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态系统∶陆地∶沙漠 法制日报 (1999-07-21)

景泰川,沙漠中的奇迹


本报记者 袁成本

  从兰州北行 187 公里,在看累了单调、乏味的黄色之后,记者的视野中赫然出现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它,便是景泰川。这片长 60 公里、最大宽 40 公里的绿洲,紧挨着腾格里沙漠,由 3500 万株树木组成的绿色长城,护卫着近百万亩良田,抵御着沙漠南侵。盛夏 7 月,北边的腾格里面目狰狞,黄沙肆虐,热气逼人;而南边的景泰川麦浪滚滚,瓜果飘香,绿树成荫。这块绿洲是由中国最大的提灌站——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孕育的。如果没有这项工程,腾格里沙漠将吞噬景泰川所在的甘肃景泰、古浪两县,直扑黄河北岸。

  1969 年,当建设者来到这片荒原时,到处是半流动性沙丘。现在的景电管理局办公大院,也曾被一些三五米高的沙丘占据着。景电管理局副局长、当年的建设者马洪程告诉记者,70 年代初的一天,他刚去医务室,外面刮起了大风,几个小时后他回家时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住处——流动的沙丘把他熟悉的地貌改变了。

  当年的景泰县,年降雨百来毫米,而蒸发量达 3390 毫米。干涸的土地养活不了人。景泰人唱着“逃荒谣”,成群结队下关中、走西口,逃荒要饭,好不凄惨!

  景泰川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 1969 年开工,设计提水量每秒 10.6 立方米。l974 年竣工后,强大的电流通过 13 级泵站每年将 1.48 亿立方米水注入干涸的荒原,随即形成一个 30 万亩的崭新灌区。不仅逃荒要饭的景泰人回到了家园,还安置了好几万外地移民。

  景泰川二期工程于 1984 年动工,设计提水量每秒 18 立方米,年提水 2.66 亿立方米。1994 年竣工后,新增灌溉面积 52 万亩,将绿洲延伸到古浪县的亘古荒原。二十多万移民从古浪山区,从相邻的天祝、会宁、东乡、永靖等县以及内蒙古的阿拉善左旗,汇集到新灌区,在这里安家落户,安居乐业。

  经过二十几年的建设,景泰川灌区已与三北防护林连成一片,一条 30 米宽的林带,成为抵御腾格里沙漠的第一道屏障。过去年年都要扩张两三公里的沙漠。已被捆住南下的脚步。到 1998 年,这片我国的第二大沙漠还乖乖地后退了几公里。人们不满足于此,现正在用麦秸扎成草方格压沙固沙,种草植树,向沙漠要地。

  与以前相比,灌区小气候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许多人都感到,这里的风沙小了,气温高了,湿度大了。气象资料印证了人们的感觉:灌区建成后,平均风速由每秒 3.5 米下降到 2.4 米,8 级以上大风由 29 天降为 14 天,年平均气温上升了 0.4 度,年均降雨增加了 16.6 毫米,而年蒸发量下降了 1082 毫米。甘肃省水利厅副厅长冯婉玲,曾在景泰川工作过 7 年,从来没用过雨伞,而在陪记者采访的几天中,却天天遇到阵雨。她感慨道:景泰川的生态环境真的走向良性循环了。

  景泰川人尝到了引黄治沙的甜头。1995,他们开始实施景电二期延伸工程。该工程利用景电二期工程剩余的电力,新建自流干渠百余公里,每年向腾格里沙漠边缘的民勤县调水 0.61 亿吨,每年新增灌溉面积 13.2 万亩。该工程预计今年 9 月全线通水,为民勤县人民同沙漠斗争提供最有利的武器。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生态建设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