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环境报 (2001-02-13)

我们能否留住黄河
——访电视专题片《拯救黄河》撰稿牟广丰


本报记者 王娅

  千百年来,滔滔黄河孕育了悠久灿烂的华夏文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然而,这条母亲河又是一条灾难之河,她曾经旱涝频繁,多灾多难。近些年来,黄河又出现了断流、污染等新的环境问题。世世代代奔腾不息的黄河竟然断流了,干涸了;浊浪滚滚、泥沙俱下的黄河如今又无奈地接纳了大量的污水和垃圾,使得不堪重负的黄河雪上加霜。黄河的问题,始终牵动着国人的每一根神经,尤其是她的断流,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有人担忧:“黄河要成为一条季节性河流。”有人惊呼:“黄河要变成一条内陆河!”多少年来一泄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的黄河竟然要变成一条内陆河,这是中国人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现实。1997 年,当黄河断流创历史之最的时候,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再也按捺不住了,他们决定拍摄一部电视系列专题片《拯救黄河》。不久前,这部片子在中央电视台与广大观众见面了,记者采访了该片的撰稿人———国家环保总局监督管理司副司长牟广丰。

  记者:你是怎么成为这部片子的撰稿人的?

  牟广丰:在我的几十年工作生涯中,我与黄河结下了不解之缘。除了源头我没有去过,黄河的上中下游我几乎都去过了。每当我站在黄河岸边,看到那被水、旱、荒、沙反复洗劫的贫瘠的土地和屡遭蹂躏的破碎的山川,我的心情总是难以平静。历史上的黄河流域并非这个样子。《诗经》中的一首诗“伐檀”云:“砍砍伐檀兮,置之河之干系兮,河水清且涟漪。”据史书记载,2000 多年前的黄河流域,曾经是林木茂盛,山川秀美。遗憾的是,黄河在孕育了华夏文明的同时,却不断地遭受着来自人类“文明”的伤害。炎黄子孙在享受着母亲河无私奉献的同时,却肆无忌惮地践蹋她,摧残她,使黄河母亲日益憔悴和枯槁。去年 3 月,当《拯救黄河》的策划人陈汉元找到我,请我撰写这部片子的解说词时,我毫不犹豫地应允了,因为,对黄河现状的忧虑和对黄河绿色的渴望,已经成为我心中的挥之不去的一种情结。

  记者:在这部片子中,什么镜头使你最震撼?

  牟广丰:山西一个偏僻村庄里的一个 70 多岁的老太太,她身上的一件黑袄竟然穿了 20 多年,天冷了絮上棉花,天热了再把棉花取出来,黄土高原上有多少这样贫困的村庄和农民!正是因为生态环境的恶化才使得黄土高原这样荒凉贫瘠,一方水土竟然难以养一方人!人类必须从愚昧中清醒过来,善待大自然,建立一个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新文明。

  记者:这部片子的意义是什么?

  牟广丰:再建文化结构,维护生态底座,这是全民族的头等大事。黄河用她那圣洁的乳汁,滋润了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5000 年的华夏文明史,有相当的篇幅是饱蘸着滔滔的黄河水写成的。我们的民族能不能振兴,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能不能继承下去。同时,中国的现代化大厦,必须建立在一个坚固的生态底座上。但是,如同黄河断流一样,中华文明在今天出现了断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文化虚无主义蔓延。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以他对财富的占有为标准,这种价值观刺激了人性中贪婪的一面。然而,大自然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却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被刺激起来的贪欲与世界上人均资源最少的现实国情互不匹配,换句话说就是中国生态底座承受不起如此的贪欲,于是便出现了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短期行为,最终将会导致生态底座的动摇和坍塌。留住黄河,留住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留住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底座,才能留住中华民族,这就是《拯救黄河》所告诉人们的。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环境保护∶教育与培训
环境保护∶环境道德
生态系统∶水∶河流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