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环保论坛∶趣文

一九九九年一月,黄河发生史以来最严重的污染事故,
本报特派记者近日赶赴陕西、河南等地进行调查采访。自然的警钟再次敲响。

黄河污染事故调查

东方讯报

记者 李强
1999年2月


The Yellow River

  在这个冬天里,黄河遭遇了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污染。这件事来得很突然,以至于媒体用“突发事件”来定义它,在报告中它成为一次“事故”。断流或者凌汛暂时都不再紧要,每个人在这个冬天里都忧心忡仲,事情正变得越来越糟,我们给自己制造的麻烦越来越大,自然的报复在变本加厉:

  ——自 1998 年 10 月底以来,黄河小浪底河段水质明显恶化。

  ——1999 年 1 月,小浪底工程 2 号、3 号导流洞口出现大量泡沫,覆盖了整个黄河河面,调查得出结论,这是黄河历年以来发生过的最严重污染。

  ——1 月下旬,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传来水质监测信息,黄河干流潼关断面有机污染综合指数超出国家规定的 V 类水标准达 5 倍之多,已失去水体功能。

  ——1 月 25 日,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下发《关于立即开展黄河干流严重污染情况调查的紧急通知》。下午 6 时,山东黄河水资源保护局接到通知,立即展开调查。

  ——1 月 28 日,山东黄河水保局通过对高村(黄河进入山东省水质监测控制断面)、泺口两处监测断面检测展示:高村(氨氮 1.65mg/L、COD37.0mg/L)、泺口(氨氮 1.65mg/L、COD33.9mg/L),两段面两项指标均超过了国家地面水环境 III 类标准,其中代表有机污染综合指标之一的化学需氧量 (COD) 超过 v 类水质标准,说明山东黄河水质受到了严重污染。

  ——1 月 30 日,山东黄河水保局再次对高村、泺口两监测面统一行动。经检测,高衬断面超过国家地面水环境 III 类水质标准的指标已达 4 项,其中 COD 超过 v 类水质标准 1 倍多 (6l.5mg/L),石油类含量 (0.87mg/L) 也已接近 V 类;泺口断面超过 III 类水质标准的有 3 项,其中 COD 含量也超过 V 类水质标准。种种专业术语、数据说明“本次事故对山东黄河水质造成的污染影响仍在进一步加重”。

  黄河是其中下游两岸大中城市——主要是豫、鲁两省大中城市的重要工业和饮用水源,其水质好坏直接关系到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黄河断流就已使沿黄各省疲于应付,污染更正异于雪上加霜,而且后者似乎较前者更为恶劣和严重。

  1999 年 1 月 16 日和 26 日,《中国环境报》、中央电视台分别就此次黄河污染事故作了报道,针对问题的严重性,受害最大的豫、鲁两省也分别采取了应急措施。1999 年 1 月下旬,河南省省委书记马忠臣、省长李克强亲自批示“采取坚决措施,加大监控力度,切实保证沿黄城市用水安全”;河南省全省环保局长会议紧急召开;郑州市自来水公司召开紧急会议,启用备用城市生活用水;同时,山东省黄河水资源保护局各个单位发出紧急通报,要求各地引水要避开受污染水体通过取水口的时间;山东省环保局即刻召开会议,要求各地环保部门立即关停污染严重的“十五小企业”,以减小黄河的纳污量,减轻黄河的污染负荷;从 1 月底开始,河南、山西、陕西三省环保部门立刻对黄河沿岸十几个县市的 10768 家企业展开拉网市排查……至此,豫、鲁两地新闻媒体开始对此事全面关注……

惊变

  黄河无疑是山东经济的一条主动脉,山东工业、农业、生活用水均依赖于黄河,黄河之于山东的重要性较其它省份更甚。而作为黄河的下游河段,无论断流还是污染,黄河对山东的影响也就更甚。黄河下游全长 768 公里,自山东东明县入省,山东段长 628 公里。黄河下游的“悬河”、泥沙问题均在山东体现出来;黄河断流始于山东,产生的问题也突出体现在山东;现在山东又“当仁不让”的成为污染的最大受害者。山东是我国严重缺水的省份之一,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 308 亿立方米,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1/6,而作为缓解水资源矛盾的最重要措施就是“引黄”。黄河自东明县上界人鲁,至垦利县注入渤海湾,中经菏泽,济宁、泰安、聊城、德州、济南、淄博、滨州,东营 9 市、地的 25 个县(市、区),加之“引黄济湖(南四湖)”、“引黄济青”等工程的运用,我省直接或间接从黄河受益的实际有 11 市地 68 个县(市、区),在这种情况下,黄河水遭受严重污染,真真是“害莫大”。据专家估计,黄河流域水污染造成的损失每年在 40 亿元以上,这当中山东损失多少,我们尚不得而知,但从断流对山东的损失中我们便可见一斑,据黄河水利委员会山东河务局透露,90 年代 6 年以来,黄河断流给山东带来的经济损失达 185 亿元,年均 30.9 亿元,1997 年的损失更是高达 135 亿元,其中工业损失 40 亿元,农业损失 70 亿元,其它损失 25 亿元,污染无异于断流,甚至更糟。

