,这一点恰巧和中国有些背道而驰。美国人据说对“健怡可乐”进行过精密计算,结论是一罐“健怡可乐”只含 1 卡路里热量,因此这种低糖饮料在肥胖症患者满坑满谷的美国风靡一时。而关于“健怡可乐”的一则逸闻则是,克林顿总统当年因莱温斯基案接受调查时,每逢法官大人问到案情紧要关头,必定会灌上一大口“健怡可乐”,看来“健怡可乐”还有镇定的作用。 实际上,除了可口可乐公司感受到了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以外,百事可乐公司同样受到波及。有消息说,“阿斯巴甜”的生产商——美国孟山都公司也将在本周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公众介绍“阿斯巴甜”的有关知识。可以想象,这场围绕着“阿斯巴甜”而来的地震并未立即过去,而地震的余波早已扩散到了外围。 面对来自媒体和公众的压力,可口可乐方面几天来除了费尽口舌外,心底里的感受是“冤得慌”,而在这个以比特速度来传递信息的互联网时代里,时效的竞争使媒体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也使得媒体所承载的内容空前地活跃和丰富。由海外媒体率先引发的可口可乐“阿斯巴甜”地震,不仅暴露了我们对互联网时代的心理准备依然不足,而且向所有人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的疑问:面对互联网深处火山爆发般的信息,我们到底该相信谁? 甜味剂词典 阿斯巴甜 又名甜味素,最早于 1965 年合成,目前有 90 多个国家批准使用。由于阿斯巴甜的代谢产物中含有苯丙氨酸,可能会对苯酮尿症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要求在含有阿斯巴甜的食品标签上必须有提醒这类患者的标志,加拿大等国则要求在食品标签上必须标明阿斯巴甜的含量。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等机构均认为,阿斯巴甜是目前最安全的人工合成甜味剂之一。我国卫生部 1996 年颁布的《在食品、饮料中使用甜味剂的国家标准》规定,阿斯巴甜的使用量可根据生产需要而定,是惟一未加以限制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可口可乐(中国)公司称,该公司在中国生产和销售的可口可乐系列饮料中,均未使用阿斯巴甜。 糖精钠 最早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它的使用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糖精钠不参与人体新陈代谢,主要以原形的方式从尿中排出。科学界对糖精钠的使用曾有过争议,但针对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糖精钠的使用与膀胱癌及其他癌症无关。因此,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糖精钠仍可使用,但对它的使用量和范围必须严加限制。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在我国生产和销售的“健怡可乐”中含有糖精钠,并已在包装标签上加以注明。 甜蜜素 最早于 1937 年合成的一种人工甜味剂。对大部分人来说,甜蜜素并不参与人体内新陈代谢,但有少数人能通过肠道微生物将其代谢为环己胺。甜蜜素一度被认为是最好的人工合成甜味剂,但由于怀疑它可能与膀胱癌的发生有关,美国从 1969 年起已禁止使用甜蜜素。近年来的研究认为,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甜蜜素与膀胱癌有关。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甜蜜素可以继续使用。目前,我国境内销售的“健怡可乐”中含有甜蜜素,消费者可以从“健怡可乐”的包装上看到说明。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