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态系统∶陆地 科技日报 (2000-02-03)

中国第 16 次南极科学考察进展顺利


新华社北京 2 月 2 日电(记者 李斌)

  虽然气候恶劣、冰情严重,但是中国第 16 次南极考察队发扬“爱国、拼搏、求实、创新”的南极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现场科学考察目前进展顺利。

  南极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大部分地区终年为冰雪所覆盖,自然环境恶劣,气候寒冷,暴风雪频繁,是与北极和青藏高原齐名的地球三大敏感地区之一。我国从 1984 年起,每年都派出一支考察队前往南极进行科学考察,迄今已经 16 年。

  从去年 11 月开始的中国第 16 次南极考察由长城站度夏考察、长城站越冬考察、中山站度夏考察、中山站越冬考察、南大洋考察和格罗夫山综合考察等部分组成,队员有 135 人。目前,中山站和长城站的度夏考察任务大部分已经完成,南大洋考察也已顺利结束。作为考察的“重头戏”,格罗夫山考察也已在野外进行 40 多天,获得了古土壤、融冰水潭等一系列重要发现。

  据长城站站长吴金友介绍,“雪龙”号抵达长城站后,考察队仅用两天多的时间就完成了物资卸运任务,并将 210 多吨垃圾和废弃物资装运上船,准备运送回国进行处理,以确保南极的环境不受污染。截至目前,长城站站区环境采样、地质、生态等现场考察任务都按计划进行,度夏考察任务已经完成 2/3。

  中山站站长刘书燕说,中山站今年计划新建 960 平方米的综合生活楼,但因冰情严重,“雪龙”号无法接近中山站,建站物资目前还没有卸运到站,“雪龙”号停在距站约 9.8 海里外的海湾。

  中国第 16 次南极考察队队长王德正表示,一旦冰情好转,科考队将抓住有利时机,及时将建站物资卸运到中山站上,力争圆满完成任务。

  虽然遇到一定困难,但长城站和中山站的队员们却满怀喜悦的心情,将站房油漆一新,并整治环境,以崭新面貌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

  极昼苦短,南极的夏季很快就将过去。越冬期间,“两站”的越冬队员们将坚守岗位,进行气象、地磁、地震等方面的常规观测,中山站还将进行南极重力场、固体潮、高空大气物理等方面的观测。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