  在 1997 年,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用于三次采油的化学注剂,因无清水配制(当时黄河断流所致),只好用污水,每天要损失 30 多万元,试想,即使现在有了黄河水又怎样呢?一样的污水,一样的损失。济南市长谢玉堂不仅提出“引黄保泉”,而且计划开挖一条 50 公里长的渠道,在汛期来水时把黄河水引上来,经沉沙后,输入两座大型水库,总容量 6000 立方米,断流情况下可保证城市生产、生活用水 3-4 个月,全部工程于 2000 年完工——但黄河水要这么一直污染下去的话,能不能引是一个问题,引来后除了沉沙,还得上多少道净化工序又是一个问题。

  黄河污染目前给沿黄各省最显著的问题还不是工业或者农业,而是群众生活用水。目前济南、滨州、东营、青岛、淄博等城市供水主要依靠黄河。仅济南市自来水公司黄河水厂,日处理黄河水能力就达 17 万立方米,可供应 35 万居民生活用水,在此次黄河污染中,却不得不暂行关闭;而东北部沿海、沿黄地区,地下是咸水,人畜吃水几乎完全依赖于黄河水,黄河一旦断流,人畜吃水极度困难,那要黄河水被严重污染过了呢?也许人民日报记者曾拍摄过的无棣县一些群众不得以吃污水的情境会普遍起来。

未公开的报道

  在 1998 年的 4 月,有两支记者队伍先后奔赴黄河流域,对黄河全段或部分河段进行考察。一支队伍是《经济日报》组织的“黄河断流万里探源”活动,4 月中旬从黄河入海口溯源而上;一支队伍是《人民日报》组织的“黄河流域污染情况调查”活动,4 月下旬从黄河甘肃段开始,先后调查了甘肃段、内蒙古段、山西段、河南段及中下游流域。前者的调查搞得有声有色,很引起了一些关注;而后者却只是除零零星星公开发点搞之外,未引起任何注意。并非考察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而是掌握实质性的东西太多——许多稿子改发“内参,未作公开发表”。黄河污染在当时已经是一个极为敏感和牵动各方利益的话题了。

  调查发现,黄河上游各段均有污染,尤以甘肃段的兰州市和白银市为重。兰州是一个石油化工城市,大量氨氮、挥发酚等污染物注入黄河。白银市的污水还有氰化物、镉、铅等,记者在甘肃段实地调查中认为尤其是兰州段,如不及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用不了多少年,黄河就变成黑河了”。黄河内蒙古段有 15 条排污河沟,年排放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总量近 3 亿吨,黄河水污染已严重影响到当地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随着当地工业的快速发展,污染物的排入量也将随之增大,加之黄河水量的减少,水质严重恶化的速度还会加快。黄河两岸中小型企业剧增,“三废”污染面积不断扩大,致使黄河中游 733 公里区域水体环境日趋恶化,部分河段已丧失了水体使用功能,早在 4 年前,黄河中游区域就有排污入河企业 1100 多家,日排放污水 268 万吨,占干流日径排入量的 5%。随着黄河流域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废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污染程度在全国七大江河(即长江、黄河、珠江、淮河、海河、松花江和辽河)中,仅次于辽河(列第二位):辽河流减内四、五类水质的河段占 72.8%;黄河流域内四、五类水质的河段占 65.4%。更为严重的是,自 1986 年以来,黄河中下游段多次检出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有毒有害有机物,这对于中下游引黄作生活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来说是个极大威胁。

  尽管业已查明此次黄河污染事故的主要起因是在中游,但上游的污染绝不可轻视,也许这次黄河污染突然加重是一次“突发事件”,但污染加重却几乎成为一种定局,不仅中游,而且上游,而且下游,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西安

