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环境报 (1998-07-09)

北京市教师环保素养调查分析


王素 鲁民

  学校环境教育是环境教育的重要环节,而学校环境教育开展的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环境素养。为考察教师的环境意识,对环境的理解及技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在北京市开展了教师环境素养的调查,共抽取 29 所学校。分析结果表明,女教师的环境素养从总体上看是不错的,有 80% 的人认为自己非常关心和比较关心环境问题,具有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环保行为,但在参与方面远远滞后于意识。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方式,在北京抽取 29 所学校,其中 6 所城区重点中学、13 所普通中学、10 所郊区普通中学,发放问卷的 990 份,回收 825 份。调查问卷共 49 个问题,分为 6 个方面:教师的背景材料、教师的环境意识、对环境的理解、参与环境教育的活动和行为、对我国环境法规、环保机构的了解以及教师对目前学校环境教育的认识和看法。现简述如下:

  (一)在对环境知识的理解上,绝大多数教师能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1、80% 以上的人对于“人对生物多样性的依赖、人口对环境的影响、对生态农业的概念、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等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2、对于化肥农药的污染问题,大部分教师能够认识到“使用化肥农药会污染农作物”,但对“使用化肥农药会增加病虫的抗药性、大量使用会使粮食减产”的认识较少,分别为 30.3%、2.5%。

  3、教师对于环坑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有基本的认识,对于环境污染会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会影响生态平衡、会使人的健康受到危害这三个方面表示赞同的百分比分别为 63.4、57.8、46.5。

  4、环境的价值观:80.8% 的教师同意“经济和环境同时考虑,协调发展”的观点,9l.3% 的人能够认识到“多消耗能源是不应该的”。对于“城市化、能源、交通的发展,建设的越多越好”这一观点,反对的占 78.3%。可以说,近 80% 的教师对于环境问题持有正确的价值观。

  (二)参与环境教育的教学及活动情况

  大部分教师(77.4%)能够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环境教育,但主要为地理、生物、化学科教师。5.0% 的教师表示经常组织和辅导学生于课外进行环保活动,4l.2% 的教师偶尔组织,从未组织过的教师占 5l.9%。

  (三)对国家颁布的环保法规和环保机构,教师的了解不够,但男教师的了解程度高于女教师。

  (四)对目前学校的环境教育,大多数教师时其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

  98.9% 的人认为学校应该进行环境教育,并有 91.2% 的人表示如有机会愿意进修有关环境的课程。对于影响学校环境教育的因素,73.3% 的人认为领导重视是主要因素,其次是教师的环境意识(58.7%)。课程设置(48.7%),考试导向位于最后(36.8%)问题与思考:

  1、教师缺乏综合的知识和能力

  环境教育是跨学科的教育,在国外,几乎所有学科都可以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而我国只有物理、地理、生物、化学、自然等学科有所渗透,其他学科涉及较少。相应地,这些学科教师的环境素养较其他学科要高,尤以地理科教师最为显著。

  另外,在目前的环境教育中侧重环境知识和环保技术的教育,在课外活动中也侧重空气污染、水污染的测定等技术内容。这与前一个问题是相关联的。其实在学校的环境教育中更重要的是价值态度的养成。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立新的生态文化,从观念意识上扭转对自然的认识。而目前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我国没有对环境教育的目标做明确规定及课程的设置问题外,更主要原因是教师的综合知识和能力不够,教师只能在所教的学科中涉及到环境问题时,如讲到能源、噪声、水等内容时讲一些环保问题,内容不系统。这就需要改革师范的培养模式。在师范院校中不仅开设环境概论,而且开设环境教育学,使教师能真正意识并做到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则会使教师的环境素养进一步提高。

  2、对教师环境教育的职前和在职培训不足。

  只有 25.7% 的教师在职前(高等教育中)接受过环境教育,而在职接受培训的人数只有 13.3%。

  3、行动滞后于意识

  这一问题的形成一方面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与教师接受的环境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有关。他们所接受的环境教育多以知识为主,形式以讲授为主,缺乏有效的参与。因此导致教师的行动滞后于意识。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环境保护∶教育与培训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