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环保论坛∶趣文

发展教育和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提

邹 蓝
2001年12月01日


  在中央有关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中,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改善、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和教育发展、进一步改革开放是五个重点。其中包括了教育和生态环境。这表明,中央政府对这两个问题有充分的考虑。但是对于地方政府,这两项不一定有优先地位。引进资金项目更受注重,而引进后如何经营运作,一般没有统筹考虑。如果在政绩考核方面没有环境指标,不会有很多官员关心西部大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西部大开发必然促进非农产业的发展,而文盲和半文盲缺乏非农产业的技能。技术和管理经营人才数量少而可以考虑引进,但是熟练工人靠引进是不现实的。沿海地区,一些企业因为没有合格的技工而不得不推掉订单,高价招聘高级技工还招不到。西部企业困难更大。

  在生态环境方面,一些地方政府迫于财政的窘境,在生态环境方面放松了引资的条件,导致大量垃圾企业西进;有的更主动引进高污染的沿海企业。这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因为西北的干旱化与沙漠化,以及西南的土壤层冲蚀导致的石板化,有些地区已不适合人类生存。

  不发展西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西部大开发就没有人力资源保证。若以环境生态为代价,西部将有更多地方沦落到不适合人类居住,更谈不上经济社会发展。

  西部大开发,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最基础的前提是教育和生态环境。

西部教育

  根据国家教委的资料,1998 年,全国未入学儿童人数为 153.2 万,辍学儿童人数为 350 万。这里面,西部 11 省失学女童,占全国失学女童的 71.56%。

  1990 年全国少数民族女性文盲占 15 岁以上人口的 41.65%,而甘肃的数字是 81.48%,青海 79.30%,宁夏 64.88%,贵州 62.28%。都远远高出了全国的比例。

  全国 592 个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90% 集中在中西部;1997 年全国 5000 万贫困人口中,3200 万集中在西部;同年,全国 144 万未入学适龄儿童中,103 万人在西部;全国扫盲未达标的 560 个县 470 多个是西部贫困县。

  据统计,1993 年到 1998 年,全国初中入学率平均数,分别是 73.1%、73.8%、78.4%、82.4%、87.1%、87.3%。相比较之下,西部省区的入学率就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根据《中国教育年鉴 1996》数据,1995 年适龄少年初中入学率,贵州为 46.85%,青海 48.95%,宁夏 56.75%,新疆 62.9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以释放。农民发展农业的积极性消除了土地闲置。但是农村人多地少的根本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因为同时的人口增长大大超过了农村土地面积的增长,这个问题在西部尤其突出。更因为西部乡镇企业等非农产业发育很低,难以吸收过剩劳动力,人口绝对过剩而造成的隐性失业非常严重。

  中国的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近乎于零,减少一部分劳动力不会减少产出,而且会使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产率提高而农业产值保持不变。东部和西部农村都已达到刘易斯模型中无限劳动力供给的状态。农业劳动力需要转移。但是,一方面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限制了劳动力的流动,西部不发达导致的非农产业发展滞后使农村劳动力更难就地转移,只好向沿海流动;另外一方面,受教育程度低下又使西部农村劳动力缺乏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技能。

  从生产率角度看,受教育程度越高,生产率一般就越高。受教育程度越低,农民就越缺乏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技能。根据九十年代初期对全国 28 省区 262 个村庄中 3667 户农民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农村人均收入与户主受教育程度呈正比。

  云南四十一个贫困县的调查表明,贫困县经济结构落后,是因为非农产业的比重低。非农产业难以发展,主要原因是文盲和半文盲的农民,缺乏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基本技能。

  缪尔达尔在他的《世界贫困的挑战》一书中,分析贫困的根源时不仅分析了经济因素,也探讨了政治体制、宗教文化传统、人口及种族、教育等非经济因素对贫困发生和持续及恶化的作用。因此,本文着重提出西部教育对于西部发展的意义。

  关乎西部人口基本素质的基础教育,在农村地区非常不乐观,女童失学情况尤其严重。自九十年代教育体制改革以来,这种情况在恶化,因为上学的相关费用飞速上涨,而农民收入基本没有提高,甚至相对降低。

  西部教育水准偏低,与师资质量有关系。达标的少,流失较多,形成恶性循环。

  户口制度改革于 2001 年在 20000 多建制镇推行,将对乡村人口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素质较好的,具备向非农产业转移能力者,大部分将进入乡镇成为城镇居民。留在乡村的人口,平均素质将趋于下降。

  补救方法主要是扫盲加技术培训,及在这个基础上的职业和成人教育。这是改善劳动力结构的重要手段。但在这方面,现状依然令人担忧:东部地区每万人中,普通中专和职业高中在校生有 115 人,而西部地区只有 58 人。

西部生态环境

  西部地区存在诸多生态环境的问题的欠缺,如山地高原多,高寒荒漠沙漠多,气候干旱所导致的环境差、自然灾害多、水资源缺乏等。

  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 360 多万平方公里,约 80% 在西部地区;每年因植被破坏、干旱化而新增的荒漠化土地也大都在西部地区。这个严峻的事实,使我们要重新审视西部大开发中,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双重目标如何达到均衡的问题。

  西部大开发,显然不能如东部那样,着重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自然环境,而应以治理生态环境,兼顾经济发展为主要内容。

  如在西部大开发中不高度重视生态与环境保护,西部大开发将有可能变成大开荒、大开采、大开矿,大开挖,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和重大的污染。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西部位于我国水系的上游和大气环流的上风,西部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不仅对西部是灾难性和难以逆转的,直接妨碍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也对东部和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消极影响。

