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态建设 北京青年报 (2000-06-30)

黄河每年减少泥沙三亿吨


  每年可增产粮食 40 多亿公斤,使 1000 余万农民解决温饱和农村生活用水问题

本报记者 黄建华

  昨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 9 周年,记者从水利部水土保持局了解到,多种水土保持措施在黄河流域的不断展开,不仅使黄河上中游地区每年减少入黄泥沙 3 亿吨,而且其流域内水土保持综合经济效益也高达 2000 亿元,并使黄土高原上列入国家“八七”扶贫计划的贫困人口由 2300 万人减少到 1350 万人。

  据水土保持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黄河以其高达 35 公斤的平均含沙量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而黄河流域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特别是面积为 64 万平方公里的中上游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高达 45.4 平方公里。严重的水土流失,已成为了制约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根子。而在多年以支流为骨架,小流域为单元,工程、植物和耕作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思路指导下,截止到 1998 年底,流域内共实施退耕还林和荒山荒坡营造水土保持林 1.3 亿亩,退耕还草和人工种草 3600 万亩,在坡耕地上改建水平梯田 6900 万亩,在沟道和田间修建各类小型水利水土保持工程 300 多万处(座),全区初步治理面积达 17 万平方公里。

  据了解,黄河流域现有的水土保持设施,每年可增产粮食 40 多亿公斤,生产果品 150 亿公斤,使 1000 余万农民解决了温饱和农村生活用水问题。

  另据了解,目前,以长江、黄河中上游为重点的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太湖等 7 大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已全面展开并稳步发展。截止到 1999 年底,全国已累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83 万平方公里。几十年来,我国兴建的水土保持设施每年可减少和拦蓄泥沙 15 亿吨,增加蓄水能力 250 亿立方米,增产粮食 170 亿公斤。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国土资源∶水土流失
国土资源∶水土流失治理
生态系统∶水∶河流
生态建设∶水∶河流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