  我的行程很紧,时间已不容许我沿着黄河干流,甚至于她的支流——例如汾河、渭河——去仔细考察和调查。黄河流经陕北,一路南下,至潼关陡然折向东去,直奔河南境内。黄河最大的主流之一涓河就横贯西安、潼关一线在潼关汇入黄河。渭河是此次令黄河遭受严重污染的三条河流之一。(另两条为山西的汾河和沐来河)。历史上的渭河,曾是风帆上下、水鸟频飞、水量丰沛之地,是历代朝廷转运漕粮、引水灌溉的重要河流之一;但如今的渭河已成为全国权次于山西汾河的严重污染的支流河。渭河自宝鸡峡至潼关入河口,仅较大的污水排放口就有 80 多处,而且排入污水大多未经任何净化处理。仅西安市区一段,每天排入渭河的污水就大约有 70 万吨。据知情人士介绍,几年以前,整个西安市区连一个污水处理厂都没有,所有日常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全部排入其周边各条河道,使周边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过去“八水绕长安”的胜景业已远去,八水犹在,胜景已去。

  “长安八水”分别是位于西安市西的河和沣河,东边是灞河和河,北边是泾河和渭河,南边是河和河。其中沣河是渭河的一级支流,其周边造纸厂、土炼油厂较多,多位于长安县境内,上流污染严重,河水又黑又臭,沿途一些地方的人畜不敢到河里饮水,一些靠近河的庄稼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在 1998 年 2 月、3 月份,西安市有关部门曾下重力治理沣河污染,许多造纸厂被关闭,收效显著,但如今在一些河段仍有一股股黄褐色污水流入河中,“十五小”企业死灰复燃并不鲜见。在西安的第二天,我大概经过了那个唐代大情圣柳永写下“灞陵伤别、年年柳色”的地方。在那个现在被称作灞桥的地方,柳树极多,只是未见春色,树老枝枯,灰头土脸,大概与其旁边的灞河相一致,灞河也是渭河的主要支流之一,受污染也较为严重。作为灞河支流的河污染尤为厉害,曾有当地居民告知记者在六七十年代,随时都可以在河里摸到鱼虾,而现在由于受到垃圾及化学污染,水已变质了。曾有朋友向我描述过河汇入灞河处的肮脏、恶臭,他说你也不用去看,就那样子。

  很多西安人不满地说:“为什么这些河流流经西安就会变成污水呢?”是啊,为什么呢?据了解,目前陕西省只有西安市建有两个污水处理厂,其余城市尚在规划筹建之中,而陕西省人大早在 1998 年 9 月份就通过了《陕西省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条例对于渭河污染防治作了种种严格规定,并制定了严格的监督管理方法,但在几个月后的今天,渭河仍旧污染严重,并导致了黄河的污染严重,症结又在哪儿呢?1998 年 10 月 29 日下午 4 时 5 分,西安黑河(位于陕西西部)水利枢纽截流成功,“引黑”令西安的缺水问题迎刃而解,而我们的“引黄”却面临着那么多的困难,之一就是污染;西安市投资 8472 万元的护城河治理——主要是治污——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也许有一点是不应忽略的:治标更须治本。

自我批评

  也许此次黄河污染事故仅仅是一个引子,或犹如当头棒唱般让人清醒一些,然后静下心来反思一下:一样的道理,尽管此次污染主要来自于中游,我们还是有必要反思一下我们自己,毕竟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受害最大的也是我们。

  山东黄河水资源保护局,依据 1996-1997 年和 1998 年 1-7 月份山东黄河干流高村(菏泽地区东明县)、艾山(聊城地区东阿县)、泺口(济南市)、利津(东营市利津县)黄河水质污染监测断面的监测资料,按照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对山东黄河水质评价结果为:1996 年超 III 类水质标准的月份占全年的 33.3%,1997 年超 III 类水质标准的月份占全年的 66.7%,1998 年 1-7 月份超 III 类水质标准的月份占监测月份的 7l.4%。超标项目,主要是以代表有机污染水平的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其中氨氮超标最为突出,特别是在平枯水期(1-6 月,11-12 月,下同)超标现象明显多于丰水期(7-10 月,下同)其次是高锰酸盐指数,主要分布在丰水期。

  菏泽、聊城,济南、东营等沿黄河段,1996 年为 II 类水质(以氨氮评价,下同);1997 年下降为 III 类水质(丰水期)或超 III 类水质(平枯水期);1998 年 1-4 月份,下降为超 III 类水抽,超标倍数为 0.9-2.7 倍。上述说明山东黄河水质污染逐年加重,水环境质量下降,发展形势严峻。

