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环境保护∶环境道德∶消费与储蓄 中国环境报 (2003-02-11)

走循环经济之路实现可持续生产与消费
——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 22 届理事会暨全球部长级环境论坛上的发言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

  尊敬的主席先生,尊敬的各位部长和团长,特普费尔博士,女士们、先生们:

  20 世纪,人类社会在取得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付出了沉痛的环境代价。近三十年来,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在保护环境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其间,三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将永载人类文明发展的史册。

  1972 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标志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世界各国由此走上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艰难而漫长的历程。1992 年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使人类社会认识到环境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环境问题必须在发展中加以解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被各国广为接受,实现了人类认识和处理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历史性飞跃。2002 年 8 月,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再次深化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确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

  从人类环境会议到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环境保护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三十年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各国人民为此付出的心血和努力,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我们必须看到,当前全球环境状况并没有好转,反而还在继续恶化,原有的环境问题尚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相继出现,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影响着社会进步,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社会生产和消费方式的根本改变对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实现可持续生产与可持续消费是各国面临的挑战。我愿借此机会,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介绍中国在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经济发展不平衡日益加剧。一些国家不可持续的生产和过度消费还在继续,一些国家面临着消除贫困、发展经济、扩大消费的巨大挑战,一些国家政治不稳定,影响社会进步。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发展不足、发展不当和管理不善造成的。伴随着全球人口增加,经济与社会发展对资源、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而地球所拥有的资源却是有限的,环境承载力也是有限的,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资源将难以为继,地球将不堪重负,我们居住的环境也将面临更大的威胁,因此,必须转变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依靠科技进步,节约和有效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人均资源不足,技术相对落后,管理水平不高,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如何妥善处理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一直是我们不断探索和解决的重大问题。过去 20 多年里,中国经济以年均 8% 左右速度增长,经济总量翻了两番。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曾走了一些弯路,在相当长时间内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重污染、低产出的传统发展模式,所造成的环境问题相当严重。近几年来,我们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但到 2000 年底,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 1995 年的水平,并有所减少,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一些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我们采取的措施主要是:(1)调整产业结构,解决结构性污染,依法淘汰了一批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没有市场、治理无望的生产工艺、设备和企业,减轻了工业污染负荷,缓解了结构性污染,创造了企业间公平竞争的环境。(2)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推广清洁煤技术,大力发展水电,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3)严格控制新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有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努力做到增产不增污、增产减污。去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不仅要求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要求对发展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保证了环境保护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4)推行清洁生产,开展环境审计,鼓励和引导企业实行 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要求工业企业污染由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既治标又治本。(5)一批城市调整了规划布局,加快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治理城市生活污染。(6)调整农业结构,实行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保护生态环境,防治农业面源污染。(7)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1998~2002 年,用于环境保护的投入 5800 亿元人民币,相当于 1950~1997 年环境保护投入总和的 1.7 倍。为推动上述措施的实行,我们采取了法律的、行政的、技术的措施,特别是坚持“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制定和实施了一些包括价格、税收等适应市场机制的经济政策。这些措施对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未来 20 年,中国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预计到 2020 年经济总量将在 2000 年的基础上翻两番。我们最近开展的一项环境战略研究表明,如果要确保中国的环境安全,必须要转变现行的发展方式,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走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近两年,我们在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推动循环经济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

  循环经济强调节约资源、有效利用资源,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以最小成本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益。我们在企业、企业群、城市和地区开展了不同范围的循环经济的示范活动。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实行清洁生产,做到废物最少化、资源化、无害化,生产环境友好的产品。中国目前已有一大批企业获得了 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生产了几百种环境标志产品。对于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开发区,我们创建了生态工业园区,改变企业各自生产的状况,按照生态学的原理组织生产,使上游企业的“废料”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材料,做到物尽其用,尽可能减少污染物排放,争取做到“零排放”。中国已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建立了 10 个生态工业园区。对于城市和地区,把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生产与生活的物质流、能量流统筹规划,实行节水、节能、节地、节约各种资源,建立节约型和循环型社会。全国目前已在辽宁、福建等省和城市开展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省、生态市试点。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这些试点的企业、城市和地区开始取得一些进展,为当地经济社会环境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受到政府、企业、公众的欢迎。

  女士们、先生们,转变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只是刚刚起步,还在继续探索。在实践中我们感到,目前在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都要通过发展来解决,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和条件,这里所说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要在理论、政策、制度、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要研究制定激励、引导、支持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的价格、税收等政策。就中国而言,我们在可持续生产方面的实践多一些,由于消费水平所限,在可持续消费方面,我们目前只是在节约和有效利用资源、倡导绿色消费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我们相信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可能有更好的做法和更多的经验,我愿意倾听他们的认识和做法。在实践当中,我们还体会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三者相辅相成,只要处理得当,是可以达到“共赢”的。

  尊敬的主席先生,女士们,先生们,实现可持续生产和消费,发展循环经济,当今社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技术和能力,现在需要的是对它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的勇气和决心。中国愿在这方面加强与环境规划署和各国的合作,共同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希望环境规划署根据《首脑会议实施计划》确定的可持续生产与消费基本原则和行动目标,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帮助各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该计划已为我们勾画了未来行动的蓝图。让我们加强合作,尽快行动,为拯救我们的地球,促进人类共同发展而不懈努力。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经济与环境∶发展规划
可持续发展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