  中央政府对于西部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给予充分的注意。2000 年 10 月 31 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二届四次会议,即以“中国西部开发的生态保护问题”为主题。温家宝副总理在会上指出,西部大开发要吸收国内外各方面的经验教训,探索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他还说,加快西部发展,努力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是西部开发的主要任务。但是,西部开发不能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一方面,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生态环境,有计划分步骤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加强天然林保护和长江、黄河上中游的生态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另一方面,严格新建项目的环境管理,控制污染向西部转移。

  但是,令人不安的是,在西部大开发的名义下,地方引资饥不择食。国法和规章明令淘汰或禁止投资的设备、工艺、产品、技术等,被东部企业转移到西部重新开工;不少污染企业向西部转移;西部某些地方主动引进东部的高污染项目,形成了高污染的“化学城”、“陶城”、“造纸城”、“芒硝城”等污染源。沿海产业因结构调整升级和成本高涨而向低成本地区转移的趋势下,这种情况尤其值得警惕。

  西部又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的地方,存在着不同的环境生态问题。这些地方集中了我国的主要贫困区和贫困人口,这并不是偶然的。发达地区不一定没有环境问题。凡是贫困地区,必然有生态环境的破坏。

  西部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主要有四种表现:干旱化和沙漠化,草场退化,水土流失,植被破坏。

  一。开发不当导致土地风蚀沙化,主要在内蒙,甘肃、青海和新疆。

  二。森林和草地植被锐减,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西北地区的平均森林覆盖率为 5%,只及全国平均水平的 1/3。植被减少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草场载畜量增加,导致草场严重退化。问题主要发生在青海和四川西部藏区草原,甘肃和新疆,内蒙。

  三。水资源短缺与浪费。在西部十二个省市区,除了四川、滇中地区和伊犁地区等,大部分地区存在季节性缺水问题。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在 250 到 50 毫米不等,年均蒸发量高达 1200 毫米以上,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西南年降水量很高,因为山高谷深或岩溶地貌,缺少水利设施,难以利用河水与地下水。西北干旱缺水,黄河中上游的宁夏和内蒙的灌区,灌溉效率低下,几乎没有节水灌溉设施。黄河下游断流,与这有密切关系。

  四。西南横断山脉和西北祁连山地植被破坏,与水土流失、雪线后退形成了恶性循环,破坏了水源涵养功能,加剧了西部水资源的紧缺状况。

  这四个方面在有些场合是彼此关联的。比如说,昆仑山北坡的新疆和田地区,薪炭需求导致的红柳砍伐,以及天山南麓的巴州荒地开垦破坏胡杨林,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进逼的主要原因。黄土高原上的开荒和铲草皮砍灌木等做法,导致黄土高原水土严重流失。载畜量过大和猎杀草原鼠的天敌导致草场因鼠穴和过载而退化。河西走廊东端石羊河下游的民勤绿洲,因为中游的武威经济发展导致对水资源的过度使用,下游来水减少而导致已后退的腾格里沙漠再度扩张。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给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极大危害,影响可持续发展。

  首先,这加剧了贫困程度。目前,西部农村贫困人口 90% 以上,生活在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自然条件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环境生态问题增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难度。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西部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将受到影响。

  第三,它加快了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在西北大部,自然灾害的发生本来就比较频繁,如旱灾、风灾,洪灾和地质灾害。除沿黄灌区外,大部分地区十年九旱。由于生态破坏,土壤蓄水能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导致自然灾害的频率加快,危害加重。在西南,地质灾害因山坡开垦,出现的频率增加,特别是在巴山和乌蒙山区及昭通和毕节地区。甘肃陇南地区地质灾害也很严重。

  西部一些地区生态过于脆弱,没有承载过量人口的能力,而人口的自然增长却持续不断,对于粮食和取暖需要派生出垦荒和薪炭需求。这是四十年来植被破坏,山坡被开垦的两大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西南和西北的商业性森林采伐。如果西部大开发导致人口机械增长很快,不注意减轻对环境生态的压力,将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我国几十年来的情况表明,在生态低载区的经济活动过于频繁,是西南和西北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直接原因。

  把现有居民从生态环境非常恶劣的地区迁移到生态环境条件较好地方的做法,已经在西部一些地区有了尝试。例如甘肃和宁夏黄土高原上的“吊庄”,内蒙从乌兰查布盟沙漠化地区向河套迁移农牧民等。

  不少地区在采取措施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陕北、陇东、宁南和鄂尔多斯高原减少野外放牧;减少草原退化区的载畜量;长江黄河上游实行天然林的全面禁伐;封山育林育草;沙漠边缘区减少开荒垦植;禁止在高原草甸区采挖虫草和淘金开矿。

  把要严格保护的地区定为不允许任何开发活动和人类居住的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是西部生态得到休养生息和保护的一条低成本而可行的途径。

  现有人力和技术手段难以有效恢复的生态环境恶劣区域,通过法规强行封闭而让其自然恢复。国内外都有这样的有效例子。朝鲜半岛的三八线,两边的缓冲带里,条约限定不许有任何人类活动,虽经历毁灭性破坏,半个世纪的无人干扰,成就了自然生态非常好的恢复。宁夏须弥山,因为有国家政策保护大佛等文物及山上的植被,与周围没有保护措施而光秃的山头形成鲜明对照。没有人类的干扰,生态自然恢复的速度会明显加快。

  在这些地方,可以通过发展特色旅游或者生态旅游来换取经济收入和经济发展。这就突破了西部发展中劳动力素质低与环境生态的双重约束。因为旅游业一般有劳动力密集、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产业链长、低污染等特点,适合西部劳动力平均素质低和风光民俗丰富的人文和自然特点。而旅游热点,在西部的数量越来越大,说明游客对西部的需求在上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