  省黄河水资源保护局人士认为,山东黄河污染加重的原因及影响在于:

  山东黄河水体污染加重,水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除受黄河上、中游水体的污染影响外,还与山东沿黄两岸向黄河大量排放废污水有关,随着沿黄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城镇人口的增加,向黄河河道排放的污水量与日俱增,年均排污入河量由 1985 年的 3000 多万吨剧增至目前的近 1 亿吨。尤其是地处济南市上游 60 多公里的长清、平阴两县的黄河滩区,向黄河排污量加大,据调查统计,年均排污入河量由 80 年代的 3000 多万吨,剧增到目前的 5500 万吨。加之,近几年来黄河枯水期增长,断流时间和频次增多,河道径流量减少,稀释自净能力下降,致使黄河水质日趋恶化。1995 年 6 月下旬和 1996 年 6 月上旬,济南以上 60 多公里河段内曾两次发生突发性污染事故,沿黄群众反映十分强烈。

  再是,济南市上游 30 多公里处的长清县黄河滩区内发现煤矿,即将开采,矿区废污水将大量排入黄河,对下游河段水体亦将造成一定污染。我们必须针对种种情况加强执法力度和施实有力措施保护黄河不受污染。

消息——七支队伍

  1999 年 1 月下旬至 2 月上旬,黄河污染事故发生后,先后有七支队伍终日奔波、游走于中游黄河沿岸。先是国家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派出两个调查组,在黄河沿岸明查暗访,监侧水质和寻找污染源。2 月 2 日传来消息称污染源业已找到,是来自黄河的三条支流:陕西的渭河,山西的汾河。在西安,几乎所有的工业费水和生活污水都排入渭河或其支流。全陕西省仅有西安市设有一家(此据水保局调查结果,西安媒体称有两家)污水处理厂,据说还因为扩建未派上用场,其实这家污水处理厂每年的经费才 8 万元,人们不禁会问,它到底有没有污水处理能力?山西汾河自太源以下有多家化工厂,严重导致了河水污染;最为严重的是沭来河,连同另两条河,最大的问题是两岸“十五小”企业死灰复燃,沭水河的 COD 标准一度高达 1800mg/L,实在匪夷所思。针对“十五小”的问题,几乎同时,河南、陕西、山西三省环保部门都召开紧急会议,各自派出队伍在黄河沿岩进行检查治理;期间,媒体越来越关注此事,中央电视台与新华社分别派出采访调查小组在中下游沿黄两岩进行跟踪采访报道。

  截至 1999 年 1 月 30 日下午 2 时,豫、陕、晋三省通过对沿黄十几个县、市 10768 家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发现死灰复燃的“十五小”企业 3 家严重超标企业 50 家。2 月 1 日,国家环保总局就此召开局务会议,总局局长解振华要求采取严厉措施,解决小浪底水库的污染,对 3 家死灰复燃的“十五小”企业坚决关停,对 50 家有严重超标企业根据不同情况,督促地方予以关停或限期治理。

  2 月 8 日晚 8 时,黄委会水资源保护研究中心传来消息:黄河水突发污染事件已得到控制。渭河流域和运城地区一些污染严重的工厂已被关停,黄河进入河南断面的 COD 含量已由最严重时 100-200 个单位下降到 30 个单位;同时山东水保局传来消息,山东段水质也相应转好,污染有所减轻。

不再是新闻

  2 月 9 日,记者前往郑州国家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采访时,其办公室主任曹捍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黄河污染不再是新闻了。

  他说这次黄河污染突发事故至此已得到基本控制,但我们还不能仅仅去报喜不报忧。客观的说黄河污染有所好转,实质却未变,只是污染稍轻了一些,但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谁也不敢保证黄河污染不会加剧。曹主任的话在暗示治污过程中最强大的一股阻力:地方保护主义。他对于治理黄河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变目前的以行政区域为单元的管理模式为以流域为单元的管理模式,这样就会有效地从大局出发,从长远着眼来治理水域,容易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的种种阻挠。事实上黄河水保局就是这样一个流域管理单位,但它目前的职责只在于监测水质、水文和上报,没有任何权力对事故作出决定和加以处理。

  他的第二个建议是立法,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无独有偶,山东省黄河水保局早在 1997 年就已向山东省政府法制局书面提出,在《山东省黄河河道管理条例》(草案)中增补黄河水资源保护的有关条款。对于黄河污染,山东省黄河水资源保护局程进豪局长似乎比谁都显得心情沉重:终于来了 ......

  终于来了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