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环保论坛∶趣文

2003 年 5 月 22 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中国民间环保组织联合发出倡议——抗击“非典”保护生态

抗击“非典”保护生态
中国民间环保组织联合倡议书
2003 年 5 月 22 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今天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在这个不同寻常的日子里,世界上许多环保组织和爱好环境的人们在以各种方式唤起人们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关注。而在中国,这一天,因我们的国家正处在非常时期,而被赋予了更厚重的含义。今天,我们 46 家中国民间环保组织走到一起,向我们的政府和我们的社会发出倡议:为了中国的环境,为了人民的健康,让大家行动起来,本着国际普适通用的“预先防范”原则,停止捕猎、“吃、用、养”野生动物,并保护其生境,关注中国生物多样性,尽快批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下《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

  面对非典病魔,中国的政府和大众万众一心,共同抗击,体现出我们民族的团结和勇气。但是在行动的同时我们也需要痛定思痛,反思多年来对环境保护的种种不足。虽然非典病毒的来源目前尚无定论,但许多证据和专家意见表明,非典的肆虐与野生动物保护的不力、与中国乃至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与人类不加节制的损害环境的行为密切相关。

  人类经常是在环境危害已危及个人健康安全的情况下才认识到保护环境的迫切性。但那时已积重难返!为此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提出“预先防范”原则――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于生物安全,对于种种生态问题,都应本着预防原则,“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类似非典这样的危害。

  现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触目地警示我们:我们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而是地球大家庭中的一员。从现在起,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为此我们倡议:

  (一)《野生动物保护法》应尽早修订,并加大野生动物保护的实施力度。这是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持自然界原有生态平衡,以防止因生态失衡引发物种变异,对人类生存产生无法逆转的巨大后果的先决条件;

  (二)中国政府应加快批准加入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下的《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现今,《议定书》处于正式生效前的关键时刻,作为公约的最早缔约国之一,中国应力争成为最终推动《议定书》生效的关键性的第 50 国,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作为国际社会一员,在支持全球环境安全上的负责态度。

  (三)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和关心环保的人们应该在举国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发挥自己的力量。唤起人们更多对环境和生命的关注,呼吁人们绿色消费,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倡导健康、平衡和对环境友善的生活方式

  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将始终和全国人民、和政府站在一起,“同心协力,众志成城”,锐意行动,共同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推动改善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安全状况的国际合作和实质行动。致力建设一个物种丰盈、和谐共处、健康安全的国度,这是我们给世界的承诺!

  签名(排名不分先后):

自然之友
绿家园志愿者
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
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
北京地球综观教育研究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
北京环境与发展研究所
绿岛
绿网
绿色北京
瀚海沙
北京协作者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大学生绿色论坛
安徽省预防医学会环境与动物保护教育组
陕西省“妈妈环保”志愿者协会
陕西小天鹅艺术团
云南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研究会(CBIK)
云南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
云南生态网络
四川省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
浙江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绿色环保志愿者分会
大连野鸟学会
贵州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研究中心
贵州参与性农村发展工作网
湖北省襄樊市环境保护协会
盘锦黑嘴鸥保护协会
广州绿色希望
上海热爱家园
河北绿色知音
晏阳初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委员会
社区参与行动小组
江苏绿色之友
青海环长江源生态经济促进会
青海玉树州三江源生态保护协会
济南走进自然环保协会
重庆绿色志愿者联合会
绿色石头城
清华大学动物保护协会
湖南岳阳环保志愿者协会
清华大学 NGO 研究所
西安绿世界环境文化艺术发展研究所
北京海淀环保协会动物救助分会
香港地球之友
香港长春社

  

  相关背景材料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1994 年 12 月 29 日,联合国大会 49/119 号决议案宣布 12 月 29 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1992 年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3 个国家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同年 11 月,全国七届人大第 28 次会议审议批准了此公约,使我国成为这个公约的最早的缔约国之一,在国际上产生积极影响。2001 年根据第 55 届联合国大会第 201 号决议,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由原来的每年 12 月 29 日改为 5 月 22 日。

