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态建设 中华工商时报 (2000-02-15)

西部大开发与扶贫选择


(宋波)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始终把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作为重要任务,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人口从 1978 年的 2.5 亿减少到 1998 年的 4200 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 30.7% 下降到 4.6%。现存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的深山区、石山区、荒漠区,黄土高原区、边疆地区,扶贫攻坚任务艰巨。随着中央政府决定在新世纪初期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扶贫工作就更显得尤为重要了。然而,我们现阶段扶贫工作尚存一些与西部大开发新思路的矛盾与障碍。

扶贫体制分析

  1、现行的体制增大了扶贫资金的管理成本,降低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中国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从中央到地方有多个环节,机构组织庞大,审批环节多,审批手段繁杂,造成了扶贫资金运作的低效率。扶贫组织机构庞大,相应的事业费支出也就过多,而申请财政扶贫资金的环节多,消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及资金,管理层次、环节多,经常发生的一个现象就是财政扶贫资金的截流问题。财政扶贫资金的另一个特点是管理部门多,资金管理分散,缺乏统一规划和统筹安排,各自为政,不利于集中一定的财力解决扶贫攻坚的关键问题。就使中央实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相对集中,配套使用,确保效益,各计其功”的原则难以达到。由于多头管理,没有一部门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统一检查监督,使责权利严重脱节。使政府以及相应的主管部门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易发生内部人使用问题。由于一些贫困县近年来的财政收入增长远远落后于财政支出增长,工资发放越来越困难,为保证正常的人员工资发放,除支农资金、救济款外的各项专款,挪用财政扶贫资金发放工资,有的把扶贫资金用做工业项目的补充流动资金,有相当一部分严重不符合放款规定,如用扶贫资金大吃大喝、公款私用、购置高档办公用具等,改变了财政扶贫资金的指定用途,使财政扶贫资金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这类现象不仅在管理机构存在,而且在资金具体使用的有关部门内普遍存在。

  2、扶贫资金分配中的平均化倾向。财政扶贫资金的分配要坚持效益优先,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由于贫困面大人口多,需要扶持的地区和项目很多,在财政扶贫资金的分配中普遍存在着平均分配、撒胡椒面的做法,致使分摊到每户的资金数额很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1990 — 1994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本级财政利用财政扶贫周转金扶持项目 216 个,平均每个项目投入资金 40 万元,50 万元以下的项目 178 个,占项目总数的 82.4%。扶贫资金分配的平均化、分散化倾向使扶贫资金的效益大大降低。同时扶贫资金这种分散格局难以体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精神。平均化、分散化的扶贫资金到了贫困户手中,常常是被当作“公共产品”使用,真正用来建立脱贫产业的资金相对较小。这说明,当前我国扶贫资金的经济开发性质实际上是变形的,或多或少被看做了社会福利形式。因此,更加需要做到项目选得准,资金集中使用,不断提高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

扶贫投资倾向

  在扶贫攻坚战中,政府特别是县乡政府在指导思想上存在严重的重工轻农,因而对农业及相关产业部门的投资较少。就陕西省而言,1994 — 1995 年中央及陕西平均每年投放 5.18 亿元扶贫资金,其中工业、商业及非农产业项目投资平均要占到 81.7%,而种植业、养殖业等非农业项目投资平均仅占到 18.3%。为什么大部分扶贫资金流向了工业等非农企业呢?一是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增长的目标使然,因为这是显示政府工作成绩的一个重要指示;二是县乡政府对发展工业、增加财政的预期;三是大多数贫困者的经营能力差,家庭财产有限,因而立项的主动性和争取扶贫资金、贷款的积极性不如开办企业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调整政策,增加发放给贫困户的农业投资,减少工业贷款,改善项目监督和管理制度,只选择效益较好的企业进行扶持。

完善扶贫管理体制

  扶贫工作的最大问题是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低,扶贫效益小,需要扩大和改革现有的扶贫组织机构,对现有的扶贫管理制度改进和提高各级扶贫机构工作人员的素质。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活动程序,裁减冗员、减少“吃皇粮”人数;针对目前存在的乱上项目、重复投资等现象,尽快组建独立于政府的扶贫项目评估中心;将扶贫项目审批权集中在各级政府,根据扶贫项目的投资规模及区域效应大小,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将项目审批权分细,并集中在省、地、县三级政府;按照资金管理权权项目管理权相分离的原则,将扶贫资金管理权集中在各级财政部门。将扶贫项目实施过程管理权,按项目所属产业领域级性质,集中在各产业管理部门。

扶贫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针对后工业社会只有经济增长,而没有社会的全面发展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它强调社会发展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现象,是经济指标的增长,是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各系统、各要素协同并进的整体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其中,人是发展的核心和目标,其他方面的发展都是为人的发展和协调人——社会——自然的关系服务的手段。这种发展观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国民经济集约式增长;(2)科学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3)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4)开发人力资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促进社会进步。使经济社会

  同步发展。这一战略有三大具体目标:

  (1)限制当代科技的盲目发展而逐步达到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2)满足包括穷人在内的所有人类成员的基本需要;

  (3)达到公平,包括给所有想过较好生活的人们以平等的机会。

  1、脱贫致富是促使贫困地区人民关注环境保护的前提。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节约能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但是,对于某些贫困地区的人们来说,当脱贫被当作生存的首要目标时,治理环境的问题就不可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当贫困人口在生活质量很低的情况下,由于环境污染的程度不高,环境污染的问题并不突出,因而,社会成员的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较弱;在我国的贫困地区,许多人的年平均收入还在 200 元以下,当这部分人还在为谋生的问题所困时,关心的焦点是在食品、饮水、住房及医疗等方面的改善,面对环境质量并不关心。因此人们所看到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生活改善和收入增加等好处,远远超过了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影响。为此我们必须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解决贫困地区的脱贫,实现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

  2、只有消除贫困,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关于实现社会公平。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同时要解决社会公平的问题。可持续发展对社会公平的要求是: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该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其包含两层意思:即当代人的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的利益;当代人之间也不能相互损害各自的利益。因此,任何人、任何地区和国家的发展都应以不损害他人利益作为最基本的准则,特别是在全球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更应遵循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的公平原则。

  3、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手段。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即社会的全面进步,要使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必须保持较高的增长率,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满足新增适龄劳动力的就业需要。也才能最终解决贫困问题。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人口∶人口治理
贫困与脱贫
西部大开发(3)
关闭窗口