  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或 Biodiversity) 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在所有形式、层次和联合体中生命的多样化,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最显而易见的破坏生物多样性行为是:偷猎、采摘珍稀野生动植物,食用野生动植物,穿着野生动物皮毛(及其制品)制作的服装,蚕食、破坏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但近年来,基因工程等高尖生物科技通过破坏和扰乱基因多样性,而对全球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批判性关注。

  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提案:

  在全民动员防治非典型肺炎的时刻,许多专家高度怀疑非典病毒源自野生动物。近期香港全国人大代表朱幼麟先生向人大提出立法禁猎禁食野生动物的建议,同时获知国家林业局和工商总局已通知全国范围内暂停一切猎捕、出售、收购、运输、进出口和在市场上摆卖野生动物活体、死体。由此,政协委员、自然之友会长梁从诫先生建议尽早对现行《野生动物保护法》进行修订,并已将相关意见写成提案,通过政协转交全国人大资源环境委员会。

  梁先生认为,这一修订应着眼于杜绝(而不仅是“暂停”)少数消费者和某些行业通过大量捕猎,“吃、用、养”野生动物的陋习;扩大野生动物保护范围,明令禁止为商业或“利用”目的捕猎任何种类的野生动物(包括目前尚未列入保护范围的物种);禁绝任何种类的野生动物(活体、死体)及其制品进入市场;在餐馆中禁止以任何种类的野生动物做成食品供顾客消费;对所谓“野生动物园”的建立和养殖野生动物,也要有严格限制。

  曾参与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拟订的中国科学院动物所汪松教授,也多次呼吁对该法的修订。他认为关注动物栖息地保护和动物的生存权,包括动物福利与伦理等内容,是很多国家动物保护法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现行的动物保护法几乎没有这些内容,显然早已与国际化拉开了距离。

  《生物安全议定书》:

  2000 年 5 月 15-26 日,156 个国家政府代表团和数十个相关国际组织的 1500 多位官员、专家和观察员出席了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所在地 ) 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五次缔约国会议 (COP5)。会议的核心内容是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下的《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这是一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人体健康而控制和管理生物技术改性活生物体 (LMOs) 越境转移、过境、装卸和使用的国际法律文件。COP5 会议期间有 64 个国家和欧共体签署了这份文件,文件将继续于 2000 年 6 月 5 日至 2001 年 6 月 4 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放供各国和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签署。至 2003 年 1 月底,已有 103 个国家签署了本《议定书》,至 2003 年 5 月初,48 个国家已批准加入该《议定书》,日本有望近期成为第 49 国,而《议定书》正式生效需要 50 个国家批准加入,由此,《议定书》生效已在“一步之遥”,但第 50 个国家是谁、何时加入都是极其关键的问题。

  随着生物技术产品的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生物技术的安全问题也引起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国家之间环境保护合作的热门议题,特别是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他们在处理生物技术产品环境安全方面的能力明显不足,对于纷纷而来的生物技术产品感到措手不及,表现出谨慎与担忧。因此,这些国家寄希望于通过一项国际生物安全协议而得到国际法规、资金和技术的支持。许多发达国家基于 GMOs 贸易的考虑,也对此项议定书表示出极大的关注。这些导致了“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的应运而生。

  非典与环境: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 SARS 病毒的出现?目前还没有解释。从科学的角度来推测,较大的可能性有两种,一种是 SARS 病毒本来就存在于大自然中,但仅寄生于动物体内,并能与宿主共存,相安无事。但由于有些人有喜吃野生动物的恶习,在宰杀或生吃某种野生动物时,使原本仅寄生于动物身上的 SARS 病毒,传染到了人身上。由于人类对该病毒完全没有免疫力,SARS 病毒进入人体后显示出了极高的致病性和传染性。在药物对病毒无效的情况下,隔离病毒感染者,是切断病毒在人群中继续传播的唯一有效的控制方法。

  另一种推测是:由于病毒基因的变异,使本身对人体毒性不大的冠状病毒发展成为杀伤力极强的新型病毒。病毒基因的变异过程人类还知之甚少,但环境污染对核酸类遗传物质(也就是基因)的改变却已为大量科学研究所证实。

  不管 SARS 病毒会是来自以上哪一种推测,都与人类不文明的环境行为直接相关。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